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湄物语:什么样特质的人更容易成功?

超过平均水平的“成功”

曾经看到过一个数据,搜索引擎上搜索“成功”的结果超过1亿条,可见人们对“成功”这个词儿的迷恋。

固然大家对成功的定义有万千,我想将其简单定义为“超过平均水平”

举例来说,如果大学毕业生入职第一份薪水平均水平为5000元,那么你拿到8000元,也许就算是普通意义上的成功。当然每个人对“平均”的定义也不同,如果你是最好的大学毕业,那你可能不愿意把“平均”放到所有大学的水平上,你总是在跟你周围看得见的人在比。

或者说30岁之前做到中等规模公司的副总裁,相比较同龄人在这个年龄大多只能做到经理级别,大约也是会被认为是成功的。

从这点来说,“成功”跟“幸福”是不太一样的,“成功”一般总是外界标准。

如果一个人说“我觉得自己很成功”而周围人不认可,那更像是一种维持尊严的勉强托词。但是如果一个人确实表示自己很“幸福”,虽然周围人也不这么认为,但我们大可认为我们不了解他的内心世界,因为“幸福”更加从心。

其实在公司招聘中,我们也期望找到那些更容易成功的潜在人选,如果薪水都差不多,但是容易成功的人在公司内部更容易脱颖而出,为公司带来的价值更大,自然是公司更喜欢招聘的对象。

所以,根据我自己的经验,总结了以下4条。

第一条:强烈的内在驱动力

内在驱动力真的是一个很难定义的条件,虽然我一直期望在面试环节中能够寻找出面试者这样的特质,但是真的很难。

不过我们不妨可以从它的反面,外在驱动力的视角去看看。

外在驱动力指的是,外部的刺激条件。比如,典型的为钱工作,给钱就干,不给就不干。或者是为领导的称赞而做事,做的所有事都是为了得到上级和周围人的认可。

为了外在刺激而努力的人,一旦外在刺激消失,就失去了前进的动力。

举例来说,有些家长,经常跟孩子说“好好吃饭就让你吃冰淇淋”。这个基于两个基础,一是冰淇淋对孩子是有吸引力的,然而随着冰淇淋吃得越来越多,这种吸引力自然会消退;另一个是父母有能力给出这种奖励的,但去了一个没有冰淇淋的地方,就无法使用这种方法。

再比如,为了金钱而工作的人,首先是需要一直保持金钱对他的刺激,然而这种刺激总是会越来越弱。其次是需要能一直提供金钱这种刺激,实际上,外部环境却不可能一直保持这样的刺激。

因此,外在驱动力很容易消失,无法刺激人一直向前。只有强烈内在驱动力,才可能刺激人不断向前。尤其是已经到达了一个高度的人。

你很难想象已经拥有亿万资产的马云、马化腾是靠着外部刺激才把企业做得更好的,不,他们都是为了跟自己较劲,强烈的让自己要“更高、更快、更强”的意愿。

第二条:野心和冒险精神

野心,对,如果你嫌弃这个名词不太好听的话,也可以称之为梦想,意思都差不多。就是想要做与众不同的事儿,想要做别人认为不可能的事,想要做比现有能力范围大得多的事儿!

试想,如果你周围的同龄人在30岁的时候都差不多做到经理级别。那么在25岁那个时候,是“想做公司总裁的人”更容易超越这个目标,还是认为“我做到经理就很不错”的人?

取法其上,得乎其中,取法其中,得乎其下。 

我们的目标,需要高远,才有可能在现实的压迫和妥协中拿到更好的结果。 

而与野心相匹配的,就是冒险精神。

很多人,野心或者说梦想也有,然而却根本不愿意做出一丝一毫的改变。循规蹈矩,亦步亦趋,是根本不可能有实现野心的那一刻。

第三条:努力+专注

套用一句大俗话来说:“努力不是万能的,但是没有努力是万万不能的。”

搜索“成功”的条目里,最直接相关的一条就是“劝你要努力”。然而,没有目的的努力是毫无意义的。重复着不进步不改善的努力也是白瞎。 

但是,没有努力也是肯定不行的。

几乎没有一个真正成功的人,是躺着拿到结果的。

努力必须与专注搭配,因为只有专注,才叫极致的努力。

你能想象一个想要学好英语的人,但每天却学一个小时英语、一个小时德语、一个小时法语么?虽然学习时间很长,但没有专注在英语这个方向,因此用于学德语和法语属于无效的努力。

因为人的时间和精力是很有限的。所以,如果无法专注,努力就无法在一个点上积累,也就无法获得更好的成功。

那些拥有野心和梦想的人,是不会在与这个目标无关的事情上浪费时间的。

最重要的是:持续创造财富的财富

文章写到这里,自己也感觉似乎是连续的心灵鸡汤,说得都对,然而也没啥用,所以加上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拥有能够持续创造财富的财富! 

什么叫做能够持续创造财富的财富?简而言之就是“睡后收入”,要找到那种不必依赖于你自己的时间精力投入,仍然可以创造财富和价值的东西,才能让你摆脱一天只有24小时的限制,获得更大的成功。

假设,拥有金钱就是世俗意义上的成功,我们可以看到,富豪榜上的人,很少有因为高薪而上榜的。他们拥有的,都是真正的“资产”,是那些让他们睡着了也能创造财富的财富。

比如说,J.K.罗琳拥有《哈利波特》的版权(知识产权)才变得富有。当J.K.罗琳呼呼大睡时,仍有好莱坞导演们在日夜赶工,用她的小说创造出票房奇迹的《哈利波特》系列电影。

而J.K.罗琳会从这些大卖的电影中分得她的一部分。更不要说那些在全球的书店,每时每刻都在让她的财富增值。

达利欧(桥水基金的创始人)和巴菲特,则是用另外一种方法:他们募集来的资金,在全球各地,24小时不停歇地为他们的财富增值。当然,从这点来说,他们可能还不如J.K.罗琳,因为他们还是需要经常做出选择和判断,而不是纯躺着。

而乔布斯和比尔·盖茨(毕竟微软近几年表现太好,大家又想起了这位前首富同学),则是通过创立企业,雇佣最优秀的同事,让企业运转来帮助他们实现成功。

当然,如果觉得自己创立企业风险太大,加入成功的企业,从而在企业的发展壮大中得到24小时助力你的财富的期权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这就是随着阿里、腾讯上市后涌现的诸多亿万富翁的选择(很可能这也是杭州和深圳这两座城市房地产一直高歌猛进的原因)。

今天的文章就到这里啦~祝大家都能取得成功呀!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