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宗伟:组织文化,看不见的手
【异史氏曰】昨天在翻阅E.Mark Hanson的《教育行政与组织行为》一书时,看到关于组织文化的有关论述,其中有这样一段,很有意思:“组织文化是由成员之间共享的信念、希望、价值观以及行为规范所构成的。在任何一个组织里,非正式的文化会与正式组织结构以及控制系统交互作用。因而产生‘这里的作事方法’的一般性而清楚的理解,组织文化甚至超越了官僚体制的力量,成为把人们凝聚在一起的黏着剂,并充当成员们看待世界时的过滤镜。就像不可捉摸的喷射气流或海底的暗流一样,组织文化透过我们社会与教育角色当中的规范(未行诸文字的规则)与期望,型塑了我们生命的发展过程。也许最佳的说法,就是把文化当成我们心智之中所使用的应用软件。”组织文化就像一只无形的手,掌控着学校的方方面面,让你逃无可逃。
另一方面,“一个学校的组织文化并不必然意味着每个人都要受到同等的待遇。事实上,一个组织的文化能够轻易地吸收社会阶层的价值观,而这些价值观似乎能够使人们觉得某些人得到较好的待遇是理所当然的。丹锡格认为,由于在像是班级的分配、家长的抱怨以及教师的偏好等方面的事情上,学校愿意倾听某些家长的意见,因此社会阶层倾向于提供不平等的待遇,结果就是有些学生在学校之内可以得到量身定做的教育,而其他人则必须接受一般教育。”于是你就可以理解为什么一些校长会看重一部分人而冷落甚至歧视部分人了,所以许多时候别以为你做出了这样那样的贡献却没有得到应有的报酬的不公正,文化使然尔,谁让你不明白那双看不见的手的魔力呢?做校长的往往就是在这双看不见的手的左右下,将一个又一个教师的工作热情给打压下去了。
“组织文化的主要特征就是稳定性与一致性,因此,任何人若想试图大幅度的进行变革以达到更高程度的效能,就必然会遇上巨大的困难。”当面对固化了的组织文化时,最为清醒的莫过于消极怠工,身为校长许多时候是意识不到其背后的原因的,因为在他那里,便是组织文化使然。
E.Mark Hanson提醒,“这种有关于‘我们在这里做事的方法’的无意识假定,会对领导阶层形成一个特殊的挑战。许恩写道:‘最基本的原则就是,如果他们无法知觉到他们所处的团体中的特殊文化,那么这些文化就会反过来操控他们。’像这里的学校管理者,就是一种只会直线思考,但却不能洞察事物背后真相的人。如果一个学校的组织文化运作失常,像是渐渐被现状所淹没,或是只会一味逃避学校应负的责任时,领导者就必须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并且把学校文化引导到正确的方向上,以支持建设性而非破坏性的行为模式。”问题是这样的提醒有几个校长能够听得进去?既然是“我们在这里做事的方法”,外来人又如何能改变这套办法?这恐怕就是第三方或者所谓顾问的尴尬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