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的“守护神””——常书鸿的油画艺术
常书鸿(1904-1994)浙江杭州人,我国著名的油画家、著名学者、敦煌石窟艺术研究及保护者。
1927年赴法国留学,入巴黎里昂国立美术学校,因成绩优秀被保送巴黎高等美术学院,进入新古典主义大师、法兰西学院院士劳朗斯画室学习。留学期间,他的油画创作佳作迭出,作品风格受西方古典主义的影响,注重结构、光线和色彩,形成以人体艺术为代表,风景、静物均有成就的现实主义艺术风格。国外近十年的留学,大大开阔了他的眼界,增长了他的艺术修养。
1942年开始参加筹建敦煌艺术研究所,1944年成立敦煌艺术研究所,任所长,1951年更名为敦煌文物研究所,任所长,1985年又更名为敦煌研究院,任名誉院长。1956年参加中国共产党。
常书鸿《莫高窟一隅》
一个偶然机会,常书鸿意外地发现了《敦煌石窟图录》,使他惊讶地看到了能与世界艺术高峰相媲美的中华民族艺术宝库,“默默思忖着:对待祖国遗产的虚无主义态度,实在是数典忘祖。在这一事实面前,我对巴黎艺坛的现状深感不满,决心离开巴黎,投向敦煌民族艺术宝库,探索祖国光辉灿烂的过去。”回国后受当时社会环境和生活条件的限制,不可能再以人体、自然为表现的主要内容,常书鸿便把表现的主题落在了人物肖像和风景上,寄托着画家对当时中国社会的深切感受和心境。
1943年3月来到敦煌,由于受敦煌艺术的直接影响,在西北的油画创作进入了新的阶段,其作品中蕴涵着浓郁的东方意味和装饰风格。
常书鸿、李承仙 《敦煌春天》
1959年,任甘肃省兰州艺术学院院长,全面主持兰州艺术学院工作,并指导陡剑岷、王启明、陈克俭等作画。
这期间,他创作的油画肖像、风景、静物大多取材于西北这片广裹的黄土地。如《敦煌农民》,背景为一春耕景象,犹如一幅风俗画,人物形象是一典型的敦煌农民汉子,具有鲜明的河西走廊的地域精神风貌,画面并不注重人物结构、比例是否准确,所追求的则是一种民族绘画语言的表达风格与民族艺术氛围。
常书鸿 《敦煌风景》
1954年在敦煌创作的《蒙古包中》表现的是蒙古族三个牧民烤火的普通日常生活画面,但热烈的色彩和轻松的笔触使人想到北魏时期壁画的风格手法。这是常书鸿受敦煌壁画的启发,在油画创作上追求“民族化”的真实写照。特别在人物处理上,“线”始终依附于“形”,而人物的“形”是在“线”的衬托下呈现出来。画面人物紧抓住西部人的民族特征,造型朴实平和、自然,暖黄的色调设计,恰到好处地表现出特有的氛围,体现出画家对黄土高原敏锐的观察力和表现力。
常书鸿 《佛画》1981年作
画面“人物关系极为讲究,用笔简练而精微,宁静而富有诗意,用线用色互为含接,浑然一体。尤其是色彩处理的纯度掌握完全是靠视觉经验而和谐统一,把激动、强烈、精细这些原本复杂的感情都融入到平和的画面之中”。
常书鸿到敦煌后创作的“西北油画”中的“中国体式”,即油画民族化的探索表现,其表现语言、形式结构、色彩表现、装饰意味都借鉴自敦煌艺术,他的艺术观点和实践及其绘画表现的东方意味、写意性、线面结合的装饰性等艺术表现形式,对西北油画创作的民族性表现,都具有启示意义。
常书鸿 《印度风光》 纸本色粉 1959年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