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雷阵阵唤春潮,万物蛰启展风骚
惊蛰蛰,二月节。西汉戴德《大戴礼记·夏小正》曰:正月启蛰,言发蛰也。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惊蛰为仲春二月份的开始,会平地一声雷,唤醒所有冬眠中的蛇虫鼠蚁,家中的爬虫走蚁又会应声而起,四处觅食。所以古时惊蛰当日,人们会手持清香、艾草,熏家中四角,以香味驱赶蛇、虫、蚊、鼠和霉味。
惊蛰在历史上曾被称为“启蛰”。在现今的汉字文化圈中,日本仍然使用“启蛰”这个名称。西汉时期辑录的《大戴礼记·夏小正》曰:“正月启蛰”。据说是因为汉朝第六代皇帝汉景帝叫刘启,为了避开与皇帝重名,而将“启”改为了意思相近的“惊”字。唐代以后,“启”字的避讳已无必要,“启蛰”的名称又重新被使用,但由于也有不用惯的原因,大衍历再次使用了“惊蛰”一词,并沿用至今。
惊蛰反映的是自然生物受节律变化影响而出现萌化生长的现象。春雷始鸣,气温回升,昆虫萌动,“九九”已尽,“九尽桃花开,春耕不能歇”。物候:桃红李白,莺鸣燕来,布谷催耕。惊蛰万物萌动,细菌滋生,容易引发感冒发热和肝病发生。养生需注意防春温流感,饮食清淡养肝脾,多吃蔬菜清肠胃,早睡早起多锻炼。
惊蛰后微风起,放风筝的时节到了。风入肝,可助肝气抒发,同时户外活动可以更多接触阳光。放风筝的动作是仰面,向天,这个动作有向阳、助阳之意,因此放风筝是这个季节非常适宜的活动。
登山可养阳气,一是登山都是向上走,有升发之意,二是登山的过程中人体会微微出汗,也是发散之象,三是登上山顶要极目远眺,可休息眼睛,肝开窍于目,是养肝抒肝之法。
坊间流传,春饮花茶(花茶属于再加工茶,独属于六大茶类之外),说的是这草长莺飞的季节里,最适合喝一杯花茶。老北京人都爱喝花茶,浓浓的茉莉花香在开水沏泡时香飘四溢,满屋子充满着茉莉花香。
花茶具有理气、开郁、祛秽。春季饮花茶有利于散发积聚在体内的冬季寒邪,消除“春困”和排除“春愁”。
惊蛰之惊字,源于春雷阵阵,万物惊醒。春雷是阳雷,乃天地间最刚硬之正气,有驱邪灭凶之功效。古人认为,打雷是雷神在天上敲鼓,所以民间会在这一天蒙鼓皮,以表达对雷神的敬意,同时也祷祝新的一年诸事皆宜,不被凶邪侵扰。
春雷隆隆,惊醒的可不只是地里的虫子。依农时而论,惊蛰也标志着春播的开始,耕作的农民也要忙起来了。而对我们每一个工作、学习的普通人来说,寒冷而蛰伏的冬季已经过去,伴随着阵阵春雷,人们也该精神抖擞迎接新的生活,在新的一年一飞冲天、一鸣惊人。
下面推荐几首惊蛰节气的优美诗词供大家欣赏
《市饮》
【宋代】陆游
学道无多事,消阴服众魔。
春雷惊蛰户,海日浴鲸波。
大勇收全胜,灵襟袭太和。
何妨会稽市,取酒独酣歌。
《闻蛙》
【宋代】赵蕃
惊蛰已数日,闻蛙初此时。
能如喜风月,不必问官私。
《秦娥月/忆秦娥》
【宋代】范成大
浮云集。轻雷隐隐初惊蛰。
初惊蛰。鹁鸠鸣怒,绿杨风急。
玉炉烟重香罗浥。
拂墙浓杏燕支湿。
燕支湿。
花梢缺处,画楼人立。
《春日杂兴》
【宋代】陈棣
料峭寒犹薄,阴云带晚烟。
雨催惊蛰候,风作勒花开。
日永消香篆,愁浓逼酒船。
为君借余景,收拾赋新篇。
按照惯例,每逢节令作诗一首:
惊雷阵阵唤春潮,
万物蛰启展风骚,
把盏填词无琐事,
何不人间做逍遥。
坚持原创,欢迎转发,请尊重付出,注明出处
小调查
如果大家对此文章感兴趣,请扫描下面的二维码进入“若森知道”(梓健讲历史)微信圈子中可以与我互动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