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忠大仁说冯道——五代十国乱世中的大圣人
公元911年,幽州一个监狱中,一个蓬头垢面的年轻儒生望着从窗口照射进来的清幽如水的月光发呆。
他在反思自己为什么会落到这一步。
他只是效法魏征直言进谏,却惹得幽州节度使刘守光大怒,把自己关押到大牢中。
这一切都是为什么?
为什么和史书上说的不一样。
说好的君明臣贤呢?
他苦苦思索。终于明白,就算自己想当魏征,可刘守光不是唐太宗啊。
幸运的是没过多久,他被人搭救,释放出狱。
从他出狱那一刻,他的三观被重置了……
不久刘守光战败,冯道逃亡太原,投奔晋王李存勖的监军使张承业。
张承业(846年-922年)是唐僖宗时的朝廷宦官,以忠心、正直著称。
张承业在唐昭宗时被派遣到山西,任河东监军,他执法严明,得到晋王李克用器重。李克用死后,张承业辅助幼主李存勖,李存勖将军国大事均交任张承业 。
张承业蓄积银钱、粮食,征召士兵、马匹,督促耕种、纺织的功劳,充实国库,支持李存勖讨伐朱梁,灭桀燕,败契丹的战争。
在晋国,张承业可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他发觉冯道文采不错,对他很是礼遇,冯道感激不已。
曾有人向张承业诽谤冯道,不要重用他。但河东记室卢质说:“我曾看到大唐宰相杜黄裳的画像,和冯道很像,将来冯道也是宰相一样的人物。”
杜黄裳(738年-808年),字遵素。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朝宰相。
杜黄裳进士及第,早年曾入郭子仪幕府。唐宪宗监国时,被授为门下侍郎、同平章事。
唐宪宗继位后,杜黄裳主张削弱藩镇,曾举荐高崇文为将,讨平西川节度使刘辟。
这卢书记一定会看相啊,后来冯道还真是当上了宰相……
*
*
李存勖率兵到河北,与梁军夹河大战,文牍事务繁忙,由随军征战的太原掌书记冯道掌管。
一天,大将郭宗韬以诸将会餐人数过多,消耗过大,后勤人员压力很大为由,所以奏清减少会餐人员。
李存勖发怒,赌气说:“我想给那些为我效力的人管几顿饭,自己都做不得主,那么河北前线就请另外选择一人任主帅,我请求回太原,以避贤让路。”随即命冯道草拟文书。
冯道听了,手持毛笔,迟迟不肯写。
李存勖厉声催促。
此时的冯道在想什么,我们不得而知。
我斗胆揣测一下。
冯道一定是想起了他因为劝谏旧主刘守光而蹲大狱的经历。
如果这次再劝谏,会不会再次蹲大狱呢?
如此激烈的思想斗争之下,冯道看这样这个怒气冲冲的少年将军,深吸一口气,说道:“我的职责就是掌管笔墨文书岂敢不奉命从事。如今大王您大败梁军,占据河北,屡建大功,刚刚平定南方寇乱,崇韬所谏,未必失当,拒绝他可以,却不可用刚才那番气话挑起众议。敌人若是得知,便会说大王君臣不和了。到那时候,敌人趁机来攻,我们经过苦战多年才得到的河北三镇就会沦于敌手,希望再三考虑,那便是天下的万幸。”
那是的李存勖还是个明君,听了冯道的话,顿时醒悟过来,意识到自己说的是气话,遂停止让冯道写这道文书。
一场大败局,就凭冯道的一席话平息了。从此,人们开始敬重冯道的胆识。
而冯道大概也悟出了一个道理:说话要察言观色,看看能不能说,总之“有话讲给知人,有饭送给饥人。”
当魏征可以,但君主要是唐太宗啊。要是隋炀帝,就是九头虫也不够砍头的。
*
*
不久,李存勖在魏州(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称帝,史称后唐庄宗,冯道被封为翰林学士。唐兵攻克洛阳,灭朱梁,冯道升迁中书舍人、户部侍郎。
后唐明宗时,冯道迁中书侍郎、刑部尚书、平章事(相当于宰相)。
明宗时期,天下太平,没有战事,风调雨顺连年丰收,这在五代的乱世之中,是一个难得的治世。
但冯道时时奉劝明宗要居安思危,不要因为一点小成绩就沾沾自喜:“陛下勿以清晏丰熟,便纵逸乐,兢兢业业,臣之望也。”
明宗深以为然。
一次,明宗问冯道:“现在天下丰收,百姓都丰衣足食吗?”
冯道说:“谷贵饿农,谷贱伤农,此常理也。我记得聂夷中的《伤田家诗》:
二月卖新丝,五月粜秋谷。
医得眼下疮,剜却心头肉。
我愿君王心,化作光明烛。
不照绮罗筵,遍照逃亡屋。”
明宗听了赞叹曰:“此诗甚好。” 遂命侍臣录下,每自讽之。
后唐明宗在五代乱世之中也算是个明君,其中冯道为天下百姓,屡屡进谏,明宗都能虚心接纳。君明臣贤,在五代之时,也是难得的一段佳话,而天下百姓也享受了七年的小康生活。其中有冯道的一份功劳。
但不久,明宗去世,天下又陷入了动荡之中……
契丹灭后晋,耶律德光端坐在汴梁皇宫,问冯道:「天下百姓如何救得?」
冯道望着这个趾高气昂的征服者,低头奉承道:“此时佛出救不得,惟皇帝救得。”
说冯道拍马屁也好,说冯道无可奈何的忍辱负重求饶示弱也好,总之耶律德光听了之后很是受用,叫停了屠杀十万后晋降俘的初衷,遣之以戍守南疆,避免了一次人间惨剧。
冯道活人无数,“人皆以谓契丹不夷灭中国之人者,赖道一言之善也。”
他一言而救中原百姓,被王安石、苏轼称为“菩萨”。
何止是菩萨,简直是佛。
冯道见有汉族子女为契丹所俘者,出钱赎之,寄养在寺院中,然后派人寻访其家人领回。
*
*
除此之外,冯道生活极为俭朴,也符合君子之行。
冯道父亲去世,他到乡下守丧,自己耕种砍柴采摘,与农夫住在一起,全不因自己曾做过高官而有高傲之色。
有的农家因为家里缺乏劳力,冯道便在晚上去替人家耕田。人家知道后特来感谢他,他却认为没什么值得感谢的。
这是真正的士大夫啊。
做了四十年的官员,二十年的宰相,一直到晚年,冯道家才富裕起来。
*
*
从冯道活着的时候,一直到北宋中期之前评价非常好,是一个有操守的儒者,一个模范宰相,一个救过无数百姓的大慈大悲的活佛。
五代时,“当世之士无贤愚皆仰道为元老,而喜为之偁誉”。
北宋时,《五代通录》作者范质、薛居正《旧五代史》、吴处厚《青箱杂记》都曾赞扬冯道,认为冯道在事亲、济民、主政、提携贤良上的表现,都能符合传统中君子、圣贤的行为标准。
王赓武《冯道——论儒家的忠君思想》一文中说:冯道在与他同时代的许多人心目中是一个有操持的儒者,一个有节制的人,甚至是一个“模范丞相”;在他死后近一百年间,这样的美名仍有人传诵。
自北宋中期开始,史家因传统的忠君观念,对冯道历事各朝的作为非常不齿。
《旧五代史》虽然赞誉冯道的私德及器量,但亦指他不能称为忠臣 。
欧阳修《新五代史》则指冯道是五代时道德沦亡的表征:「其可谓无廉耻者矣」,感叹当时著名儒者亦欠缺忠贞,甚至基于「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认为冯道的行为亦有份导致天下大乱 。
司马光《资治通鉴》更批评不论冯道做过多少好事,亦等于没有做,因为他只是苟活于世,“正女不从二夫,忠臣不事二君。君则兴亡接踵,道则富贵自如,兹乃奸臣之尤。”
从此后冯道成为贰臣的代名词,每逢提起冯道,往往都只有负面的评价。
清代《续通志》把失节的文武官吏分为十类,冯道列入最坏一类,“懵大伦而不知耻” 。
后世的历史上只有王世贞、李贽、温璜等寥寥几人曾为冯道辩护 。
*
*
冯道历五朝八姓十一帝,为官四十年,当宰相二十年。
先后担任后唐的高官。李嗣源、李从厚在位时,冯道均为宰相;李从珂即将上位时,冯道为了稳定大局,率百官迎接李从珂上位,任为宰相,后任司空。
后晋时期,石敬瑭上位时,冯道为司空、鲁国公;石重贵上位时,冯道为宰相、燕国公。
契丹灭晋后,冯道还任契丹太傅。
后汉时期,刘知远称帝,冯道被被请回朝廷奉命,封为太师。
后周时期,灭了后汉的后周,又任命冯道为太师。
他早年曾效力于燕王刘守光(后称帝),历仕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四朝,先后效力于后唐庄宗、后唐明宗、后唐闵帝、后唐末帝、后晋高祖、后晋出帝、后汉高祖、后汉隐帝、后周太祖、后周世宗十位皇帝,期间还任契丹太傅,始终担任将相、三公、三师之位。
在城头变幻大王旗的五代,“置君犹易吏,变国若传舍”,如果要为帝王尽忠,那不知道每隔十年左右来一次改朝换代,士人就尽忠,那士人早就死光了吧。
若要死节,冯道不知道要死几次才能堵得上喷子欧阳修和司马光的臭嘴。
欧阳修和司马光生活在北宋的治世之中,怎么能体会到五代乱世生存之难?
欧阳修、司马光二人高官厚禄,吃饱喝足,醉眼惺忪,搂着娇妻美妾,翻阅史书,大油嘴一张,指责冯道“寡廉鲜耻、奸臣之尤。”
书生轻议冢中人,冢中笑尔书生气。
我在想,如果欧阳修、司马光二人生活在五代,他们会是怎样的人呢?
*
*
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熟读儒家经典的冯道恐怕比谁都能体会这句话在乱世的意义。
忠君,还是忠民,这是个问题。
为皇帝一家一姓效忠那叫小忠,为天下百姓效忠那叫大忠。
他的所作所为,都是为了这片土地上的人民,而不是汴梁或洛阳那些城头变换大王旗的武夫丘八。
他们不配让高洁傲岸的自己效忠。
治世时,他劝诫皇帝轻徭薄役,爱惜民力;乱世时,他劝阻强人减少杀戮,活人无数。
先保人民,再保社稷。
至于君,额,下一个……
*
*
那些后世的诽谤冯道会在乎吗?
他坐过牢,侍奉过无数皇帝,当了二十年宰相,出使过虎狼敌国,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
他见过什么叫“千里无鸡鸣,白骨露于野”,见过什么叫流离失所饥寒交迫民不聊生,见过什么叫异族屠杀军阀混战。也曾规劝君王,享受过短暂的小康之世,享受过片刻安宁。
他一介老儒生,手无缚鸡之力,自然不能率领百万雄兵,内平军阀,外讨蛮夷,开创一个大一统的朝代。在那个人人自危的可怕乱世,他只能以一个儒生积极入世的精神,做到了最好。
对于历史人物评价,最忌讳的就是脱离具体事件和时代背景,单方面评价人品。如果不能做到结合客观事实,考虑功过参半,那么无论读者再怎么客观公正,也会被笔者的内容带偏,形成一个有失偏颇的看法。
冯道自况诗写道:“道德几时曾去世,舟车何处不通津,但教方寸无诸恶,狼虎丛中也立身。”
他去世的时候七十三岁,与孔子同寿。后周世宗柴荣为之“辍视朝三日,册赠尚书令,追封瀛王,谥曰文懿”。
冯道墓位于山西省运城市夏县捻掌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