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一飞谈艺:我学山水画
我自幼喜欢画画,身居乡间,无师传教,只得信手涂鸦,初中毕业进工厂当学徒,当时上海解放,全城欢腾,厂区宣传工作热火朝天,参加黑板报等工作美化工厂,颇受欢迎。我又利用业余向报社投稿,经两年退稿,第78幅作品《保卫世界和和平》发表于《劳动报》上。此后我的作品频频见诸全国各大报刊,五年来达一千余幅。1955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学人物、山水画,对中国画史、画论、画法有比较系统的了解。学成回厂,继续投身于工人美术创作、辅导活动。在一次青年宫赛诗赛画会上,一幅中国画被程十发先生发现,经过选拔,入上海中国画院学习。上海中国画院是蜚声海内外的高等艺术学府,这里名人荟萃,大师云集,我好像进入中国画宝库,顿觉拥有无穷财富,意识到将在这座“炼丹炉”里千锤百炼,于是信心百倍,干劲十足。
源远流长 陆一飞 130×68cm 1978年 上海中国画院藏
源远流长(局部)
源远流长(局部)
我于1960年参加全国第三次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后到画院报到,院领导分配我学习山水画,并指定拜吴湖帆先生为师。文化局很重视我们的学习,严格执行以老师带徒弟的传统教育方法,在画院大厅里举行了隆重的拜师仪式,五位学员虽然各投其师,各学流派,同时也有政治、理论、写生等共同课,朝夕相处,和睦团结,相互交流、学习,画院把继承中国画传统的希望寄托在我们身上,寒窗数载,收获甚丰。教研组规定学生每周一两次上老师家中听课,老师也在自己的画室里讲学示范,学生必须带作业给老师审阅、批改,我们算是入室弟子。
大宁河行舟图 陆一飞 118×63cm 1980年 上海中国画院藏
大宁河行舟图(局部)
大宁河行舟图(局部)
吴湖帆先生似乎没有拜过哪一门业师,他的成就主要借助于个人努力,因此吴老师虽有众多学生,但并不用千篇一律的训练要求,他主要给我看古画,上至宋元,下到明清,边看边讲,指出要点,或有高朋满座,则兴致勃勃,谈笑风生,趣闻逸事,而语中总会归到画题,我在轻松愉快中受到教益。有时来电话叫我专门去看画,于是进门洗手,或与客人一起,或由师母陪着,反复细读,回到画院做好笔记。在梅影书屋里得益最多的是引而不发、自己思索的巨大力量,当我向老师提出问题时,他总是针对某方面的不足,选择古代名作以供借鉴,他要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有所发展,不至于抵消力量。吴老师对我说:“你搞过版画,可以将木刻的黑白对比、整体结构效果用到中国画中去。”他又说:“你会画漫画,想法很多,也可以把这种思路运用到山水画里。”当时我不甚领会老师的意思,过后渐渐觉悟:版画构图取整体,对比强烈,刀刻线条刚强有力,与入木三分的中锋用笔有异曲同工之妙;漫画虽不大讲究技巧,但它思路开阔,命题巧妙,令观者一目了然等艺术语言都能相互贯通。
朱楼深处日微明 陆一飞 70×48cm 1983年 上海中国画院藏
朱楼深处日微明(局部)
朱楼深处日微明(局部)
朱楼深处日微明(局部)
一次我从崇明围垦农场深入生活回来,创稿《海滩之晨》请他指教,老师说此画要加强气氛,即用破笔白粉在芦苇塘上大片点洒,顿时一群似花非花、似鸥非鸥的形象出现眼前,满幅光亮,热烈壮观,从此我领悟到老师用笔潇洒、泼辣中见秀丽清新的画格。这幅画上他还题了一首词。两年不到,吴老师得中风,把我叫到华东医院说:“我病了难以教你,给你请一位高手,可跟陆俨少先生学画,他有本领,你要好好讨教……”后经文化局批准,由人事科同志领我去陆先生家,向老师、师母行了礼。陆老师教育严谨,规定我临摹宋元名作,先局部后放原大,几年来我临过荆、关、董、巨、李、郭等印刷品,有的一临再临,范宽的《溪山行旅图》和李唐的《万壑松风图》各临了三四遍,他更主张默临,希望我把临过的画能基本背出来,他当场示范,使我耳濡目染,理解用笔用墨之变化。老师并不提倡直接临他自己的作品,我却偷偷在晚上摹写,久而久之,他并不责怪,反而因势利导,有时还加上几笔。60年代初,陆老师画杜甫诗意百图,我也一一临摹,经他挑选,留108幅。直至1987年7月,我出示摹本,他一是惊讶,然而转愁为喜说:“如今原作只存无几,幸喜还保留你这套临本。”兴奋之下命笔题字,给我作留念。
烟江叠嶂 陆一飞 70×47.5cm 1982年 上海中国画院藏
烟江叠嶂(局部)
烟江叠嶂(局部)
借鉴传统,在学习时作用很大,俨少老师非常强调这一点,他说:“师古人可以省去很多力气”,但他又说:“停留在古人技法上也不对,必须发展创新,这就需要师造化。所以在后阶段的学习,我即到大自然去深入生活。我六上黄山,三登峨嵋,足迹遍及大江南北,数年来积写生稿千余,照片上万。陆老师曾亲自带我两次出外写生,一次去沪杭线,一次到沪宁线,当他在杭州灵隐飞来峰下发现一块横卧巨石,即用毛笔勾出其结构,并说“这像倪云林的折带皴”。在安徽当涂采石矶,他面对波涛汹涌的江水,领略李太白的诗境,以他独特的水法进行写生。我坐在他旁边也想画,但无从下笔,只得当晚临他的稿子。
吴湖帆老师的画明丽婉约,韵味昂然,艳灿若露而无俗态,是风雅嫣然的静娴美;陆俨少老师的画沉着厚重,雄健遒逸,粗犷有力而无霸气,是大气磅礴的动感美,他们画派不同,风格各异,但两位老师的作品,高雅壮健的气象,变化多方的笔墨,融液腴美的韵味,三者相同,我在他们身上可以得到取之不尽的养料。
临摹、写生只不过是手段,学画的最终目的是创作,这里限于篇幅,向老师学习创作的体会,有机会再述。
(本文原为《上海中国画院画家作品丛书·陆一飞》自序,写于1998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