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观点汇编|极端天气频发,城市内涝防治重点是什么?

2021年入汛以来,我国多地雨量频创纪录,尤其是7月中下旬河南强降雨引发社会广泛关注。2021年6月28日,李国英部长在水利部“三对标、一规划”专项行动总结大会上的讲话,把提升水旱灾害防御能力摆在新阶段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四种能力的首位,把“完善流域防洪工程体系”放在推动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六条实施路径的第一位。城市内涝防治重点是什么?应该如何极端天气频发现象?对我国水旱灾害防御工作带来哪些启示?今日小编整理了张建云院士、吕娟主任及黄诗峰高工的采访及分享。

张建云院士

补齐基础短板 加强科技支撑 全面提升水旱灾害防御能力

@张建云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建云接受《中国水利》杂志采访,就未来城市内涝防治重点分享观点:

在全球变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双重影响下,我国的城市暴雨洪涝问题越来越突出。全球变暖改变了水文循环,同时由于温度升高,导致大气持水能力提升,增加了大气的不稳定,易发生局地强降雨。这几年连续多地发生局地极端暴雨也佐证了这一点。因此,在做好流域性大洪水防御的同时,更要注重中小河流的防洪问题。我国城市化快速发展,除产生热岛效应和雨岛效应之外,由于下垫面的硬化,流域产汇流规律也发生显著变化,同样的降雨,城镇地区的产流多、汇流快。因此,城市洪涝防治是未来防洪减灾工作的重点。

郑州暴雨带给我们的教训是深刻的,张建云院士建议下一步城市洪涝防治应关注:

一是加强宣传和培训,增强全民防灾减灾意识。要告诉大家,发生超标准的极端洪涝事件,应该如何去做,应该采取哪些科学有效的避灾减灾措施。

二是健全跨部门、跨区域应急管理机制,推进暴雨洪涝灾害风险防范有序开展。城市暴雨洪涝灾害需要气象、水利、住建、交通、应急等不同部门通力合作,完善跨部门、跨区域的汛情会商、资源共享、监测预警、联动应急等机制,实现灾害应急管理的全链条合作。

三是科学规划补短板,全面提升城市应对洪涝灾害的能力。我国城市的排水与除涝标准一直偏低,是城市洪涝防治最突出的短板。按照最新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科学规划、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尽早补齐短板,是提升城市防治洪涝和防灾减灾的基础和保障。

四是加强暴雨洪涝监测预警防范科技支撑,全面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开展洪涝致灾链和脆弱度研究,重点关注山前迎风坡高风险地区,充分考虑天气条件和地形地貌特征耦合因素;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城市洪涝模拟器,建立洪涝灾情及风险实时动态分析等功能一体化的智能决策支持平台,提升城市洪涝管理水平;研发大流量、高效率、高扬程、远输送的机动排水设备,以及工程险情无损探测、诊断分析和抢险减灾设备,提升抢险救灾的能力。

原文地址:《张建云院士:补齐基础短板 加强科技支撑 全面提升水旱灾害防御能力》,刊于《中国水利》2021年第15期

吕娟

提升水旱灾害应对能力须做好“四预”

@吕娟 

水利部防洪抗旱减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吕娟接受《中国水利》采访,分享郑州暴雨对水旱灾害防御的启示:

面对极端天气事件,不仅要加强灾害风险管理,也要提高应急管理能力,增强全社会应对灾害的韧性。

一要进一步完善流域防洪工程体系建设。以国家水网为核心系统实施工程补短板,完善“上拦(蓄)、中疏(滞)、下排(泄)”的流域防洪工程布局,通过堤防工程建设、河道治理、水库除险加固、蓄滞洪区分蓄洪工程和安全设施建设,完善防洪工程体系。

二要提高洪水干旱预测预报能力。继续加强洪水预测预报技术方法的基础性和攻关性研究,实现可靠精准预报与全方位及时预警。建立旱情监测评估分析常态化机制,构建旱情监测预警和旱情预测预报综合平台,全面提升旱情监测预报预警能力和服务水平。

三要加强应急响应及抢险救援能力。应该建立完善的工作机制,明确各部门职责,完善防汛抗旱防台风等各类方案预案,特别是应对超标准洪水、极端降雨的应急预案;同时做好灾害防御救援演练、增强实战应对处置能力;加强专业与非专业的应急抢险救援队伍能力建设;备足抢险物资;做好舆情应对等等。

四要增强通信、供电、供水等生命线工程抗灾能力。我国通信、供电、供水等生命线工程存在不少薄弱环节,郑州特大暴雨侵袭下也发生了断水、断电、断网等现象,需要全面普查通信、供电、供水等生命线工程薄弱环节,尽快补足生命线工程短板。通过风险分析,摸清生命线工程的洪水威胁和可能受灾程度,把工程关键部位布置在免受洪水侵扰的地方,增强抗灾能力。

五要全方面、全过程提高应对水旱灾害的韧性。提高全社会抵御、适应并从水旱灾害破坏的影响中恢复过来的能力,将韧性理念贯穿到水旱灾害风险管理的全过程。

六要增强全社会的灾害风险意识。加大水旱灾害防御的宣传力度,注重组织动员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建立水旱灾害风险分担机制,增强全社会水旱灾害风险防范意识。

原文地址:《吕娟:提升水旱灾害应对能力须做好“四预”》,刊于《中国水利》2021年第15期

黄诗峰等

防洪减灾,空天地一体化遥感监测发挥重要作用

@黄诗峰 @马建威 @孙亚勇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正高级工程师黄诗峰等专家接受《中国水利》杂志采访,就空天地一体化遥感监测技术在防洪减灾工作中的应用分享观点:

遥感技术具有观测范围大、获取信息量大、速度快、实时性好、动态性强等优势,在洪涝灾害监测中应用较多的是卫星遥感技术、无人机遥感技术,以及洪涝灾害监测常规手段地面站网监测技术,三者共同构成洪水空天地一体化遥感监测技术。空天地一体化洪涝灾害监测的未来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空天地一体化协同观测提升洪涝灾害监测能力。“十四五”期间,我国将发射包括高分三号后续星在内的多颗雷达卫星,与高分三号组网观测,建立面向洪涝灾害应急监测的虚拟卫星星座,有望实现小时级别的重访观测能力。同时,推动建立洪涝灾害无人机监测网,制定无人机洪涝监测标准规范,规范无人机选型、载荷、安全飞行、应用场景、数据格式与数据管理等,形成无人机遥感监测技术体系。充分利用无人机社会资源,以县为单位建设无人机监测站,缩短无人机应急监测响应时间,有望实现应急监测2小时必达的目标。

2.由洪涝灾害单一要素监测向多要素综合监测发展。基于卫星、无人机、地面移动平台搭载的合成孔径雷达、探地雷达、激光雷达、多普勒雷达、热红外、可见光、视频等传感器,正逐步实现雨情(降水)、水情(水位、流速、流量、冰凌情、水温、含沙量)、险情(堤坝渗流、管涌、裂缝、滑坡等)以及灾情(淹没历时、淹没面积、淹没损失等)多要素多层次信息的感知,打破单一要素感知的局限,为预报、预警、预演、预案“四预”工作的开展和防洪调度指挥决策提供支撑。

3.遥感大数据快速处理与洪涝信息智能提取。目前,遥感领域进入了以高精度、全天候信息获取和自动化快速处理为特征的新时代,卫星、无人机、地面监测站网站形成的空天地一体化的协同观测体系,提供了多维度和高频次的多源异构洪涝灾害观测数据,涉及不同成像方式、不同波段、不同分辨率、不同观测尺度,以及灾前、灾中、灾后等不同时段,数据量呈爆发式增长。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