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古村落】寻乌县剑溪村石街项---楚越古国夯筑的寻坞堡

剑溪村石街项---

楚越古国夯筑的寻坞堡

江西省赣州市寻乌县剑溪村石阶项

材料整理:刘栋梃

剑溪全景:刘德波

剑溪开村前,从原始社会起,属于靠近中华三皇五帝的上古“三苗”地区。舜时仍为百越(蛮夷)之地。西汉刘向、刘歆校刊的《山海经》记曰“南方有赣巨人,人面长臂”,又寻乌县圳下村发现商周遗址,说明这一带曾经有古人居住过。

剑溪村全景图

楚越古国军事重地---石街项

战国后期

楚灭越,剑溪属楚境。后楚国慢慢霸占了向北的赣水流域,百越控制了向南的涅水(东江)流域,即形成了以现今剑溪乡境内的两水分水岭为界。这主要是古代以水路为主,两江源头之间的崇山峻岭断开了彼此的进攻路线,成为自然的屏障与一般意义上的国界。但是,所谓的“国界”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经常发生拉锯战,波动极大。所以,历朝历代的朝廷都视剑溪为军事重地,派军驻守。清朝《长宁县志》记载,原剑溪乡的黄竹湖与马战岽均设有军事要隘。

公元前222年

公元前222年,秦灭楚,六国灭,剑溪属秦境。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冬,秦军开始进军百越,派尉屠睢率50万大军分五路南征。其中就有一部分大军沿赣江之贡水到达雁门堡一带开辟疆土,并沿着贡水东南源头进入剑溪境内。清版《长宁县志》载“十五里入安远雁门堡(今罗珊乡)。上曾纳滋溪堡马战岽以及福建武平分界水(即原剑溪乡境内之下元輋水),折而北十五里,由汉仙岩至筠门岭,为贡水之源”。

赵佗率南征大军之一,随任嚣来到百越地区的龙川。他实行“和辑百越”的政策,大力推广中原文化,并不断开拓疆土。赵佗的水军,乘船沿涅水抵达剑溪的石街项(当时无地名)靠岸。剑溪石街项是块四周环山,中间平坦之地,船只行驶至此便难逆流前往,成为涅水行舟的源头终点站。赵佗便下令在此夯筑坞堡驻军把守。因此处良木繁多,又成为制造军船与维修旧船的地方。同时,筑坞的还有现在的城冈圩。此后,赵佗就把这些涅水源头的军营小坞称为“寻坞”(“寻”为古长度单位,一寻等于八市尺。此处形容为小与寻常的意思;坞是可防卸敌人的土堡),意思是寻常的小城堡。又“坞”与“隖”同义,后来被写成了“尋鄔”。整个涅水源头,又因青龙岩(座落在今南桥镇)奇险无比,独立在寻乌江边,故赵佗又称寻乌地区为“岩邑”。

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

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秦军统一了百越,天下趋于太平。剑溪的寻坞堡就慢慢变得热闹起来,开始有南来北往的客商在这里驻足行商,并且形成了一条石头铺就的街道。公元前204年,赵佗建立了南越国,自立为“南越武王”。他又继续以涅水源头的寻坞堡为军事重地,在石街附近的马战岽操练兵马,以备应战;在项山的高山顶巅设立山寨,作为观察敌情的哨口,并派众兵驻守,以完保他南越国的边疆。公元前137年,赵佗去世,闽越国立即趁机向南越国发动了战争,未果。后汉武帝于公元前111年攻克南越国,南越国即亡。至今,寻乌县境内仍留有众多这样的山寨遗迹,都是当年国与国之间防敌人进犯的边防哨口。

楚越两地商旅要津---石街项

由于各个朝代太平盛世的出现,以及剑溪寻坞堡独有的商业地理位置,石街项很快就变成了经济贸易中心。剑溪当年喊的“寻坞”地名因商业环境的形成而不知不觉地消失了,“石街项”从此喊了开来,从而取代了“寻坞”地名。随着城冈汛的设立,后来连城冈圩的“寻邬”地名也同样地消失了。庆幸的是城冈圩的河水称为了“寻邬水”,一直沿用至今。它与剑溪河担负着同样的重要商业使命。

剑溪“石街项”地名的形成,见证了这里曾经的繁荣经济。当时,街道有各种各样的火店、杂货店、账房,还有官府设立的驿站等。在石街附近的船埠渡口,又开发有湘潭圩、园岗圩等五六个固定的商品交易集市。

元朝时,吉安府的庐陵知县刘悉,号景受。是剑溪村的刘氏肇基祖,他爷爷是瑞金县令刘广传。一日,刘悉从瑞金绵江乘舟至雁门堡(今罗珊乡),再经寒地山至山麓的石街项,夜宿石街驿站。他见石街项湘潭圩的码头如此繁忙的景象,即兴写下了《过寒地山宿石街驿》一首。诗曰:“筠溪聚豫章,涅水潨南洋。岩邑夯寻坞,湘潭楚越商。”

诗句反映的正是剑溪石街项的交通与商旅情况。诗里的“筠溪”是指大墩的周輋水、剑溪的下元輋水与罗塘的吴輋水,“三輋水”汇入筠门岭的河流后成为贡水。刘悉意在告诉大家,从这条水路乘船,往北行驶可以到达豫章郡,以及整个彭蠡泽地区。而剑溪石街项渡口的湘潭水,与城冈圩的寻乌水在滋溪堡汇流后,即成为越境的涅水。刘悉同样是想告诉大家,从石街项与寻邬堡乘船,就可以顺着涅水到达南越大地,以及浩瀚的南海。前两句概括了石街项驳接赣涅两水的优越地理位置。后两句接着说,当年赵佗在岩邑涅水源头筑的军用小坞堡,现在成了商贾云集的商业街道。沿海的海盐、咸鱼干等海产品多数从这里上岸,然后挑至雁门堡水运至于都、宁都等县。而于都、宁都等县的大米、豆子等农副产品也多数从雁门堡上岸,然后挑至石街项上船,就可以顺涅水运至沿海各地。即剑溪石街项就是人们口中常说的“盐上米下”之路。而它真正最大的作用是运送朝廷的贡品。

战国时魏国人托名大禹的著作《尚书·禹贡》,在描述运送东南沿海贡品的记载是这样的:“岛夷卉服。厥篚织贝,厥包桔柚,锡贡。沿于江、海,达于淮、泗”。意思是东南沿海等地的人穿着草编的衣服。这里的贡品有筐装的贝锦,包裹的桔柚。运贡品的船沿着长江、黄海到达淮河、泗水。这条运桔柚贡品入长江的路线正是经过剑溪石街项的,粤赣边的寻乌与平远等县也正是盛产桔柚的。南宋韩彦直撰《橘录》(公元1178年)记载:“橘出苏州、台州,西出荆州,南出闽广”,说明古时的福建、广东等地是盛产橘子的。按公元2世纪杨孚《异物志》记载,南越“交址(越南地区)有桔官,置长一人,秩三百石,主岁贡御桔”,证明古代的南越地区是有专门管理桔子贡品的负责人的。北宋欧阳修撰《新唐书·地理志》(1060年)也记有各地向朝廷进献柑橘贡品、保鲜不易的内容,都证明橘子是朝廷喜爱的贡品之一。从众多历史文献来看,现在江西的赣州地区与广东的梅州地区盛产橘柚是无疑的。寻乌除了橘柚外,项山的糯米也是朝廷的贡品之一。这些内陆的贡品都不可能走海运,正是走《禹贡》记载的“沿于江”这一路线,即沿涅水在剑溪石街项上岸,转而在雁门堡顺赣江入长江,然后“达于淮、泗”,贡献朝廷。

刘悉写完《过寒地山宿石街驿》一诗后,遂决定在石街项开基立业,同时在附近的万安石创立了福安堂书馆,又在仙人桥创建了梵刹。书馆专供四邻八乡的子弟研读诗书,以应科举考试。期间,招收弟子众多。随着刘悉子孙的不断繁衍,势力的庞大,石街项的市场经济便被刘氏所掌控,并成为一个村庄,称剑溪村。为了发展商务的需要,剑溪刘氏又在会昌开铺设店,此脉刘氏后裔至今传有三百多人。《剑溪刘氏族谱》记载的湘潭圩渡口、园岗圩渡口、圳头码头等都是当年的商运要津遗址。                                                由于剑溪地处闽粤赣边商旅要冲,开设有五圩五码头两街道,又有良田万亩,乡人甚是富裕,故曾遭流寇抢劫。清版《长宁县志》载:“康熙十三年甲寅,闽寇葛登标、王九万众数千由武平攻剑溪寨”,知县余龙翔领兵“大败贼于剑溪,斩首千余级”。之后,剑溪又成为太平天国的驻营重地,控制了石街项的船埠,收取军需财物。

剑溪汉室刘氏发源地---石街项

剑溪刘氏历史悠久,繁衍后裔有五六千人,都是从石街项祖祠发祥出去的。遍布泰国、山东、广东、福建等地。其中传至邻县会昌一脉。其他多数迁至寻乌县内的长溪、寒地(汉地)、圳下、叶輋、莲塘、渔溪、溪尾、长宁等处。

刘悉生有三子:刘泳、刘澥、刘瀚。刘泳,号伯渊,官授饶州巡检;刘澥,号伯溪,为山西总兵。刘悉子孙均为朝廷收复疆土立下了汗马功劳。明太祖征战闽粤赣边时,曾坐镇福安堂书馆指点江山,并把此山命名为“万安石”,是祈江山永固,万民安泰之意。因刘悉大奶奶姓马,马皇后遂认剑溪刘氏为老表,并把寒地山纵横百里的土地赐封给剑溪刘氏。江山稳固后,剑溪刘氏还以“老表”的身份上京拜见了太祖皇帝。

刘悉开村时,见万安石正对面的寒地山主峰山形平坦,龙脉绵长,如皇位后置之屏风,故称作玉屏山。在玉屏山下又见篁竹湖、寒地、渔溪之水汇一溪,溪水在阳光照耀下波光粼粼,有如剑锋之光芒,直射斗牛。此让刘悉想起汉高祖刘邦公拔三尺剑斩白帝子灭秦楚立汉室帝业,又想起刘备公挥双剑破黄魏继承正统, 所以认定“剑”为刘家吉祥物。阴阳五行之中,“剑”属金,而“溪”属水,两字五行金水相生,实为大吉之兆。于是,刘悉以玉屏山为村之靠背山,肇基立村于玉屏山下,取村名为“剑溪”。

正德十二年(1517),王阳明往粤赣边黄乡堡招抚大帽山之叶匪,途经此地听了这个故事。于是,特别攀临万安书院讲学了些时日。后由书院的刘汝芳与村里的刘凤琼、刘凤钦等带他到黄乡堡见叶芳。叶芳封官后大喜,并感谢剑溪刘氏给他带来了“福星”。王阳明趁兴在酒席间做了回月佬,把叶芳的大女儿指配给了剑溪刘氏。

黄乡叶氏霸主与剑溪刘氏联姻后,曾把辖区内的肥沃之地赐给剑溪刘氏强房肇基。从此,剑溪刘氏分居各地,人丁兴旺。而剑溪村更被邻乡近堡的乡梓美称为“刘氏万家村”。

当然,黄乡叶氏武装受朝廷打击时,剑溪刘氏也曾因为与叶氏有联姻而一度受牵连。

客家中原文化的承载圣地---石街项

剑溪万安书院创始人为吉安府庐陵县县令刘悉,他在剑溪万安石之巅创起一间名为“福安堂”的书馆。馆名是刘悉祈愿自己的学生考取功名后成为国家栋梁,辅佐君王施布惠民国策,让天下百姓过上福禄安康的日子。书馆专供四邻八乡、拜求功名的子弟研读诗书,以应科举考试,初收学生五斗米。刘悉带领自己的学生,时而在书馆传于儒学经典,让学生悟得仁义之理;时而在楼阁授于易卦天象之术,让学生可探天地玄机。又或者引学生围坐于悬崖之台分析时政;又或者携学生畅游于茂林修竹、行云流水之间吟诗作文。课余之时,刘悉更要求学生耕田种菜,是为让学生体会生存之道。同时通过劳动来考四季节气变化,察天地无穷奥妙。兼习武艺,则磨练学生意志,强健学生体魄。刘悉信仰天地神灵,他认为宇宙万物为神灵创造,并由神灵主宰。他常常教导学生要亲神灵,顺天意,行善事,作义人。每餐进餐前,刘悉亲自带领学生跪拜神灵,以谢天地养育之恩。开课前则拜老子与孔子;演卦前则拜伏羲与仓颉。故书馆正堂为天地神灵之位,左置伏羲、仓颉牌位,右挂老子、孔子画像。正堂只拜神灵与先贤,不作讲学之用。

至明朝永乐年间,即由刘仲玉生员掌管刘悉的福安堂书馆与易斋。他聘请各方圣贤坐镇书馆,使堂业走向了巅峰。后来,刘仲玉遇一云游大和尚了然来到万安石。原来了然也曾是儒学之人,两人畅游于万安石之巅。了然见“福安堂”院前山形左钟、右鼓、中木鱼,是修建禅院的宝地,于是提议建禅院。仲玉公应允。于是,建造了书院与禅院。并同享太祖皇帝所命神崮御名“万安”,分别命名为“万安书院”和“万安禅院”。万安书院历朝历代为国家选送了无数人才,仅剑溪村就有进士两人,将军一人,拔贡多人,邑庠生、秀才代代相承。如刘汝纶,讳刘彝,为明弘治贡,官授贵州永从知县;刘汝芳为文林郎,接任万安书院山长;刘元赐是岁进士;刘元卿是明万历贡,为浙江处州府经历;刘天柱为京中判七品;刘其元战死云南沙场后,由康熙大帝御笔追封为“怀远将军”等等。万安石“儒释融合”的感人故事,吸引着一些贤达前来讲学,如大文豪朱淳、刘苏等。刘苏与吴之章在万安书院讲学期间更写下了著名的长篇《寒地山赋》。刘苏在赋中写道:“更有骚人词客,吟诗而契山灵;野老高僧,清谈而醒尘梦”,吴之章把书院吟作“屏藩王室兮,高堂远帘”。万安书院因剑溪刘氏与黄乡叶氏联姻之故,明万历以后被官府所冷落。至清朝时,书院因与明太祖之缘,再次遭冷遇。后由万安禅院的瑞心居士复兴万安书院。

清末废除科举后,万安书院就退出了历史的舞台。剑溪刘氏接着在石街项的私塾里设立学堂。学堂在祠堂边,在墙上有用青砖雕刻的四个大字“耕读垂训”,周边配了“鱼跃龙门”等图案。学堂聘请村里或外地的老秀才讲课。老师每月可以在石街项的刘氏总祠里领取蒸尝田的米谷与一定的工资。就读的学生需补交一些学杂费,并实行统一购买书本教材。石街项客家祠堂学的最大特点,就是对本氏族的孩子进行书本知识教育外,还要进行家风家训的传承。氏族里有尊老爱幼、勤劳节俭、和睦共处、尊师重教、淡泊名利等优良的家风家训传统。而石街项现在保留的古建筑,正是古中原夯土建筑的典型,它对研究古代中原的夯土建筑文化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但清版《长宁县志》载:“乾隆元年丙辰。剑溪起蛟,溃田稼,漂溺庐舍。”石街项也可能曾遭水灾破坏。

红四军入村第一站---石街项

1929年2月2日凌晨,圳下战斗中,二十八团萧克二营的党代表陈俊,以及谭福、谢保升等,在古丰圩打散后,和突围出来的毛泽东等在莲塘相遇。他们在当地共产党员潘丽、刘隆宝等人的带领下一起奔向红色区域的滋溪。在滋溪农会张庚秀、谢永昌等人的协助下,于小杭不远的锅子嶂伏击了一股尾追之敌,最后完全甩掉了敌人。之后,在梨树塘的刘隆宝家召开了临时会议。决定由潘丽、刘隆宝带领毛泽东往罗福嶂与朱德、陈毅会师;陈俊、谭福、谢保升等90多位战士担任掩护任务,留在锅子嶂一带牵引敌人。为制造红四军在剑溪的假相,陈俊带领90多位红军战士来到了剑溪村。他们首先没收了剑溪石街项地主豪绅的东西,以此牵引大股敌人来到剑溪。陈俊为了不伤害到老百姓,又把敌人牵引到万安石前门,然后与敌人发生激战。战斗中,红军寡不敌众,牺牲了一个连长。在刘隆宝的带领下,红军战士从后山险崖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后来,陈俊等红军战士留在了寻乌,协助指导地方的革命斗争。

1930年6月,毛泽东作完寻乌调查后,率领红四军开赴闽西,来到剑溪村的石街项。石街项开杂货店的刘翰元接待了毛泽东,并且捐款支援了红四军。刘翰元是有文化的人,毛泽东跟他聊了很多革命道理,欲引导他参加革命。结果刘翰元表示不愿意参加任何党派,只想开小店服务乡邻。毛泽东后来在他的《寻乌调查》里,在刘翰元的名字后面加注了“不中用”三个中肯的字。

剑溪乡苏维埃主席刘隆宝在祠堂里举行了欢迎红四军的座谈会。座谈会上既有干部、群众,也有商人、绅士。毛泽东忙掏出笔做起了调查。当问到寒地村的刘品西、刘金钴两名革命干部时,毛泽东想知道“寒地”的村名是怎么来的。跟随红四军的寻邬县委书记古柏解释说:“寒地的来历,清代文人吴之章在《寒地山赋》里提及,说'地因偏而觉冷,山以寒而得名’”。毛泽东了解到剑溪、寒地两村的乡梓都是汉高祖刘邦的后裔。于是,他给寒地乡苏干部提了一个建议。毛泽东说,“寒地”两字有生、冷之感。如今革命红红火火,农民分得了田地,过上了好日子。你们刘氏一族又是汉高祖后裔,不如就叫“汉地”好了。顿时,会场一片欢腾,掌声如雷。寒地村就改成了现在的“汉地村”。当时,刘隆宝说:“真是天意啊!其实'汉地’村名,寒地的开基祖刘宪府、刘宪堂兄弟就曾经起过,清朝光绪年间,刘凤腾系下的《刘氏房谱》里就记载了。但人们因为寒地山的原因,都习惯喊'寒地’,连官府与史书都一直称'寒地’。所以,'汉地’一名几乎没有用过。”

当天下午,毛泽东还亲自主持成立了剑溪区苏维埃政府。但毛泽东带领红四军离开剑溪后,寻乌数度陷入敌手,剑溪区苏又合并吉潭区苏,复称乡苏。汉地村也被国民党反动政府改回“寒地村”。解放后,寒地村民怀念毛主席,又把村名改回了“汉地”,且一直沿用至今。

原著:刘承松( 原《吉潭镇志》责编、《剑溪乡志》主编 )

整编:刘栋梃(原中共广东省委党史办《烈火忠魂》编委)

版权归原著作者所有,转载引用请注明出处

赣州&剑溪航拍图片(刘德波拍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