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哪儿说哪儿---最近读了两本书
最近读了两本书。一本是刘震云的《我不是潘金莲》,一本是莫言的《蛙》。《我不是潘金莲》,最先在网上看到,觉得刺激,就买了。《蛙》,是莫言荣获诺贝尔文学奖之后,我专门到书店买的。
刘震云的书,原来我读过《手机》,后来又看了同名电视连续剧,陈道明和王志文主演,略嫌罗嗦,还算不错。买《我不是潘金莲》,除感觉情节刺激外,就是脑中还有《手机》印象,有读的欲望。
莫言的书,此前我读过《丰乳肥臀》。说实话,那么厚一本书,我能咬牙来读,是被书名“忽悠”了,但通篇读罢,那夺人耳目的“乳”和“臀”,根本没有。买《蛙》,与《丰乳肥臀》毫无关系,纯粹是因为好奇,想看诺贝尔奖的评委们看好什么。
《我不是潘金莲》和《蛙》,我基本是在动车上和旅馆里读完的。说来也巧,正在热读《我不是潘金莲》,就来了一项任务:紧急进京,会合先期赶到的同志,处理一件信访案子,而这案子的发端,竟就与这书的开篇惊人相似。
刘震云的特点,评论界各有论述。我读出的特点,一是贴近生活,讲的都是你我身边的事儿,很容易抓住读者的心;二是幽默,用黑色的苦涩的幽默,讲老百姓无奈的苦闷的事儿;三是流畅,故事简明,行文利落,又是那种长短句分行,好读。
莫言的特点,我也读出三点。其一,受西方文学影响颇深,包括情节展开,人物塑造,甚至句子排列,都有巴尔扎克味道;其二,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评论那几句,我读了,讲得挺玄,而这“玄”字,也确实是莫言特点之一;其三,字里行间有一股悲天悯人的气质,读着厚重,或者还有几分愤怒。
读这两部书,我读出了满心满肺的无奈无助和无语,想说点感想,却又无从说起。《我不是潘金莲》讲信访,《蛙》讲计生,都是现实问题,就在我们身边。刘震云俏皮说事儿,却把信访的方方面面说到骨头里。莫言筹划十年,终于推出深度反思计生工作的《蛙》,书中富有西化人物气息的众生,他们要表达的意思也太沉重了吧。
我爱看书,还爱看有一定思想深度的书。读这类书,得适时排解自己情绪,不好扎下去深钻,那样会纠结郁闷悲苦,时间长了会抑郁的。所以,读这两部书时,我又抢了几件朱新建小品。
我觉得,工作太累了,情绪太背了,得给自己选个“乐子”。譬如我,我的“乐子”就是收藏,什么让我看着舒服,什么让我心里痛快,我就变着法玩点什么,高兴就行。
2012-11-06 22:18:25 于镂月裁云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