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鸣远紫砂壶的辨别方法有哪些
陈鸣远制壶技艺精湛全面,又勇于开拓创新。所制茗壶造型多种多样,特别善于自然型类砂壶的制作,把自然型壶在明人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向艺术化的高度。
陈鸣远出身紫陶世家,家学渊源,喜与文人名士交结。当时江浙地方许多文人书画家纷纷邀请他去制作茶具和雅玩。《阳羡名陶录》记载:“鸣远一技之能,间世特出,自百余年来,诸家传器日少,故其名尤噪。足迹所至,文人学士争相延揽。
陈鸣远特别善于自然型类砂壶的制作,作品有瓜形壶、莲子壶、束柴三友壶、松段壶、梅干壶、蚕桑壶等均极 具自然生趣,把自然型壶在明人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向艺术化的高度,对紫砂陶艺发展史建立了卓 越功勋。
陈鸣远中期作品款为:楷书刻,篆书方印(陈鸣远三字方印),并刻诗词内容与壶型有关,如下“老树段笔筒壶”、“秋莲蓬壶”、和“泥绘贴塑楞壶”。
在壶形设计上,陈鸣远跳出明代几何器形和筋纹器形的局限,模拟自然形态塑成壶身。自然界的花草树木、蔬菜水果、鸟兽鱼虫,无不可以入壶。其造型源于自然,加以取舍并适当夸张,作品生动活泼,富于美感,是一个热爱生活的艺术家对生活的再创造,开创后代"花货"先河。传世作品有天鸡壶、南瓜壶、松段壶、蚕桑壶、包袱壶、束柴三友壶、梅干壶、瓜果壶等,均是赏心悦目之作,被博物馆及私人爱好者视为珍宝,精心收藏。
陶艺创作不若书画挥笔即就,陈鸣远在钱塘一带游走“坐艺”,所制生坯都是经由水路运回荆溪烧造的。因此文人墨客虽然能亲炙摶坯过程,却不能立即拥有成品,这个等待的过程煞是熬人,金张有好几首诗生动地描述了这个令他心急如焚又莫可奈何的心理歷程:“抟就便思舌木浇,其如隔月尚须烧。……恨不为君特起窑。”“欲试新茶须谷雨,徒传近地有瓶窑(瓶窑去镇只百里余,但烧粗货火烈不宜)。”幸好金张住在塘栖镇,即今日杭州市北部,与湖州市的德清县接壤,厉代以来均为杭州的水上门户,因此往来荆溪(今宜兴丁蜀镇)交通尚称便捷。
陈鸣远的传世作品国内外均有收藏,更是各大博物馆的镇馆之宝。陈氏砂壶背后所赋予的文化内涵丰富,一把壶就是一个故事一段传奇。譬如,其花货作品中的经典——“东陵瓜壶”,如今收藏在南京博物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