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人都应该成为分享者

——给老师们的一封信

尊敬的各位老师:

大家好!

网络教师会已经开了三次,每一次除了演讲之外,还有同事给我们的分享。在分享中,我们感受到了分享的快乐,感受到了分享的力量。

这一次,我想要和大家谈论的主题,就是“每一个人都应该成为分享者”。

回头,我们来看看这些分享者的经历。

我对几位分享者,事后都做了采访。她们似乎是异口同声地回答,刚接到任务时,还有点担心自己能不能做好这样的分享。后来,看到评论区里老师们的互动,又觉得蛮有成就感。于是,对自己的分享又有了自信。对,毕竟是一场直播活动,老师们有这样的担心,都是可以理解的。或许,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担心,才分享得更好一些。

从分享者身上,我们看到分享是有力量。这种力量能够帮助自己看见自己,告诉自己状态还不错。

大家都是倾听者。作为倾听者,我们又是如何看待他们的分享的呢?当看到她们侃侃而谈,听到她们为我们讲述丰富的内容时,是不是一下子就被她们带入到分享的世界里?霎时间,是不是觉得空中课堂如何反馈,我们也有一些自己的想法了呢?被堪称为男神的苏东坡是不是离我们更近了呢?今后,无论在哪个场合看到《清明上河图》是不是会自然而然地想起李晶晶老师呢?当然,我们看《清明上河图》从此不再只是看热闹。

这就是分享的力量,分享会让更多人开阔视野;分享让我们拥有了共同的精神文化生活。

所以,我喜欢分享,也喜欢听别人分享。行文至此,我又把原本书信的题目《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分享者》改成了《每一个人都应该成为分享者》,尤其是我们老师。

分享是学习之旅。在分享之前,分享者会对内容进行整理,在这个整理过程中,自然是一种学习的经历。张跃老师讲苏东坡,我估计她读完《苏东坡传》之后,还会不断回头去搜索,去寻找各种细节。这就是一次深度学习。因此,要说一场分享会,最有收获的人,绝对不是倾听者,一定是分享者本人。

分享是合作之始。空中课堂反馈分享结束之时,就已经有老师采取“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方法,在自己的班级尝试。我们都知道两个人,每一个人分享一种思想,就会有更多的思想。不管是哪个职业,同行之间的分享,都特别有价值。通过同行的分享,会提升整个行业的水平。

我们老师更不能闭门造车,更应该和其他人分享交流,提升自己的专业和非专业能力。

分享是行动之力。通过分享,分享者更有信心去实践,会在实践中积累更多的分享材料。这是一种循环,是一种令人幸福的循环。分享也会让大家看到彼此的可能性。原来,分享并非只是专家可以,我们身边的同事也可以做得很好。看到身边同事的分享,我们也会当作一面镜子,照照自己是不是会分享?如果是自己分享,又可以分享成什么样?

因此,在一个大家都愿意分享的团队里,分享既可以给自己力量,又可以给同事带来良性压力。当然,这种压力又会是一种动力。在这样的氛围下,每一个人都不愿意落后,都希望跟着大家一起向上。

分享是自信之足。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分享就是让人自信的脚步。每踏出一小步,都是让自己变得自信的一大步。看看那么多名师、专家,没有哪一个不是分享高手。他们的这份自信,就是不断分享出来的。

老师们,我们为什么要做“会前演讲”,而今又为什么要让大家来分享?我想这封信,应该可以帮助大家寻找自己心中的答案。每一个人都应该成为分享者,让我们每一个人都走在分享的道路上,成为分享的收获者、幸福体验者!

祝大家一周愉快!

与大家同行 周国平

二〇二〇年三月二十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