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海波对路遥文学观的接受与创化(二)延安大学胡俊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指导老师申朝晖

(二)底层文学的写作视角
陈思和最早将社会学的概念:“底层”引入到了文学层面,指的是经济、政治、文化等都处于社会最下层的人群。五四时期,鲁迅开创了“乡土小说”的传统,对底层人物生活的关照由此生发。此后三十年代茅盾的“农村三部曲”与《林家铺子》等,四十年代巴金的《寒夜》与萧红的《呼兰河传》等,再到新时期的高晓声、阎连科等人对农村社会的描绘,池莉、刘震云等人对市民生活的展示,都属于底层文学的写作。底层主要集中在农村社会以及城市贫民窟,作家在文学作品中书写着底层社会的生计问题与时代焦虑,同时也描绘了底层人民的物质与精神困境问题。
“平视、介入、设身处地的写作才能造就出真正的底层叙述——指向底层,为了底层、呈现底层自身的文学。”在地域文化与亲身经历的共同作用下,路遥与海波将目光更多地专注于西北地区农村生活的现实状况,反映底层人民的生存境遇、关注他们的生活困境。“我们都生活在非常贫寒的家庭,在很长时间除过尊严什么都没有,我们能走到这一步很不容易,父老乡亲抬举我们,我们更有责任反映他们的生活……”这句话正是对路遥与海波身为作家的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的集中体现。路遥出生在陕北一个一贫如洗的农民家庭,在其成长历程中,周围聚集着形形色色的社会底层人物,路遥敬佩那些凭借体力劳动来获取物质资源的人们,并时刻关注着他们的生活状况与内心体验。与路遥过从甚密的同乡诗人远村曾感叹到:“想不到一个作家跟他生活繁荣土地上的人民有如此深的交情”,路遥时常关注着陕北农民柴米油盐的日常生活,并和他们之间建立起了深厚的情感联系,因此,路遥对作品中底层人物的塑造充满了真实感与典型性。很长时期在底层农村辗转生活的海波,面对着沉重的家庭负担,只能独自承受着生活的苦难,并努力挣扎着。他切切实实地感受到了陕北底层农民早出晚归、拼命劳作却依然难以解决温饱问题的痛苦而心酸的生活。为了改变艰辛的生活状况,海波竭尽全力想要在城市中找到立足之地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