父母只“鼓励”,孩子更痛苦

知乎上有位妈妈发帖,表达了对孩子情绪的担心。

原来,女儿给她写了封信,哭诉着自己的痛苦,因为学业和家庭的压力,就快坚持不住了,但却不知道该如何缓解。

因为家长经常鼓励她,不断地打鸡血,或是苦口婆心劝诫,并不相信自己的孩子有心理问题,认为那些负面的情绪只是一时的任性,长大自己就好了,作为高中生,不能如此脆弱,这么大了还需要父母的担心。

网上也有很多案例,那些爸爸妈妈似乎很有“正能量”。

言语上很少使用过激的词汇,常常用名人名言,别人家的孩子,甚至自己的经历,去否定子女的痛苦,让他们坚强一些,或是很有“耐心”的,去指导应该做什么才是正确的,无需理会内在的情绪,只要熬过去就可以了。

但这些孩子却依旧痛苦,并且无处表达,他们的内心到底发生了什么,父母应该如何进行帮助?

微笑刺客

在漫画《追逐时间》里,其中有位角色,可以敏锐地感知到微小事物的运动轨迹。

当要离家出走的妈妈,笑着说不会离开的时候,他却从母亲的一闪而过的微表情中,看到了谎言。

在日后的人生里,这种能力似乎变成了诅咒,这位男孩总能清晰地洞察到亲戚或者老师,在用语言表达爱意背后的厌恶和不满。

在现实生活中,似乎每一个孩子,都拥有类似的“能力”。

当父母强忍着焦虑在“鼓励”他们的时候,那种内在的情绪,会被子女潜意识地接收到,并做出相应的反应。

孩子可以和父母撒谎,告诉他们自己很好,没有事情,但父母的“谎言”很容易被子女看穿,这可能是种天然的设置。

作为在一段时间内,需要依靠家长生存的个体,要回应照料者最真实的情绪和需要,如果不这样的话,在潜意识里,会担心自己被抛弃。

所以,当父母的意识层面的语言,和潜意识传递的信息产生冲突时,孩子往往会回应潜意识的部分。

比如:父母在意识层面,希望早点独立,不要让自己那么操心,但潜意识却还是希望控制他们,无法忍受分离。

在这种情况下,不独立就是对父母的忠诚。

不被回应之地

人在出生之后,都需要外界的某种回应,宝宝们需要吃奶、感到困乏或难受,以及想要排便的时候,都发出某种信号,让母亲知道,然后做出相对应的行为。

当这些需求没有被看到的时候,婴儿会大哭,或是愤怒的握紧小拳头。

他们在幻想中,攻击着这个没有给回应的人,精神分析称之为婴儿式的暴怒,这种愤怒想摧毁一切。

类似的情况延续到童年,尤其是在孩子有了某些内在的道德标准之后,精神世界往往就会产生巨大的冲突。

比如:当某个高中生,因为学习或以及其他的问题,感到痛苦和难受,父母可能会直接无视,或者进行否定,直接跳到鼓励的部分,用正能量去激励,让他们继续学习。

这种模式的特点,往往是忽略感受,直接指向自己的期待,希望孩子表现出自己想象中的样子。

这在语言上可能没有任何负面的词汇,甚至十分的美好,但这种没有被“看到”的情况,通常会触发巨大的愤怒,就像那个不被回应的婴儿一样,潜意识里想摧毁周围的一切,但道德层面会制止这种想法,两种相反的力量冲突,在意识层面的表现,常常是巨大的痛苦或焦虑。

就算他们直接表现出愤怒,这种“婴儿式”的行为,会让外界认为他们不懂事或者很幼稚,甚至用别人家的孩子进行对比。

尤其是在父母很“温柔”,非常善于鼓励的情况下,这种怒火并没有合适的理由去指向外界,通常会转向自身,开始自我攻击。

作为孩子,会感到自己毫无价值,自我贬低,形成恶性循环。

痛苦容器

在正常情况下,父母的功能之一,就是承担容器的作用。

当子女感到焦虑或痛苦,他们可以提供安抚,帮助消化这些情绪,在这样不断的互动中,帮助孩子建立内心比较稳定的部分。

在未来在面对压力的情境时,这些早年经历过的温暖互动,就会开始起作用,能够自我安抚,应对严寒。

但有的父母本身在童年就没有这样的经历,未曾被自己的双亲这样对待过,在面对子女的痛苦时,无法承担这样的角色,会下意识的回避,甚至还需要他们反过来去安慰自己。

孩子此时就变成了容器,需要承担家长“排泄”出的焦虑。

当这种角色互换变成了常态,但父母还要营造自己的形象时,鼓励就成了最好的方式。

有位男士回忆自己的母亲经常在外人面前表扬自己,并且经常买很多的礼物,但回到家后就开始横眉冷对,不允许其犯错。

这种情况带来的愤怒无处发泄,因为人人都说妈妈好,他只有按照母亲鼓励所建立的形象而努力。

鼓励实际上变成了一种操控,并不是真诚的认可孩子,而是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手段”而已。

回归真实

1、情绪的界限

当潜意识压抑的情绪和想法没有表达时,并不会消失,依然可以通过某种方式传递出来,那些信息依旧会被孩子感知到,并做出相应的反应。

有位母亲想让自己的儿子参加夏令营,通过这种方式,锻炼社交能力。

但总是非常担心,害怕孩子会受伤,或者被同学欺负,还滋生了很多相关的幻想,她虽然故作轻松的进行鼓励,但回忆当时的氛围,就已经开始“不对劲”了。

孩子敏锐地捕捉到了,妈妈语言背后传递的无声信息,真的打起了“退堂鼓”。

在这种情况下,指的是当发现鼓励并没有效果的时候,可以尝试如实表达出真实的情绪。

比如:妈妈刚才确实有些担心,但这是我自己的原因,并不是你不好。

越小的孩子,越是无法分清这是家长的情绪,还是自己的情绪。

他们可能会进行认同,并内化成自己的一部分,或是感知到了某种“虚伪”,产生强烈的愤怒和屈辱感。

被隐藏的“消极”,会附着在积极的语言背后,让鼓励不再单纯,当这些情绪能被看到和表达,并建立边界,在进行安抚,效果会更好。

2、无法表达一切

如果说表达自己的情绪,是建立某种边界,帮助孩子不被我们潜意识压抑的部分影响。

那么,看到孩子的情绪,就是帮助他们可以真实的面对自己,并在此基础上,获得成长。

可以回忆一下,当孩子还是个宝宝的时候,在得到及时的喂养和安抚后,表现出的那种愉悦和满足。

这一切都是为了建立某种安全感,以及人格中较为稳定和丰盈的部分。

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乳汁的需求,逐渐变成了内心被看到渴望,痛苦时被理解的体验。

但因为种种原因,无法在顺畅地去表达自己,就好像哭泣婴儿,不能用语言来告知他们,自己想要什么一样。

所以,在鼓励之前,先看他们感到羞耻、屈辱或者难以启齿的情绪和想法,用每个家庭特有的方式,帮助其表达,有时候需要我们先说出来,去接纳这些,并提供足够的安全。

人类最底层的需要,大部分都和情感有关,甚至看起来非常的简单,但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

3、情感稳定的父母?

目前可能是对父母要求最“多”的时代,即要提供无条件的爱,还需要自己人格和情绪的稳定,并掌握很多心理学的方法。

与其说这是一个终极的目标,不如说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和孩子互动的过程中,能反馈出自己早年和原生家庭的相处过程中,产生的创伤。

有两种常见的情况,其一是和子女的互动中,重现了过去的模式,我们可能用父母对待我们的方式,去对待孩子,或者是引诱孩子满足我们当年没有被照顾到的部分。

第二种情况是孩子的某些表现,表达了我们当年被压抑的渴望,一个母亲发现儿子总是在不断和自己顶嘴和反抗,她早年作为乖乖女,是非常顺从母亲的,这种“顶嘴”,是她诱发的。

父母对子女最大的鼓励,就是不断自我提升,让自己的人格更加整合和完善,让创伤在这里结束,而不是遗传到下一代的命运之中。

   预约心理咨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