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公益不能拿工资?靠喝露水真的活不下去

原创 LINGXI 灵析 4月11日

提到做公益的人,不仅有慷慨的慈善家、捐赠人,还有奉献出时间和精力的可爱的志愿者们,当然最重要,却往往被我们忽略的,是每个机构都必不可少的专职从业者们,他们可是确保机构长期稳定运作的中坚力量。

那你可能要问:在公益机构工作的小伙伴,薪资情况如何?谁来支付工资呢?我捐的钱会支付他们的工资吗?如果真是这样,多少是合适的呢?

首先,你的年薪在哪个范围 ?   是不是已经远超公益机构小伙伴平均薪资?接下来,我们就带你一探究竟,看看专职公益从业者的真实薪资情况,以及到底由谁来支付他们的工资。

公益组织专职人员平均薪资情况

我们从210家民政部部管基金会的2018年度报告来看(此210家基金会在公益行业中处于领头地位,他们的薪酬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公益行业的待遇中上游),这些基金会专职人员的年平均工资,从2.4万到36.8万元不等。  其中有163家是正常发放专职人员工资的。

2018年度,这163家基金会总的公益支出为395.8079亿元,专职人员总的工资支出为3.1976亿元,占比为0.8%。可以说这个比例已经非常低了,所以,大部分工作人员的薪资水平,顶多能实现口罩自由。

而这其中,平均工资最高的是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为368298.73元,最低的孙冶方经济科学基金会为2.4万元,综合来看平均工资是12.1万元。

我们也可以看到,大部分机构的工作人员年平均工资在5w—20w区间内,大家熟知的机构比如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年均工资为19万元;中国扶贫基金会、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在12-14万元之间;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爱佑慈善基金会在15-19万元之间。

数据梳理自《公益时报》

捐赠人的钱会支付工资吗? 这样合理吗?

想知道钱怎么花,我们就得先搞清楚:钱从哪来?  专职人员的工资福利主要来源于机构收入,尽管机构收入的方向有很多,但最主要的还是捐赠收入。

目前,国内大部分慈善组织的收入大头,都来自捐赠收入,比如壹基金2018年捐赠收入为293,544,118.70占总收入304,068,479.40的96.53%。

机构的各项开支,包括管理费,基本也都来自于捐赠收入。

除捐赠收入外,我们从各大基金会的审计报告来看,他们的年度收入还包括:政府补贴、服务性收入、投资收益、商品销售收入及其他。   其中,大家经常会出现疑惑的是服务性收入、投资收益、和商品销售收入。

服务性收入   根据《慈善法》第六十一条规定:“慈善组织可向社会或者他人提供志愿无偿服务,也可提供其他非营利服务。”   所以,慈善组织可以接受政府、企业或个人的购买服务,并通过协议约定管理费收取比例。另外,机构也可以对外提供培训、咨询等服务,收取一定费用。

投资收益

投资收益方面,按规定,机构是可以按照相关条例,以规定的方式在一定范围内进行投资的。   比如上海真爱梦想基金会2018的投资收益为9,718,304.03,占总收入的5.47%。也是一笔可观的收入呢。

商品销售收入

至于商品销售收入嘛,不知道之前你有没有公益机构的周边衍生品?机构义卖的文创产品、T恤、记事本、冰箱贴、玩偶等等都属于商品销售收入。   更有创意的,不妨看看灵析年会上的文创市集,比如「有机农夫市集」的吸管、刷子、茶籽粉。「Lu Studio」工作室拿出了自己的手工饰品。「天使妈妈」摆上了向日葵、日历和丝巾等有爱小物。

大部分捐赠人希望自己的善款能够全部用到受助人身上,这是人之常情。但是公益机构的小仙女小仙子,也是要食人间烟火的,不能靠喝露水就活下去……

更重要的是,让公益从业者拥有一个稳定的生活,才能确保他们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公益事业中,为捐赠人和受益人提供更专业的服务,也因此,公益机构才能获得稳定的运营环境,我们的公益事业才能获得长足的发展。   对公益行业有所了解的捐赠人,就会非常理解这一点,为了保证公益事业的持久延续,他们会提供一非限定性捐赠。

所谓非限定性捐赠,就是不指定明确用途的捐赠,机构可以从中支出一部分用于工作人员薪资福利的发放。  因此当我们捐款时,不必纠结于“我捐的钱有没有全部给到受助对象”。

事实上,从中支出一部分用于专职从业人员的薪资福利发放,是合法合规,也是合情合理的,更何况,这个比例非常小。

志愿者也并非必须无偿

专职人员领工资这事儿,我们已经理解了,那志愿者应该都是无偿的吧?   确实大部分的志愿者提供的是无偿服务,但是有些志愿活动会占用志愿者很多时间和精力,比如乡村支教、非洲援建等等。所以机构也会给志愿者一些劳务补贴,只是可能金额比较少。  比如某有声公益杂志,支付费用标准为:朗读和制作音频每一千字,二十元。而志愿者制作一篇精美的有声读物往往要花费很多时间,报酬加起来大约也只有50-60元,相比专业机构的制作费用是相当低的。   再比如中国青年志愿者研究生支教团的项目,是到国家中西部贫困地区中小学,开展为期一年的支教以及扶贫服务。在此期间除去社保,每月的工资仅为2000元左右。   当然还有一些机构会提供餐补和交通补助,金额从几十元到几百元不等。

服务的无偿性并不是志愿者群体的硬性标准,适当的提供一些小纪念品、志愿证书或者微薄的报酬,既表达了我们对于志愿服务的支持和鼓励,也是对志愿者付出劳动的一种肯定。

就像比尔盖茨在一段采访中所说:公益从业人员的工资,既受相关的法律法规约束,也因所在的机构和职位而不同。和我们一样,他们在公益岗位上用自己的劳动和智慧创造价值,理应获得报酬,保障生计和生活。   直接将公益和免费画上等号,无异于道德绑架,不仅无法获得“纯粹”的公益,更会加剧公益人才流失,阻碍公益事业发展。那些专心做事的机构,值得我们投出信任的一票。只要能公开透明地做到信息披露,那就放心大胆地捐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