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经石峪:一个俞伯牙弹琴、唐僧晒西天取经的地方

经石峪位于泰山登山中路三官庙以东, 沿着小盘路,穿过树林,前方有一石亭,是泰山现存最早的石亭,系明代隆庆六年(1572)万恭所建,取名“高山流水之亭”,相传那是春秋时期俞伯牙弹琴的地方。

俞伯牙,春秋战国时期楚国郢都(今湖北荆州)人。虽为楚人,却任职晋国上大夫,且精通琴艺。他气宇轩昂,玉树临风,弹得一手好琴。相传,俞伯牙在此抚琴,泰山樵夫钟子期天天来这里听伯牙弹奏,伯牙便问钟子期:你知道我弹奏的是什么曲子吗?钟子期回答说:此曲就是这里的高山流水。伯牙听后感到十分惊喜,能在大山深处遇到知音,非常难得,于是就与钟子期结为知己。钟子期死后,伯牙觉得世上再无知音,他毅然割断琴弦,举琴摔碎,永不弹奏。

高山流水亭为正方形全石结构,周边四根石柱,下有四根石地梁,上部有石横梁、插板、脊石横梁各四根,平顶。亭内横梁上方刻有“高山流水之亭”。亭外横梁上方额题“源头活水”,正面有柱联:“天门倒泄一帘雨,梵石灵呵千载文”。意思是说,下雨时,雨水犹如天门上倒下的水帘,水帘漫过“经石”时,似乎在大声吟咏石上的千年佛经。

沿山路继续东行,不远处就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佛教摩崖刻石《金刚般若波罗密经》处。经文自东而西刻于面积约二千余平方米的缓坡石坪之上。金刚经刻石形制雄伟,气势磅礴,书法纵意遒劲。清代康有为赞誉石刻为“榜书第一”。经石峪石刻结体之大、规模之巨,堪称“天下第一”,历来被视为“大字鼻祖”、“榜书之宗”,为历代书法者所崇尚。

有关刻石的来源,还有一段美丽的传说。当年唐僧师徒去西天取经,归途路过此处,正好遇到山洪暴发,幸得一只大乌龟相驮。当驮着唐僧游到水深流急处时,谁知乌龟将背一翻,唐僧连人带经书一齐掉进水里。幸亏有个能上天入地的高徒孙悟空,才把他救上岸来。经卷捞上来时,早已被水泡湿了,师徒四人只好把取来的金刚经一页一页拆开,放在石坪上晾晒,结果等经文晒干收取时,发现经文早已入石三分了。从此,人们便把这里取名为“经石峪”,把唐僧师徒晒经的石坪称为“曝经石”。明隆庆6年(1572),河道使万恭曾光临此地,并在经石峪的河道中巉字刻题,留下了泰山上的第二大字“暴经石”,字径约三米,非常显眼。

当然,这只是一个非常神奇的神话故事。关于石刻产生的真正年代及撰写人是谁,这在历史上曾有分歧。经石峪刻文的内容为佛教重要经典《金刚般若波罗密经》,简称《金刚经》。“金刚”即金中之刚之意,引申为牢固锐利,无坚不摧;“般若”意为智慧;“波罗密”是彼岸及无极之意;“经”就是途径。佛家认为教徒们若想功成名就,必须以金刚般坚韧不拔的毅力,加上潜心投入的智慧,再经顺乎宇宙发展规律的途径,才能到达彼岸的极乐世界。

《金刚经》全文有5172个字,分上下两篇。此处经刻是它的上篇,共计2799字。经刻历经1400多年的山洪冲刷和风剥雨蚀,如今还存有1069个字。刻石没有刻制年代和书刻者的姓名,经考证石刻产生的年代为北齐,经文刻石的作者究竟是谁,现初步认为是安道一。

经石峪摩崖石刻,笔法跳跃,点画峻厚,骨力遒劲,笔锋犀利,以隶为主,兼有楷、行、篆各种笔意,字结体宏阔自然,富于变化,有的急如猛浪狂奔,有的缓似流水潺潺,曲直顿挫之中,流露出一种民族乐曲的旋律美。书法家毫无拘束地把真草隶篆各体风格精华融入其中,给我们留下了一部民族文化的宝典大作。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