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关系之仪式感时刻
『写在前面的话』
父母与孩子互动中,往往有一些经常性的行为。这些行为又区别于日常规律性的作息。有的我们称之为亲子时光,是需要我们提前约定好的,不能被挪用的。也有的,其实就是一句话,一个动作,但只有彼此知道,他人无法领会。
我愿意把这一类的行为都称之为我们的仪式性时刻。
这种仪式性时刻,并不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那种庄重的、传统性的活动,而是彼此认同的、随机形成的互动环节。
『正文』
我和棉棉有很多这样的仪式性时刻。
比如说,每天早上出门前,我都要吻她的额头一下,然后互相摆手再见。有时她会冲上来,我呢就蹲下来,我抱起她,她轻轻地在我耳边说声,“早点回来!”
棉棉不管睡多晚,都和我同步起床。因此,我在准备出门时,她便不依不舍。
在她两三岁时,出门上班也是很艰难的,有时她往往会哭得撕心裂肺。现在,她的安全感建立起来了。有时,看我半天还没出门,她反而还要催促我。
前几天,她没有起来,我不忍弄醒了,便先走了。晚上回来,奶奶说,棉棉起来没有找到我,还哭了,说爸爸没有亲她就走了。
还有一个经常被我提到的就是喝大奶。
不管是什么季节,不管是白天还是晚上,不管是在玩呢,还是画画呢,只要她想喝大奶了,立刻飞奔到床上,然后呼我盖平平,再发出细小的声音,“大。”
我便知道她要喝大奶了,便先铺开被子给她盖好,然后去给她冲大奶。有时,我也会在她额头吻她一下,她满意地闭上眼睛等着我。
冲大奶这件事,经历过太多的起起伏伏。我们觉得,她喜欢喝就喝吧,没什么大不了。倒是冲前盖平平,成了彼此的仪式性时刻。
这些仪式性时刻,有的是不断地演化,最后固定下来的,有的是不知道哪一天便莫名其妙开始的。
每天早上去幼儿园前,棉棉都要随身带着一些小玩具,有时是毛绒小动物,有时是一辆小汽车,有时就是几个玻璃球。这些东西有的她自己拿着,有的让我放包里。
其实就是去幼儿园这段路上带着。到了幼儿园,她也会把她手里的玩具递给我,并再三嘱托,不要忘在办公室里,接她时一定要带着。
之前曾经有过我忘在办公桌的抽屉里,结果到了幼儿园,才发现没有带在身上。
晚上放幼儿园,接到她时,她总会问我,“你带来了吗?”当我递给她时,她双眼放光。我知道那光芒背后是她很满意我没有忘了。
在我们看来,这些都是一些微不足道的事情。可我知道对于棉棉来说,却非常非常重要。既然对她非常重要,就好好地尊重她的意愿。因为这不仅仅是帮她建立配得感,也是在进行初步的配合与约定尝试,更是成为未来某个瞬间治愈的力量。
『写在后面的话』
孩子喜欢仪式感,仪式感的本意其实是一种重视和敬畏。这些点滴的瞬间虽然少了些庄重和繁节,却也多了些轻松和活泼。
当他们被重视,他们便开始正视重视本身。
『题外话』
昨天,棉棉翻开一本《小马宝莉》,自己一边笑,一边扭来扭去。
我问她在做什么。
她告诉我,她在模仿里面每个人的动作和表情。
— END —
第一张是妈妈画的,后面三张是棉棉凭着记忆在后来的三天里画的。其中最后一张,是小兔子、小猫和小狗。
*** 第一百一十七篇原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