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州高塘塬名溯源(一):传说神奇名“彤塬”

邮箱:3125136050@qq.com


传说神奇名“彤塬”

相传早在远古母系氏族时期,在华州南山北麓的这块台塬上,已有先民繁衍生息。由于当时生产生活能力局限。先民们只能依靠狩猎、采食果蔬和捕鱼捞虾生活。他们在这里捕鱼时发现一种稀有的“红鱼”以为神奇,便以“红鱼”为图腾。古时人们没有文字,口头中的“彤”与“红”通用,恰似今天我们口头语中的“红彤彤”。于是这个部落自称为“彤鱼氏”,生活的塬区便称为“彤螈”。

华州塬上农田 流年来袭摄

到了五帝时的黄帝时代,彤鱼氏部落出了一名奇女子,相传她有一年冬初出外采摘树枝上干果时发现许多卵状的白色小包,剥开里面有小虫子。她想虫能用这包裏着身子以抵御寒冷,于是就把这些小包收集起来串围到身上,同样感到温暖。到了春天,树上的小包窜出蛾,产籽后竟然生出许多白虫子,吃树叶长大后,又用细丝做成白圆球。她们就把虫子收养着,得到了许多白球用来防寒。有一次偶然将一串白球掉入锅中开水里,忙用筷子捞时,竟得到了一窝白丝,再试煮白球同样得到了一窝窝白丝。从此学会了养天虫巢白丝,这就是后来的养蚕和巢丝。当时的人就用这种办法获丝织衣御寒。众人受益,便推举她成为彤鱼氏部落的新任首领。

高塘街道麻花 流年来袭摄

此时有一个以黄帝为首的北方部落,从冀州向西发展壮大,居于子午岭的黄陵山一带。有一次越渭水南行到彤塬,见到了彤鱼氏部落,对其养蚕十分羡慕,与之相互交流,学习养蚕巢丝。彤鱼氏也从黄帝那里得知,黄帝部落的男子不但能狩猎捕鱼,还能开荒耕作农业,从而得到农作物的谷物食用。两人相互倾心爱慕中结为夫妻,彤鱼氏成了黄帝的第三位妻子。两个部落结为联盟。

古时候南山一带气候湿润,春夏秋三季野花漫山遍坡,相对北山和西山尤为靓丽,故把南山称为“花山”,特别是攀爬较高而花朵艳丽的蔷薇花成为象征花山的代表花。后来人们发现,有些花开花落,只结有很小的种籽甚至干枯,而有些花结有很多鲜果或干果,成为人们很好的食物。为了有所区分,将能结果的花称为“华”,对开花结果较多的山称作“华山”,并给这些不同的华山起了各具特点的山名,如:太华山、少华山、小华山、青华山、九华山、玉华山、万华山等等。生活在这些华山部落的人也称为“华人”,这样就有了许多如华胥人,华封人等等称谓。黄帝自从和彤鱼氏部落的人(属于华封人)结为联盟后,又与这些华山诸多部落陆续结为华人大联盟,黄帝成为“华人大联盟”的第一位君主,这也正是今天学术界“华人之根在华山”说法的由来。彤鱼氏成为黄帝的第三位妻子后,彤塬的人称她为“地母”,把她看成当地人的婆祖。她死后,在她最初居住的地方建立纪念她的寺庙,起名叫“地母寺”,把村后的山叫做“婆婆山”,把村子名字也叫成了“地母寺”村。后世人崇敬她,地母寺的香火很旺,长久不衰。寺院里有棵桄桄榆树,曾长到几人合抱粗,树冠遮遍寺地,解放前还活着。在安葬她的地方(今马场村二组)为她修建了一座祭祀的庙宇,用纯白色石条砌成。因这块地方正巧对着东川口,在塬下都能看得见那被太阳照得发光的“白庙”,于是民间传说那块地方的穴位灵,是活穴。站到塬下几十里外都能看见寺庙,塬挡不住它。因庙墙石头雨淋日晒很白净,人们俗称其为”白庙“。

华州塬上的小路 流年来袭摄

这里我们要说明两点:一是远古时民间传说很多,互有仿照,缺少记载,所以许多民间的真正创造发明往往都汇集到了一个人身上,其实也不奇怪,因别的人名没流传下来。彤鱼氏的养蚕故事后来就变成黄帝第一任妻子嫘祖(传说是安康人)的发明创造了,故书也就这样记载着。二是古书记载黄帝过河水徒步游东南见嫘祖,其实在高塘民间传说是黄帝过渭水到彤地见彤鱼氏。古时交通不便,徒步出游到距子午岭(黄陵)东南约四五百里的彤地较合情理。恰好越渭水。若游到东南安康千里之外,何止过一条河水,至少有渭河、南洛河以及汉江三条河,除非有目的的长途征战,绝不是一般出游所能抵达的。这些只能由考古或学术考证去澄清了。彤鱼氏所居彤塬之名从远古一直流传到五帝的尧舜禹时期,后来因黄帝之曾孙鲧被封到彤塬后才更名为“崇塬”。

原文来源:作者供稿

原文作者:《话说高塘塬》主编 秦三民

整理编辑:华州文史荟萃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