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坡故事25:一张化金方,三个人的不同选择
转眼间,苏轼来到凤翔已将近三年。在这三年时间里,他在自己能力范围内恪尽职守、锐意进取,为以后从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闲暇之余,苏轼就化身为一介文人,走遍了凤翔的名胜古迹,留下了许多诗文和传说,还扩建了东湖,使之成为凤翔的一大自然景观。
凤翔境内有一座开元寺,院墙上曾绘有许多壁画。苏轼自少年时代起就喜欢绘画,于是经常一个人骑马来此,观摩终日。
有一天,正在苏轼潜心观画时,两个老和尚前来搭讪:“小院就在附近,能否一谈?”苏轼一生亲近佛道,自是欣然前往。
寒暄已毕,老和尚说:“贫僧生平喜好药术,研究出了一个化金方,可以用朱砂化淡金为精金。我现在老了,想找个传人,但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现在我想把它传给你。
苏轼说:“我一向对方术不感兴趣,你就是给我了,我也懒得弄。”老和尚神秘的一笑:“正因为你不感兴趣,我们才想传给你。”
苏轼纳闷了:“其实我早就知道你们有这个化金方,听说陈太守向你要了好几次,你都没给,为啥要给我呢?”
老和尚说:“我并不是不喜欢陈太守,而是害怕他拿到这方子后就大肆提炼黄金。我之前也把这方子给过几个人,但他们一旦开始炼金,有的没多久就死了,有的是家人死了,还有的官也丢了,所以不敢轻易给人。”
接着,老和尚拿出一卷书,告诉苏轼:“这里面全都是我自己研究出的名方,其中就有化金方,你好好保管,不要轻易授人,特别是那个陈太守。”
苏轼拿到这本书后,忍不住好奇,仔细研究了一番,增长了不少见识。
有一次,陈希亮和苏轼在一起聊天,不经意间聊到了这位老和尚。苏轼是个心直口快的人,就顺口说了句:“他把那化金方传给我了。”
陈希亮一听,立即来了劲头,反复向苏轼请求。苏轼最不会拒绝人,无奈之下,只好给了他。陈希亮拿到手之后,马上进行了试验,果然有效。
听说这化金方是真的,苏轼又开始后悔了,说:“老和尚跟我说了,这方子轻易不要使用,也不能轻易给人。”陈希亮当即满口答应。
没过多久,陈希亮因为贪污了邻郡赠送的公使酒(公务用酒),被人告发而罢官。一年之后,就因病逝世。
听闻陈希亮逝世的消息,苏轼很是内疚。若干年后,苏轼在黄州,见到陈希亮的儿子陈慥,就问他:“你老爹晚年是不是经常炼金啊。”
陈慥说:“对啊,我老爹被罢官后,买不起房子,于是大作此方,不久就死了。”
后来,苏轼又把这个方子传给了弟弟苏辙,特意封在一个信封里,说明前因后果后,嘱咐他不要轻易授人,苏辙于是将此方原封不动藏了起来。
也不知道从哪里走漏了风声,一些亲戚听说后,纷纷来求方。苏辙架不住亲戚的轮番轰炸,只好约定一个日子,让他们一起来。
等到亲戚聚齐,苏辙拿起那个尚未开封的方子一把火烧了,然后说了一句:“贫可忍也,此宁可为乎!”一帮人面红耳赤悻悻而归。
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行邪道者,终为其所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