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人生,我的战争。”——教育焦虑,您是否扼杀了自己孩子的可能性?

热点事件

前段时间热播的电视剧《虎妈猫爸》,让我们从旁观者的角度看到了如今家庭教育的现状……

(图片来源网络)

翻开各类书刊报纸杂志,五花八门的教育广告铺天盖地:5个月的孩子被抱进学费上万的早教课堂。虎妈、狼爸、孩子上清华北大等不断占据新闻版面。看到这些,家长心里难免焦虑:我的孩子一定不能输,一定要比我强……今天,我们来聊一聊——

教育焦虑,父母怎样不扼杀孩子的可能性?

亲妈说

稍微有一些经济学和市场学常识就应该知道:刺激消费最有效的手段就是制造“焦虑”。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早在1912年就说过:“光是制造出令人满意的肥皂还不够,还必须诱导大家洗澡”。于是公司发明并传播了口臭和体臭的概念,通过给人们“洗脑”来创造需求。“焦虑”消费的两大心理来源一是对自己缺陷的恐慌,二是对别人生活的羡慕。

(图片来源网络)

亲妈思考

想想我们自己养育孩子的状态,就会发现很多我们的焦虑很大程度是被教育产品商家从上述两个普遍的心理动因入手套路出来的——先帮你深刻认识到自己没有能力养育好一个孩子,然后再告诉你别人这样养孩子很好,进而向你推荐相应的产品和服务。作为普通人,我们容易对自己的缺陷特别敏感,又常常羡慕别人的优点,一旦陷入“焦虑+羡慕”的思维模式中,就特别容易形成不理性消费。在海量“科学育儿”、“成功学”理念的狂轰乱炸下,大多数普通家长一面深深自责自己不是好家长,一面恨自己挣钱太少没办法给孩子提供最优质的教育资源。

于是大多数家长都陷入一个疲惫不堪的循环:孩子不是“理想的样子”——花钱占用优质教育资源——拼命挣钱牺牲对孩子的陪伴——孩子还不是“理想的样子”——继续花钱——继续挣钱……

(图片来源网络)

没有人生来就会做父母,如果回忆一下自己的童年经历,就会发现当年我们面对的同样是焦虑的父母。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从未经历过“独生子女”时代,全民性的“育儿焦虑”是从独生子女的现象开始的。今天我们不是要指责某个政策,已经发生在几代人身上的事实我们无法改变,每个家庭、每位父母能做的是认真看清这些焦虑心理的根源,为下一代创造更有安全感和幸福感的成长环境。

亲妈建议

我经常会遇到别人问我:“你希望女儿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我的答案是:“成为她应该成为的样子。”比如说她爱说话,希望她将来能做发挥自己语言特长的事情;她柔韧性不好但又喜欢跳舞,希望她自己选择要不要为了练舞蹈受身体的折磨;她敏感好动喜欢一心多用,将来上学可能不是老师很喜欢的学生,但只要她不被老师的态度困扰,我不会去强迫她做“专注力训练”。我和女儿都特别喜欢一首英文歌里的歌词:I love the way you are,I take the way you are. (我爱你的样子,我接受你的样子。)

(图片来源网络)

真诚接纳并认可每个孩子独一无二的特质,不要总是抱着“矫正”和“催化”的心态去干扰孩子的成长,这样你会经常惊喜于孩子带给你的“意外”。前几天女儿游乐场画画,模板给了一艘轮船,女儿没看模板,自己画了海水、天空、夕阳、轮船的烟雾,远比模板示范的样子生动好多。

亲妈总结

成长首先是孩子的事,其次是家长的事,最后才是教育机构的事。所谓培养,不是为了缓解家长自身的焦虑把孩子送进价格昂贵的学校和提高班,而是不管距离多远,将爱始终停留在他的身上,关注着他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每一秒的开心与烦恼,当你们不得不分别的那一刻到来时,他将有足够强大的内心去独自面对没有你的世界。看清这些养育的本质,我们就会放慢脚步和孩子一起成长,面对真实的自己,面对真实的世界,做更好的自己,就能做更好的父母。

本期亲妈学堂就和您聊到这里,期待与您下次相遇。

小贴士

现在公立和私立幼儿园已经开始陆续接受今年秋季新生报名。亲妈学堂提示您:新装修半年以内的幼儿园有甲醛超标的风险,严重时会引发儿童急性白血病。请家长一定在择园时注意!


“亲妈学堂”致力于做好育儿的“最后一米”——将海量的育儿知识转化为每天的“日常行动”。帮您既懂得育儿道理,又能过好带孩子的每一天。让我们一起努力,用更好的自己给孩子更好的现在。

如果觉得有用,请果断收藏和转发给你身边有需求的人哦!

相关文章:

工作太忙,没时间陪孩子读书怎么办?

面对孩子的“十万个为什么”,家长该怎么办?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