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梅|东港岸边
黄梅|东港岸边
曹锦军
孔垅曾是古代江西德化县治的所在地,一条东港成为江西和湖北的界河,古时候,此河是两省的重要商埠口岸,白天人来人往,夜晚渔火星布、歌舞升平,有鄂东“秦淮河”之称。
孔垅,又叫孔垄。当我这次一个人来到德化桥上的时候,眼前的东港是如此的熟悉,又是如此的陌生。熟悉的是在这里还可以看到东港的水在流淌,陌生的是港两边房子无规则地林立,再也不见东港昔日的俏模样。
记忆中的东港是美丽的化身,昔日有人赞叹东港夕照“渡头日落桂林梢,放眼西畴尽乐郊,杨柳未全去酒坞,楼台大半入云坳。远帆船自镜中过,古寺钟从天外敲。回首匡庐最高处,断痕一抹影先交。”
东港上的德化桥是我们小时候经常玩耍的地方,每年端午节,我们就胸口吊着个彩色的蛋兜装着红鸡蛋,在桥上,挤在人群里看龙舟赛。那时候孔垄人多,各村年轻人又好胜,港周边的几十个村会有上百条龙船参加比赛。
竞赛时,只见“锣挟鸣涛鼓骇雷,红旗斜插剪波来。锦标夺到轩腾处,风卷龙髯雪作堆。”龙舟竞渡的时候,锣鼓声急骤如雷,龙舟劈波斩浪,岸上观众呐喊欢呼,声震天地,场面热闹壮观。
孔垄是平原,在历史上是黄梅南北水陆交通枢纽之地。水资源丰富,境内有东港、西港、祭塘、邢港,并且这些港原本是连通的,也可以说是“一线穿珠”,可以行船。80年初,孔垄人如果到九江,就是在德化桥边的东方红船码头坐小轮船到小池过江,每天客轮对开2——3次。其实,德化桥这个名称有点有趣,在1936年前,原江西德化县那边叫这个连接桥为德化桥,而在湖北黄梅这边则叫滩湖桥。现在一般人习惯叫德化桥。
当年德化桥边的东港是热闹的,周边有食品所,煤场、棉花采购站、废品回收站、茶馆、二医院、二中、轴承厂等。在那个买物资要凭票(供应证)的年代,食品所,煤场是红火得让人眼红的地方。茶馆呢?有一家,外公那时候健在,最喜欢在这里听着说书人敲着鼓说书,有很多老人则边喝凉茶边打骨牌,一坐就是半天。小镇原来红火的轴承厂早已倒闭,原来的厂区开发成为了商品房。
德化桥在夏天还是许多人乘凉的地方,那时候,没有电扇,人们就三三两两在桥上边摇着蒲扇边咵白。
1984年版《黄梅县志》(上卷)载:东港,在县南25公里。由孔垅至小池口,全长23公里。平时水深一米,经严家闸入源感湖,为县境内河航航运要港之一。西港,在县南25公里。由分路至孔垅,全长12公里。平时水深0.7公里,在孔垄与东港汇合,经严家闸通源感湖。
70_80年代在孔垄街上居住,那时候,东港的水是可以直接饮用的。渴了,我们就趴在岸边洗衣服搭的青石板上捧着水喝,那水又清澈又甘甜,家里人也是经常到港边挑水吃。当年,黄梅县第一棉纺厂、镇自来水厂用的自来水就是东港的水。暑假的时候,我们就在港边钓鱼,那“苕妥不郎奈”的小鱼很多,一个钟头可以钓好几斤,现在很多年再也没有见过。
关于孔垅的记忆,近段时间走访很多,有谷坝路、筷子街、老棉纺、塑料厂等地,下篇余文再述。
曹锦军围炉微信公众号:
caojingjun1973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