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是心地善良的人,往往命越不好?心理学:善良的3大缺点,早点知道更好
作为一种经典的传统文化美德,善良早已被不胜枚举的文学家思想家讴歌无数遍。例如,老子就曾在《道德经》里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老子认为,水滋润万物,却从不与万物相争,而人的最高品行,应当是像水一样良善。
但在现实生活中,“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的现象却屡见不鲜,而那些作恶多端的小人反而生活得如鱼得水,就像老话所说的“好人不长命,祸害遗千年”。
那么心地善良、与人交好的性格,在社会上为什么会被人欺负、任人拿捏呢?作为一门研究人类心理活动及其影响的学科,心理学可谓洞见症结,它无情地揭露了人际关系的本质——社会上人与人的关系,不仅是一场利用价值的交换,更是一场刀光剑影、杀气腾腾的博弈。
每个人都有自身的价值,对他人善良是自己的一种选择,但是前提是,这一定得是有态度的善良,而不是毫无底线的善良。
当发现别人利用你的善良,以达到他们自己的自私目的时,你就需要警惕,因为你对他们的好,并没有换来同等的回应,你的善良也就没必要泛滥,那何不用自己的善良去结识那些尊重理解自己的人?
因此,善良必须建立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之上。
日本电影《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讲述的是一位叫松子的女性,在她的一生中不断被身边人抛弃的故事,她用温暖和善良对待她身边的每个人,却逃脱不掉一次次被人抛弃的宿命。为什么松子的善良得不到身边温暖的回应?其实,是因为我们把“善良”这个词理解错了。
一味地付出并不是善良。如果在付出善良时得不到同等的回应,说明对方根本就不珍惜你的善良,你的付出只是“对牛弹琴”。所以主人公松子,她给别人的是她自以为的善良,在别人眼中,她这只是廉价的讨好,不值得被珍惜,甚至是个可以被利用的弱点。
这部电影最让人感到悲伤的地方就在于,松子并不知道自己的付出型人格,会变成别人离开自己的借口,甚至让身边的人觉得“就算伤害到她也没关系,她足够善良,不会介意的”。
真正的善良要能够照亮自己,也能够照亮他人,这是相互的,单方面的善良并不能建立好的关系,甚至在别人眼里这是懦弱、好欺负的表现。
人性中的自私无可避免,但是当别人的冷漠自私无情地戳伤了你的善良,于他们而言,你的付出并不值得得他们的尊重,那么,就不要再用自以为的善良试图感化他们。
善良如果没有长出牙齿,那就是软弱。你的善良必须带点锋芒。
职场中的霸凌现象也是屡见不鲜,甚至有的时候这会被默认为是一种“职场规则”,比如,职场新人再忙也要给老员工倒水、被老员工无底线地调侃也不敢反驳、无休止地帮办公室的每个人订饭买奶茶等等。
这些所谓的“规则”,一旦新人不遵从,就会立马被贴上“不懂人情世故”的标签,在这样的“规则”被社会广泛默许后,没有人愿意指出问题所在,只会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默默忍受着,以期时间久了,自己不再是新员工了或者又来别的新人,就可以不用再遵循“规则”了。
周而复始,这个恶性循环的圈子很难被打破。
但是,明显带有职场霸凌意味的“规则”真的“无懈可击”吗?当然不,那么为什么很多职场新人从不敢违背这样的规则呢?原因还是过于善良,从而让职场地位更高的人觉得好拿捏、好使唤。
不只在职场上,如今的社会新闻中也常常出现校园欺凌、暴力事件,当这些事件越来越多地被曝光,我们是不是应该反思一下这背后的原因,当无底线的善良忍让换来的是变本加厉的伤害,还应该坚持自己的善良吗?
善良并不意味着忍气吞声和不可拒绝。善良可以,但一定要带上自己的锋芒,摆出自己的态度,明确自己的底线,不要让别人利用自己的善良反过来伤害自己。
当别人需要关心时,你选择帮助他、安慰他,但是当自己需要关心时,往往就会被忽视,心里甚至还会有点介意和不舒服;可是到了下一次,还是会毫不犹豫地关心安抚别人,做着自以为的良善之举,试图从别人那里换来哪怕一丝一毫的关注。
但是,良善之举并不是你从他人那获取关注度的渠道,这样的出发点一开始便错了,如果是抱着这样的想法,那么你可能永远都会被别人忽视。
当一位家庭主妇兢兢业业地做着家务,用几近讨好的方式照顾家人,在其他家庭成员的观念里,就会以为,这些都是家庭主妇应该做的,他们认为这样的付出式理所应当的,主妇们的想法和感受也会自然而然地被忽略。
善良并不意味着“好说话”,也不意味着是个卑微的讨好者。
当一个人过于善良,那么身上的其他特质和闪光点就会被忽视,说起这个人,别人只会说“嗯,他是个善良的人”,仅此而已。因为在别人眼中,“善良”是你的代名词,你也没有其他的亮点能够令人印象深刻。
除此之外,他们还会理所应当享受你的良善之举,可是等到哪天你的行为让别人稍稍不满意了,迎来的只会是他们异常严厉的指责:这个人变得,变得很自私。
瞧,你的讨好、你自认为的善良形象,在他人心中就是这么容易崩塌。
以一颗善良真挚之心待人,但不是愚善,不是被欺压的理由,更不是一味讨好的付出。善良本没有错,错的是没有底线和一味忍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