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庵琴家吴宗汉的两份新史料
吴宗汉(1904—1991),字汇江,他在就读于江苏省代用师范学校十九届本科的1920年至1925年间,曾师从徐立孙学习古琴,是现今可考的徐立孙最早的弟子之一。新中国成立前,吴宗汉在古琴圈就较为活跃,张子谦先生在《操缦琐记》留下了大量的记载,他在琴史上留下大名,还是1950年代以后的事。1950年,吴宗汉、王忆慈夫妇南下香港,吴任香港苏浙公学文史教席,兼任香港音乐院古琴教授。1967年夏,“国立台湾艺术专科学校”音乐科国乐组聘吴为古琴教授,吴宗汉夫妇迁台定居。吴宗汉是台湾最早进入高等学府传授琴学的琴家,在台湾授琴的六年,台湾琴学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严晓星先生在《梅庵琴人传》(中华书局2011年版)中说吴宗汉“打开了梅庵琴史、台湾琴史崭新的一页”,并且说吴宗汉“使梅庵琴学经历了继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以来最深远的一次传播,梅庵琴派的活动中心发生了历史上的第二次转移:从南通转移到台湾。”这个评价自然极高,但也可以说是很中肯的。
关于吴宗汉的籍贯,《梅庵琴人传》等各种资料都说是“江苏常熟”,可都没有能具体到何镇何村。本来这也不构成什么问题,但张家港市的沙洲琴社在各类宣传资料中都把吴景略、吴宗汉两位知名琴家的籍贯定为张家港,吴景略旧籍的常熟塘市现属张家港完全没有疑问,可把吴宗汉也定为张家港人,沙洲琴社也没有确切依据,只解释说他应是张家港老沙地区的人。
今年1月30日,本地文史专家黄志刚老师发来1947年元月初《常熟青年日报》一则报道的扫描件,该报道题为《参员选举审核竣事 乔监选员元旦返省——葛城等乡镇议员名单续发表》,其中沙洲区当选人中,即有吴宗汉,并明确其所在地为北固乡。这下子,吴宗汉旧籍归于张家港没有问题了,但不是沙洲琴社传说的老沙地区,而是新沙地区,在今张家港市冶金工业园(锦丰镇)三兴办事处境内。
据《常熟县志(修订本)》 (上海辞书出版社2006年版),1946年5月,常熟县对区以下的乡镇进行扩、并,重新划为82个乡镇,北固乡这一地名首次出现,时辖横墩乡、三省乡、关丝乡三个小乡。此后历经行政区划的多次变更,直至1957年9月,北固乡被撤销,并入三兴乡,前后共11年有余,乡公所均设在三兴集镇。张家港市的前身沙洲县迟至1962年才建立,当时是由常熟划出14个公社和国营常阴沙农场,江阴划出9个公社组建而成,而清代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境内的常通港以北还曾属南通县管辖,1950年2月才划归常熟县。在只知道北固乡属沙洲区,还未查明其准确地址时,我和黄志刚老师一度猜测北固乡可能在常通港以北,也就是吴宗汉可能是南通籍,这样能够把他后来就读江苏省代用师范学校联系在一起。但查看老地图和《沙洲县志》(江苏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的记述,发现常通港以北属于南通县刘海沙区的为南菁、裕兴、双桥等5个乡,而北固乡则分明在常通港以南,一直隶属于常熟。
现在可以有明确结论了,吴宗汉的籍贯为江苏常熟沙洲区北固乡,即今江苏省张家港市冶金工业园(锦丰镇)三兴办事处。
2月14日(大年初三)晚,与吴宗汉籍贯问题有过微信交流的严晓星老师发来一条链接,是孔网一家店铺在出售一张吴宗汉签章的肄业证明书。该证明书使用教育部立案东南中学校用笺,上海市私立东南中学校长吴宗汉于民国38年(1949)二月廿六日签章,盖方形“上海市私立东南中学钤记”篆文朱印,学生照片上还盖了圆形钢印。证明书小楷书写,虽不是吴宗汉亲笔,但毕竟是与吴宗汉有关的一份史料,我毫不迟疑,当即购下。严先生惊叹,怎么刚把链接发你,这件东西就被人给买去了,我告知买者正是鄙人,才解开了严先生的愕然。《梅庵琴人传》载:最晚在20世纪30年代末,吴宗汉在上海创办私立东南中学,自任校长。而且1947年秋徐立孙从南通避难到上海,1948年初应吴宗汉邀,还曾出任该校的生物教员。两位梅庵琴家与这所学校结缘,堪为该校的亮点之一。
因吴宗汉新中国成立后不久即离开中国大陆,故留在大陆的东西不是太多,据查,孔网商品和拍卖区梅庵琴家吴宗汉的相关纸质品仅出现过由我收藏的这一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