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后的思考:育人先育德,不要让孩子成为漠视道德的乌合之众
前段时间 ,朋友与我讲述了他的忧虑。
当天早上一家人坐在一起吃早饭,电视里播放了美国确诊人数破百万的严峻情况。
上小学4年级的儿子突然说,现在才重视来不及了吧,没哪个国家抢得走美国的“世界第一”喽!
平时从不和儿子聊时政的朋友大吃一惊,他没有想到孩子居然关注过这些内容,更让他意外的是,平时看起来天真善良的孩子身上,居然有了网络上偏激的“键盘侠”的影子——为美国的疫情严峻感到幸灾乐祸。
他突然意识到,平时只关注孩子的身体发育、知识能力根本不够,如果孩子连一个三观正确的基本素质都没有,其它方面再优秀,那都是无稽之谈。
我对此非常认同,一场疫情,将“素质教育”这个问题,再次抛在了家长面前。
(图片来源于网络)
素质教育,
为什么要被再度重视
谁也不会想到,疫情不仅带来了令人恐惧的病症,还暴露了人性的恶意。
因为内心的恐惧,有的人恶意歧视和羞辱来自疫区的同胞;为了自保,有人制造出一种粗糙的对立,大力反对海外同胞的进入,极力阻断同胞与祖国的联系;面对似是而非的谣言,有人不经大脑,盲目相信,随意并大肆传播;甚至还有一些不法商家“踩”在人心上挣钱,制造违规口罩,借此大捞一笔。
我们必须意识到,比起个人能力,关乎立身之本的高素质,才是最为重要的养成。
我们这次能渡过难关,靠得也不是这些粗鄙的人心,而是更多的人们所保持的善良和高素养:众多医护人员的无私付出、各地捐助者的“雪中送炭”、志愿者们的接力相助,还有诸多基层普通人的努力奉献。
素质的差异,在疫情中体现的淋漓尽致。疫情之后,素质问题值得所有家长思考:我们到底要把孩子培养成怎样的人?
(图片来源于网络)
其实,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素质教育”这面大旗,就已经高高举起了。直到1999年,国家颁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提的早不代表发展的好,教育重心向应试教育偏移,导致素质教育一直在“原地踏步”,以至于到了今天,关于素质教育到底指什么、如何实施,依然无解。
可在如今人人能发声的时代里,缺乏素质教育的孩子,很容易被某些情绪当道的偏激言论牵着鼻子走。在现实状况下,越来越需要孩子们能保持独立思考的能力,关注真实,分辨现实。
不仅如此,在应试教育里沉沦的孩子,也需要一个出口,去看见更大更现实的世界。
斯坦福教授威廉·戴蒙,在常年专注于研究青少年发展后认为,相比起上一代,这一代的孩子更缺乏自我价值感和目标感,他们很难找到一件让自己觉得有价值的事,也更容易感到迷茫无措。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或许就是将素质教育再度重视的意义——让孩子能从更广阔的角度认识和了解真实的世界,找寻到实现自我价值感的方式。
高谈素质前,
先拥有一个正确的三观
在中国疫情得到一定的控制,国外疫情开始爆发时,相信不少人看到或听到过这样的消息,“曝光疫情下的国外现状,还是中国好!”“热烈庆祝×国患病人数达××!”
这些消息随着局势捧高踩低,唤起某些人挥之即来招之即去的“爱国心”,来赢得流量。关键是捧场叫好的人也不在少数,这种畸形狭隘的爱国观实在是让人反感。
这部分人群之所以对这些未加考证的内容深信不疑,正是因为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也可能他们压根没想过要辨真假,只是看着别人落难,以拍手叫好的方式来寻找自己微薄的存在感。
(图片来源于网络)
可独立思考能力无法速成,它会跟随我们的知识水平、人生阅历等多方面而改变。纵使我们家长不被这种消息“绑架”,却无法保证我们的孩子不受到这些不成熟言论和观点的裹挟与影响。
这就需要家长的引导,在孩子独立思考之前,构建一个踏实的基础——一个健康正直的三观。
海外留学生回国后隔离,因为要矿泉水与工作人员争吵,引发轩然大波;华裔回国不做防护坚持出去跑步,与安保人员发生争执,再一次激化“反海归”情绪……“建设祖国你不行,万里投毒第一名”等口号从戏谑变成愤怒,“中国式巨婴”“豌豆公主”等标签越粘越牢。
我们暂且不说这种言论的对错,可回想一下,在国内疫情爆发之时,多少海外侨胞向国内捐献抗疫物资和金钱?把少数人的错误行为归结到全体归国人员的身上,真正受伤害的,难道不是我们自身吗?这样的说法,除了自乱阵脚,又有别的意义吗?
(图片来源于网络)
从世界发展的角度来看,和平与发展是恒久不变的主题,为个别行为挑起事端,只会展现个人的无良无知。从历史发展的潮流来看,没有哪个国家能够完全闭关锁国,如果我们故步自封,只会反噬到自己身上。
如果我们拥有一个正直的三观,它会告诉我们,一个人,要最大限度地保持善良,不要沾沾自喜,不要独善其身。
培养孩子的三观,应该是养育中最不可或缺的一项。因为三观不会与生俱来,而是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在我们的引导下一步步养成的,我们可以最大限度地塑造和培养好。无论将来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拥有怎样的能力,都需要一个正直的三观作为依托。
素质教育落实到日常行为,
什么最重要?
素质教育,除了以正直的三观为基础,还要想办法落到日常行动上,大致可以分为两点:科学思维的落实和感知美好的能力。
①科学思维的落实
这不是“理科”能力,可不是代数学得有多好,推算能力有多强,而是一种客观冷静的思维状态。培养科学思维目标是,能理性地看待事物,面对一面之词,不被情感主导,不偏激,有一个较为客观真实的看法。
其实这项能力的培养并不难,科学思维的培养也一直在实践,但也不妨碍“画风”的跑偏:“勤能补拙”在这运用的淋漓尽致,过于强调具体知识,忘记了思维能力的全覆盖,变成强调靠着自身努力不断刷题,达到某个具体科目的某项具体操作的熟练。可科学的思维方式,可以运用到一切具体知识上,它才是学好具体知识的基础。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可以让孩子多想想为什么。注意,不是多问为什么,是多想想为什么。不是为了满足丰盛的好奇心,而是逻辑的自我完善。
“归国人员都是娇纵的人吗?”“确诊人数破百万,这样的第一,值得骄傲吗?”“这些不断上涨的数字,意味着什么?”
如果孩子们在看到那些偏激言论时想到这些“为什么”,多去了解,就会反应过来,归国人员不一定是娇纵的人,甚至很多人是不吃不喝几十个小时的防护模范;这样的第一不值得骄傲,反而需要忧虑如何减缓人数的上升;那些不断上涨的冰冷数字,意味着更多的家庭蒙受悲伤和苦难。
科学思维会让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不被权威束缚手脚,在社会言论面前,也不被情感控制,不被谣言麻痹。
(图片来源于网络)
②感知美好的能力
这是一项需要去体会的能力。其实每个孩子都拥有感知美好的好奇心,关键是我们如何对待。
落实到生活里,首先要看见那些微不足道的小美好。疫情过后,通过钟南山医生,孩子们能知道“自律”“终生学习”的重要性,通过张文宏医生,孩子们能知道“耿直”“真诚”的巨大感染力……这些不仅仅出现在作文模板里的真实感动,是孩子在未来选择善良正直的力量。“看见”,需要我们多给孩子点时间和耐心,去寻找和分辨生活的色彩。
其次是感受和传达。因为看到,有的孩子自发地写下了感谢信;因为看到,有的孩子把自己的全部积蓄捐献出去;因为看到,有的孩子主动为奋战在岗的父母做饭……孩子们体会到善良正义的力量,也会期待自我实现。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给予最大空间让孩子把心里所想传达出来。“我想要成为怎样的人”,将不只是心里的一个问号,也会越来越明晰,变成“我想成为这样的人”。
具体要如何操作,才能培养出一个拥有高素养的孩子,这并不是一篇文章就能解决的问题。而写下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为了提醒,素质先于成绩,应该是我们教育孩子的前提基准。拥有正确的三观、良好的素质,是孩子堂堂正正立于这个社会、乃至整个世界的根本所在。
儿童性侵案的背后:对性难以启齿,才是最坏的性教育
别说学生干部变坏了,是想当学生干部的人变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