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知识知多少|从“武汉书”说起
2018年“武汉书”一词横空出世,一时激起千层浪。很多人不解,都来留言问我何为武汉书。实际上武汉书是一个伪概念。说他“伪“,是因为存在争议,不被完全认可。它是为了针对市场上粗制滥造的书籍的一种蔑称,也是对时下盗版猖獗,好书难寻的一种鄙夷和蔑视。它徘徊于盗版与非盗版之间,游刃于文化市场之中,活力无限。满足了少数人薅羊毛的发财致富法则。
最初的“武汉书”的概念为世人知晓是通过一篇最早刊发于公众号书“做书”的文章。由于文章措辞总体较为激扬,引起业内一些人的口诛笔伐,相当于动了别人的奶酪,却不是自己吃了。而且还不自己做一份给要吃的人,被指责“不让吃还指着客人怎么吃”。
实际上,这算是一篇良心文章。在不能大量引用其文的情况下,我为这位叫“乐晗”的作者定个赞,顺道普及下他想表达的武汉书的普及含义。
电子网络买书的人或者刷抖音的朋友可能遇到过抖音上最火的书,同时也是淘宝上最烂尾和畅销的书,他们也是武汉书的代表:就是《狼道》、《墨菲定律》、《鬼谷子》等,他们以类似于贩卖焦虑的环境营造来潜意识地营销这些书。实际上,这些书的内容平平,正如前文所提,更多的是焦虑胜过内容。而其内容更是信手而来,无需大家手笔。甚至鸡汤作者就可以攻略而成,多数实际上就是写手的攻略结果。
看着卖出去这么多的武汉书,有时候觉得不知道是读者的可悲还是其他出版社的可怜,或者往高了想的可怕
这样一套书迎合了时下大众的消费心理,体现了时下人们的焦虑感。更用消费现象诠释了另一本书——《乌合之众》(就连这本书都有武汉书的成分,其原书因为不够严谨也被口诛笔伐过)。即使是那些买到了武汉书的朋友,也很难说他们就买来看了,即使是看了,也和难说他们认同了。往往,朋友们不过是被书名和推荐语抓住了内心需求罢了。这点就是武汉书的特点之一:把握市场动向,因需而售。
如果说武汉书还要什么其他的特点的话,那么廉价或许就是最切中要害的了!前文说道武汉书介乎正版和盗版之间。怎么去理解?同样是四大名著,本已五花八门的版本之下,武汉书可以做到“没有便宜,只有更便宜”的下限,他们的下限有时候甚至可以超过盗版红线,把自己做的连盗版都不如。因为人家盗版好歹还有“换汤不换药”,只把印刷质量降低的“高级盗版书”。可某些出版社因为书号的二级贩卖及自主权利,可以不断降低自己的成本要求,更有甚者,出个改版,换身宣传马甲,对应不同人群下手(尤其是儿童)。所以,尽管达人们呼吁读原著原版四大名著,从人民出版社等大型出版社购买文学经典的情况下,我们依然可以看到不知名状的版本在市场上滥竽充数,甚至有面目全非感。主要原因是:廉价!
当然,这样的举例是欠妥的。毕竟,名著改写本、缩写本等等本身诸多出版社就有应对市场所需而做的调整。只是有时候,这些调整和挑战又多少看到了应对武汉书市场挑衅的无奈。无论怎么说,在市场规律铁铮铮的价格面前,总有些卑微是向下的。只是,这样的下沉并不见得被市场认可。用钞票走手指头的消费者越是在低价面前越是向下“高傲地低头”。不然,也不会给把手伸向下沉市场的直播与拼多多崛起的机会了。
虽然爱书人和出版产业链都是武汉书嗤之以鼻,但多数是维持着敢怒不敢言和暧昧的关系。因为武汉书也养活了一批产业链上挣扎的人。在利益链的闭环中,有受害者就有受益者。其中最大的受益者是策划方,很多人会以为是渠道商。但他们也不容易,多数渠道商只是商人,他们并不知道何谓好书。在渠道商的眼中,书籍只是一种商品,而在消费者里真正读书人的那一波小众,书籍却是“梅妻鹤子”,神圣而不可侵犯。
“武汉书是这个行业的毒瘤”。这是那篇公众号文章的标题内容之一,虽然措辞较“大”。却也不算是标题党行为。掷地有声,文章的作用本可以是一层卷起千层浪,却因为武汉疫情的到来,最终为避免“地域黑”而变成一颗石头卷起的一丝涟漪。但在很多人的共鸣中,它却是一颗巨石落了水,触水的那一刻,已然难以平静。毕竟作者在文中把武汉书的危害提的还是较为全面的。
都说危机出转机,英雄出乱世。在出版行业以及传统媒体日趋艰难的今天,原本难出好书的当下还遭遇武汉书的围攻,实在让一些真正为读者做好书的出版社难以维系,但另一方面却也让负责出书的品牌方异军突起,从而让小众读书行为进一步影响到图书市场的细分领域。比如说新民说就依托出版社而品牌化,不改初心。而甲骨文则完全是“高端路线”的味道,在文史领域里打造品牌效应。甚至影响到后来者如汗青堂等与之并行不悖。而近年来大火的理想国更是凭借其“大写的M”标志性的“从炒作走向口碑巅峰”。
突出重围的 理想国品牌下的 理想国译丛
但这样的一种细分领域的努力始终是小众市场行为,实在难以撼动行业粗制滥造的总体事实。即使是在号称“地铁上人手一本实体书”的日本,把书籍的细分做得算“透”的业界良心,依然要面对实体书江河日下的事实危机。要知道,日本真正在书籍市场上将一本内容优质的好书打造出各层次需求皆可读的份儿,尤其是文库本,在我看来是做到了“消费者满意、出版社好售、业界口碑优良”的难得的三方好评。
其实,在武汉书横空出世之前,即使是在出版届内部也已经出过不少徘徊在武汉书边缘的书籍。但他们并不能被谴责为糟粕。更多的,只能说是出版社在跟随时代潮流中不得已的选择。某种程度上,他们是我们自身品味低了以后被市场敏锐的捕捉到了的商机。今天,回想起这类书籍在市场洪流里的鼻祖,好像是风靡一时的《小故事大道理》和《方与圆》。他们一开始就是杂志故事书迎合市场需求而成。甚至可以说是最早把玩“碎片化阅读”并且将它市场化运作的书籍。
这类“应用型”书籍,在90年代以来屡见不鲜。堪称碎片化阅读鼻祖。他们抓住“读者”最大的特点就是无耐心、无时间。
这些书的特点是细碎化的散文和故事加上行云流水般的文字脉络。今天的读者已经很多了不买单,可以说读者也跟着进化了。如今的读者更喜欢追求“真实”,那些心灵鸡汤般的文字固然显得无懈可击,在长时间被喂养了同一锅煮出来的鸡汤后,自己都已经开始吞咽不下去了。
而更早前,那些相术风水、股票债券、早在90年代初就已经因为市场经济的大浪潮一本接一本的出现在魅俗世眼之中,有的甚至在今天还积重难返。不过,脱胎换骨之后,他们也接着樊登读书会之流登堂入室,继续画皮人生。只不过,那些永远占据着小众称谓的读书人在画皮面前选择明哲保身,小心翼翼地守护好自己的妻子就好,扫好自家门前雪,哪有功夫管他人瓦上霜呢?何况,对某些人而言,瓦上霜无关痛痒,对某些人而言,塌了一间屋,只是其中一处房产罢了。呜呼哀哉的是,殃及池鱼,才有野葫芦吟的时候。若实在要噫乎兮,怕也只能感叹于八十年代的文艺复兴之逝也!
不敢高声语,恐惊键盘侠。莫论地域黑,难为武汉人。数笔不言,怕招屠戮。看官们知之者自知之,不知者弗如不知。武汉不易,仲有无端背锅,就且怪他这九省通衢之便吧。说到底,读书这件事儿,还不是自己说了算,管他高低贵贱之分呢?鄙视链这种事,放在心里就好了,说出来,何苦遭罪呢?但行业的发展,却被市场乱象干戈一把,俨然有欺世盗名之属,在睁着火眼金睛的同时,又怎么能不振臂呼一呼呢?
斯为之记
202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