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英雄崇拜而演变形成的关公磨刀节
具有千年文化传承的关公磨刀节,是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习俗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公磨刀节最早起源于何时,并无明确的史料记载,但有资料可查的是,至少两宋之时,广大民众于农历五月十三前后祭祀关公,祈求庇佑平安、风调雨顺等活动,已经蔚然形成民间习俗。
生活跨度南宋、元、明初三个朝代的武当派开山祖师张三丰,曾写有一首《咏磨刀雨》诗:“荆州洒遍雨如膏,竟为英雄励宝刀。最是武昌城下水,千秋鸣咽卷雷涛。”
元代大儒郝经在《重建庙记》碑文中说:“其(关公)英灵义烈遍天下,故所在庙祀,福善祸恶,神威赫然,人咸畏而敬之,而燕赵荆楚为尤笃。郡国州县,乡邑闾井皆有庙,夏五月十有三日,秋九月十有三日,则大为祈赛,整仗盛仪,旌甲旗鼓,长刀赤骥,俨如王生。”
元代文学家教育家同恕在其著作《榘庵集》卷三的巩昌府《关侯庙记》记载:“相传金大定间,西兵潜寇,城几不守,乃五月二十有三日,见若武安状者,率兵由此山出,贼骇异退走。随即其地而祀之。今他郡皆祀以十三日,独此邦用是日,答神贶也。”
说明宋元之时,关公磨刀节已经成为民众祭祀关公,酬谢神恩,盛大隆重的一项重要民间活动和节日习俗。
关于关公磨刀节民间习俗的形成,主要基于两点:一是民间对关公忠义神勇形象的英雄崇拜,二是在古已有之的民间祈雨习俗基础上,民间寄望关公威灵赫赫,磨刀立威,庇佑百姓,风调雨顺。
关公忠义神勇的英雄形象,在汉末三国时期,已被载入史册。两晋南北朝时期,关公已经成了当世勇将的楷模。《大唐平百济国碑铭》赞称关公:“万人之敌,声雄百代”。
两宋之时,关公忠义神勇形象得到进一步提升,宋儒褒扬关公践行《春秋》思想,彰显忠义大节;民间艺人通过“说三分”、讲三国故事等题材,挖掘关公身上的人格闪光点,使关公英雄形象在民间得以普及,妇孺皆知。宋徽宗于崇宁三年加封关公“崇宁真君”,宣和五年加封“义勇武安王”,扩大了关公在朝廷民间宗教信仰中的神职地位和影响力。
北宋开始,关公成为道教典籍中重要的神祇。宋元时期道教主要经典《道法会元》称关公“英烈威灵,在生忠勇,死后为神,忠贯日月,德合乾坤”,其神职为:“雷部斩邪使,兴风拨云上将,馘魔大将,护国都统军,平章政事,崇宁真君关元帅”。
关公虽然此时仅是雷部护法神将,但其神格职权中已具有可以召唤雷电、祈请风雨,降妖伏魔、止涝抗旱等多重法力,随着关公忠义正直、铁面无私、护国佑民、道德人格等形象的深入人心,关公以后成为伏魔大帝、关圣帝君、中天玉皇的神格提升也就日益清晰明朗。
南宋淳熙十四年(1187年),荆门军萧轸所撰的《加封英济王碑记》记载,南宋朝廷对关公的显圣灵验事迹:“邦人于王,食焉必祀,事焉必咨。奚求弗获,奚祷弗应。曰雨而雨,曰阳而阳,王之力也。疫疠不作,饥馑不臻,王之恩也。盗贼屏息,田里举安,王之荫隐也”进行了褒扬,从国家层面确认了关公具有保护当地不受旱涝灾害、疫疠饥馑、盗贼侵扰等神格,为关公磨刀节的形成和普及奠定了基石。
关公磨刀节成为中华民众喜闻乐见、踊跃参与的一项重大民俗节日,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种多样,是中华民族薪火相传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
晚清状元、实业家张謇在题联中说:“三山今在人间,神之来兮,弱水千寻迎节仗;五月每逢诞日,民有过者,清泉一掬荐蒲花”。表达了人民群众对关公磨刀节庆典活动、对关公英雄形象的无比喜悦、爱戴、崇敬之情。
关公磨刀节习俗的发展形成史,也是中华儿女在漫长历史岁月中,结合原始信仰、自然崇拜、英雄崇拜、祭祀礼仪,融汇中华传统道德思想、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精神追求,长期积淀形成的智慧结晶,蕴含着深邃丰厚的文化内涵,是中华民族有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文化标识。
作者:关公文化彭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