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气?“宝可梦GO”式产品仍受宠 | 游戏论坛
导
最近,腾讯打出的AR休闲手游《一起来捉妖》广告引发了不小争议,除了被指责山寨《精灵宝可梦GO》之外,有很多人也疑惑为什么要在这时去投入“过气”产品。
在上个月的UP2018腾讯新文创生态大会上发布的这款“AR+区块链+宝可梦GO”手游着实让人有点意外。因为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这种“精灵宝可梦GO”式的玩法和创意早就在火爆之后迅速过气,他们认为“精灵宝可梦GO”就像大多数社交媒体的宠儿手游(比如“旅行青蛙”和“恋与”)一样,在社交媒体疯狂刷屏后自然会迅速退场。
在腾讯推出《一起来捉妖》手游的新闻下面,除了指责其山寨《精灵宝可梦GO》的留言之外,有很多人表达了对腾讯出击这个“过气领域”的疑惑。
评论中的质疑也并非没道理,无论是在中文社交媒体还是国际社交媒体上,宝可梦GO的热潮都已经褪去很久。而且在国内市场中,虽然有不少成功发行的“宝可梦GO”寨品,但这些寨品无一例外都在“宝可梦GO”热潮退出中文互联网之后迅速衰落——这常常被用来论证“宝可梦GO”式的产品和玩法已经不适应今天的国内市场,配合社交媒体中玩家的“过气”吐槽,很少有厂商再打“宝可梦GO”山寨品的主意。
但是《精灵宝可梦GO》真的过气了吗?
《精灵宝可梦GO》真的过气了?
在5月初,任天堂新任社长川俊太郎在接受日经新闻采访时表示,希望可以可以让手游业务达到1000亿日元的规模。川俊太郎指出,这是他目前十分想开阔的领域,并会将《精灵宝可梦GO》的成功经验运用到今后的手游中。
从日经的采访中能够很明确的感受到,川俊太郎对于《精灵宝可梦GO》所取得成绩的肯定与满意。虽然任天堂系手游一向表现不错,但是《精灵宝可梦GO》无疑给了任天堂对手游市场非常高的期许。
根据App Annie的数据统计显示,截至到2017年7月份,《精灵宝可梦GO》在全球吸金12亿美金。而在上个月(2018年4月份),根据SensorTower的数据显示,这款游戏仍然有着约1800万美金的营收(仅ios端)。
这样的数据远远高于同一时期大家印象中的热门游戏。虽然这些游戏的相较于《精灵宝可梦GO》来说,可能吃了覆盖地区不足的亏,但仍然能够比较直观的反应《精灵宝可梦GO》强大的战斗力。
网易的拳头产品《荒野行动》的4月份全球收入约为500万美金。
由出海韩国大成功所引发业内关注的《少女前线》4月份的全球收入约为30万美金。
二次元黑马级手游《碧蓝航线》的4月份全球收入约为80万美金。
网易另一款爆款手游《阴阳师》的4月份全球收入约为1400万美金。
当然和《FGO》这种世界级一线“印钞机”来说,《精灵宝可梦GO》的收入确实还有差距。
不过《精灵宝可梦GO》的活跃是毋庸置疑的,如果放到国别市场中,《宝可梦GO》“宝刀未老”的表现更加直观。在美国市场,《宝可梦GO》近期一直徘徊在游戏畅销榜的TOP20,并在4月15日再度冲上了排行榜榜首的宝座。
在澳大利亚市场,《精灵宝可梦GO》的表现虽然没有美国市场强劲,但成绩仍然非常喜人。
在日本市场中的表现则略显逊色,游戏畅销排行一度滑落到近40名,不过又迅速抬升至二十名以内。
国内的“宝可梦GO”市场现状如何?
上文中提到了国内的寨品遇冷的情况,虽然总体上遇冷的原因有非常多,比如除了玩家热度减退之外,还有游戏品质和厂商发行能力等诸多重要因素,但这样的市场反应也足以让中国的绝大多数游戏公司面对这个市场望而却步了。
其中比较有名的一个寨品是由纳米娱乐研发,灵游互娱发行的《萌宠大爆炸》。在《精灵宝可梦GO》火爆的时期,这款“中国版的宝可梦GO”引发了玩家及媒体的大量关注。
最开始这款游戏在未取得版号的情况下就上架了淘宝软件中内嵌的渠道,并利用社交媒体和玩家推广都手段收货了大量的粉丝。不过在相关政策出台后,这款游戏被渠道除名,虽然在取得版号后由灵游互娱上架了国内的各大渠道,但就目前的表现来看,成绩非常惨淡。
结语:
可以看出,《精灵宝可梦GO》的表现虽不及两年前,但仍然是顶级产品的水平。而在国内由于种种原因,这块具有很大潜力的市场仍然处于“无人敢涉足”的待开发状态。在国内,有冒着风险将这种“红海中的蓝海”盘活能力也只有腾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