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茶制作四大坑之||轻萎凋陷阱
如果说红茶工艺的重点环节在发酵,那么艰难环节可能就是萎凋了。
从这次收样的情况来看,大部分茶品的问题都出在萎凋过轻,对萎凋的理论认知不足,可以说输在了起跑线上。
“萎凋”,顾名思义,萎蔫凋零,也不知当年的取名人怎么想的?以致后来的学者和厂家将萎凋普遍理解成了“摊凉失水”。摊凉是手段、失水是结果,对萎凋全过程仅仅这点认知“水平”,恐难周全。
三哥更赞同用乌龙茶工艺里的一个词做青来取代红茶工艺里的萎凋。做青,即青叶处理,如果用第一人称来表述可直接理解为“青叶的制前准备”。
此处罗列了一些有关青叶处理的词汇:选青、采青、筛青、分青,摊青、凉青、晒青,回青、醒青、叠青,倒青、抛青、揉青、摇青、抖青、拢青,翻青、解青、挑青、洒青等等等等,而这些个倒腾青叶的方法加起来就是一个“做青”过程。
(三哥旁白:红茶工艺复杂、细腻、繁琐、微妙,从理论上讲,红茶制作过程中所出现的生化物质和化反数量都远远超越其它茶类。且这些化反变数多,有些快速有些迟缓;有些可逆有些不可逆,让人难以琢磨,因此有人说'制作红茶,一着不慎满盘皆输’,而'做青’正是这盘棋的布局。)
那么,鲜叶在萎凋期间究竟发生了什么?
大分子能量物质通过呼吸作用分解成小分子物质,期间会产生热量(这个过程原理有点像减肥),再通过叶面自身蒸腾失水降温的牵引力,从“叶柄芽颈”处源源不断通过大小“叶脉”输送到每一个叶肉细胞,使参与化反的各个成分物质均匀分布待命,此为制前准备(这个原理有点像中医里的'运化’过程)。
所以“失水”是人为被动性的叫法,“走水”是人为主动性的叫法。聪明的制茶师往往可以随心所欲地借用“水路经络”去实现了他们所想要的工艺诉求。
走水一定要走畅,一片健康的制前叶要求既“健”又“康”,行之有力为“健”,四通八达为“康”(所有生命体的健康指标都如此衡量,也包括人体)。
陆(羽)茶祖似乎是个完美主义者,他主张“有雨不采,晴有云不采”,而江南的春天是个雨水缠绵的季节,所以后来的制茶人发明了“萎凋槽”,萎凋槽最大的功能就是帮助“雨水叶失水”。
加工雨天茶确实是人类制茶的进步,此处尤为感谢武夷山的制茶先人,是他们最初发明了青楼。“青”为茶青,待加工的鲜叶,“楼”为立体式建筑“青楼”也即茶叶的立体式加工车间,其进步意义是将茶叶初制由室外转至室内,茶叶初制从此不再受限于天气,赞!
再后来,因生产量提升要求终于出现了“萎凋槽”。
(三哥旁白:萎凋槽一般都要鼓风,风时、风力和风温是“看茶做茶”的经验技术,槽的长短、宽窄、深浅、斜率也需要制茶师了然于胸。)
“热风萎凋”是雨水叶量化处理的先进技术,但不是晴天叶的优化替代技术。现在很多红茶企业大晴天也用上了萎凋槽,成为鲜叶处理的量化依赖,虽谈不上糟蹋,确实可惜了晴叶!
槽式处理的优点是量化,但缺点也很明显,那就是失水过快,走水不充分。
(三哥旁白:在铁观音的做青工艺里,做青提前终止的称为“消青”,正常终止为“正青”,终止点拖后的叫“拖青”。不过面对这些新工艺、新名词,茶友们大可不必当回事,茶叶的实际加工过程中每个环节都会出现一些理论偏差,这是环节进程和节点衔接不可避免的,只是被动地叫出了一些新名词,而非实质性的创新工艺。)
萎凋工艺里最讲究一个“活”字,一个做青高手最能调动起青叶的活力。摇青、抖青等醒青方法是他们的绝活,恰到好处的时间点采取合理的醒青措施,所谓“死去活来、起死回生”,这就是做青的高手高手高高手!
红茶制手都知道:萎凋不足是花青,萎凋过头是死青。
那么如何来捕捉这个均衡点呢?以往师傅们的经验主义是“折叶、辨光、闻香”,现在看来还是得回到“看青做青”的辩证唯物主义路上来,具体情况具体对待么。
如今国内的主流红茶产品趋向于以芽和嫩叶为原料,鲜叶的水分含量高,势必需要更多的走水时间和空间,大分子充分运化,这里就引出了一个“重萎凋”的概念。
鲜叶失水不匀会打蔫,那你就叫醒它,再打蔫再叫醒,如此重复,一次比一次间隔短,直到它真的睡去,此为“重萎调”,哈!
(三哥旁白:当年“古三阳”提出“重萎凋”时,很多人来问“重到什么程度”、“摊凉多少时间”等一些问题,让我们嘴钝语塞,不知从何说起,后来索性统一回答“重视萎凋”,问者茅塞顿开,呈拨云见日、恍然大悟状,效果奇好!偶有雷同,不妨试试,哈!)
所谓“轻萎凋”就是鲜叶萎凋过快、失水(时间)不足。
轻萎凋最大的问题就是打破芽茎红变节奏,导致后续揉捻、发酵、干燥的工艺紊乱,“一步错,步步错”。
轻萎凋最容易导致的连锁工艺就是出浆揉捻、快速发酵以及高温毛火。躺枪的红茶制手来询问,三哥答“方向盘没把好,跑偏了!”。
茶友们很容易在市场上喝到这么的一泡红茶,此茶干香甜蜜、汤色浓艳、前酸后涩、外熟内生、味短香浅、三泡无味……当这些症状同时出现大多数时,三哥一般会很装逼地来一句“萎凋轻了”,其实你也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