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杀虫有风险
低温杀虫有风险
进入冬天了,鱼病相对少了些,可最近却接连遇到了两起在冬天里死鱼的事情。一件是犍为胜利水库的水体对流引起的泛塘;另一例是成都周边一养殖塘杀虫杀出问题,老板才养鱼几年,用药经验不足,平时都喜欢听旁边人的建议,听别人推荐用什么药,也就跟着用什么药,前些天,发现鱼体上有红点,按老板以往的经验,知道这应是寄生虫引起的,于是找出以前没用完的药,叫管理鱼塘的工人作往鱼塘里泼,这一泼可不得了,前面刚泼完药,后面就发现有鱼在水面上狂跳。
同样的鱼塘面积与水深,同样的药,为什么在夏天里用是安全的,可到了冬天却出现问题了呢?其原因就是老板选用的药的特性所决定的。
用杀虫药,要特别慎重,尤其是在冬天里用,一是药物在水温低的情况下,药物的扩散变慢,这样就容易增加表层水药物的浓度。
而当老板把施用的杀虫药成分发给我看时,其主要成分是4.5%的氯氰菊脂。水产上用的氯氰菊酯,通常都是反式氯氰菊酯,是由普通氯氰菊酯的高效顺反式异构体组成的高活性拟除虫菊杀虫剂,是在普通氯氰菊酯的基础上提纯的活性部分,其杀虫活性是普通氯氰菊酯的两三倍,有强烈的触杀和胃毒杀作用,甚至连部分虫卵都能杀灭。
氯氰菊酯有一个特点,那就是药物的毒性会随着水温的降低,而毒性增强,尤其是当水温低于20摄氏度时,这个毒性的增强表现得尤为突出。
后来我让老板测了下水质,水质呈现出酸性,这又是导致杀虫药毒性增大的一个因素。
因为高效氯氰菊酯在碱性条件下,会发生差向异构,生成毒性更小旋光异构体,在强碱性水溶液中发生水解作用,导致毒性降低。而在酸性和中性水体中时,其性状非常稳定,产生的毒性较大。
夏天里,光照强,藻类生长旺盛,在藻类光合作用的情况下,吸收水体中的二氧化碳,致使水体的碱性增加。而在冬天里,藻类光合作用弱,钓友们池塘中投入大量的粉饵,得不到及进分解,而使水体呈现出酸性,在这些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也就出现了在夏天里用同样的杀虫药,很安全,可现在用却导致死鱼的现象。
最后总结,在温度比较低的情况下,如果水过深,超三米以上,通常我们不建议使用杀虫药,因为这个时候,大多数鱼在塘底,而药物扩散往往又达不到三米以上,所以会影响到药效的发挥。如果非要用,也是务必在晴天水温高去用。
当然,还有一种情况,那就是在水温高于15摄氏度的地方,也可以用。还有,药物的选择,像鱼体出现红点的这种情况,我们都会建议使用鱼虫安,即使是在冬天里,相对也更加安全,而且高效。
温馨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