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力开创组织工作新局面】多学科“组团”帮扶 开启医疗科技援疆新模式 ——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援...

编者按:今年以来,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市委组织部紧紧围绕市委中心大局,研究确定我市全年组织工作的总体思路,引导和动员全市组织系统广大干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想事谋事、干事成事,焕发出更新的生机活力,激发出更强的赶超动力,发挥出更大的感召力,正在谱写我市新时代组织工作新篇章。为及时系统总结提炼我市组织工作总体思路中基层组织建设“211”重点工作、党员干部教育培训“一个基地”“一项活动”“两项培训”、人才工作“才聚油城985”人才工作体系和群众工作“一个标准化规范化”“一个落实落细”等方面的经验做法,即日起我们推出“奋力开创组织工作新局面”专栏,持续营造氛围,展现工作成效,交流工作经验,推动改革创新。

前言
  

克拉玛依市委高位推动

做好干部人才援疆工作

为群众办实事要抓好顶层设计。在党中央、自治区党委和克拉玛依市委关怀支持下,自2014年以来的7年时间里,华西医院向克拉玛依市人民医院派出13个专业组共计22名专家,涵盖克拉玛依市人民医院的大部分临床科室。

在四川省科技厅的大力支持下,克拉玛依市中心医院与华西医院项目组团队实施了《多学科对口援助克拉玛依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研究》《大数据驱动的医疗健康决策体系研究与应用示范》两项科技援疆项目。援疆专家将机制创新与政策突破相结合,提高了克拉玛依市中心医院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水平,切实增强了克拉玛依医疗卫生领域自主创新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

为了让华西医院医疗援疆成果最大化,克拉玛依市委坚持高位推动做好干部人才援疆工作,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和加强组织保障,健全完善了干部人才援疆工作运行机制;坚持根据工作需要和援疆干部人才专业特长,分类施策、精准管理,确保援疆干部人才有职有权、有岗有责;坚持用心做好援疆干部人才关心关爱工作,为援疆干部人才施展才华解决后顾之忧。在克拉玛依市委的大力支持下,援疆专家充分发挥学科引领作用,为推动克拉玛依市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

“华西模式”在克拉玛依落地生根

为群众办实事要讲究因地制宜。在克拉玛依市委精细化管理方式的推动下,华西医院将成熟有效的管理经验“带着泥土”移植到克拉玛依。

在华西医院的帮助下,克拉玛依市人民医院实现了骨科机器人手术和脊柱关节微创技术国内先进、疆内领先,填补了多项手术空白;多个学科和华西建立专科医联体,医院三四级手术能力、新技术新项目增长显著提升;全面移植华西医疗管理制度,按华西标准全面优化服务流程、开展标准化处理规范建设,使疆内群众能够享受到更加安全、快捷的医疗服务。此外,华西医院援疆专家还结合克拉玛依市的医疗需求,帮助克拉玛依市人民医院加快了中西医双重诊疗模式建立。在多方努力下,2020年9月,克拉玛依市人民医院通过了三级中西医结合医院的评审,开启了中西医结合发展的新征程。

克拉玛依市中心医院全面移植了华西医院“医护一体化”“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模式,建立了中心医院日间手术管理制度,同时将日间服务模式理念应用到了日间化疗病房建设中。不仅如此,克拉玛依市中心医院还参照华西医院新护士规范化培训标准,于2017年建立了“中心医院新护士规范化培训基地”,规范了医院新入职护士培训管理和考核管理,提高了护士的综合素养。

“华西模式”完美地适应了克拉玛依的土壤,在这片涌动着黑色油流的土地上生根、发芽、生长,为当地群众洒下一片浓密的绿荫。

受援医院的综合实力实现质的飞跃

为群众办实事要重点突出。多年来,克拉玛依市委坚持“项目化”推进干部人才援疆工作,要求每名援疆干部人才围绕“结对共建、智力支持、招商引资”等3个方面确定重点任务和项目,并计入受援单位考核内容,在压实工作责任的同时促进合作交流。华西医院的援疆专家紧紧围绕克拉玛依市委的要求,找准受援科室的薄弱点和空白点,积极建言献策,发挥聪明才智,推动克拉玛依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快速发展。

华西医院对口支援克拉玛依市人民医院的7年时间里,为该院引进新技术、新项目科研课题多达70余项,填补了本地区多个空白。华西医院积极发挥“大后方”作用,与克拉玛依市人民医院连续三年举行骨科高峰论坛等各专业学术交流、继教培训活动20余场次,参会的疆内外学员、专家近3000人次。2020年,克拉玛依市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中心、皮肤风湿免疫病科及培育学科泌尿外科评为自治区重点专科,康复一科及精神卫生康复中心为市级重点学科,院内选拔确定院级重点学科12个,建立6个名医工作室和3个专病研究室。

华西医院对克拉玛依市中心医院的帮扶同样有的放矢、重点突出。华西医院开放教学资源,累积为克拉玛依市中心医院开放各类专业培训课程831节课,培训5万余人次。2016年通过华西医院远程教育技能培训考试,981人通过了专业考试,获颁了学分证。华西医院5个对口帮扶科室,分别与克拉玛依市中心医院5个对口科室结成专科联合体,开展专科技术帮扶和指导工作,部分科室如呼吸科、消化科、心血管内科达到了自治区重点学科水平。华西医院与克拉玛依市中心医院院联合设计了一套适合口腔医疗的远程口腔e—门诊系统,用于开展远程口腔e—门诊业务。目前在国内尚无类似的系统,属于首创。

在华西医院的“组团式”帮扶下,克拉玛依市受援医院的技术水平、科室建设、服务能力等实现了质的飞跃。

克拉玛依医疗科研水平大幅提升

为群众办实事讲究科学规划。2016年,在四川省科技厅的支持和华西医院援疆专家的推动下,克拉玛依市中心医院和华西医院实现了远程医疗平台对接。双方利用各自的远程医疗平台,开展远程会诊、远程诊断、远程疑难病例讨论、远程手术示教和指导、远程教学查房、远程教育培训等工作。从此,克拉玛依患者看病就诊多了一条路——通过远程医学平台请华西医院的专家为自己诊疗。

克拉玛依的群众之所以能享受到这一便利,得益于克拉玛依市中心医院和华西医院合作的科技援疆项目《多学科对口援助克拉玛依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研究》,该研究包括三个子项目:《远程医学平台建设及示范应用》《循证药学平台的创建与应用》《临床护理重点专科建设援疆模式的研究与应用》。

华西医院还和克拉玛依市中心医院开展了《大数据驱动的医疗健康决策体系研究与应用示范》科研项目。基于克拉玛依市现有生物医学大数据资源,华西医院以辅助诊疗和卫生资源合理配置为主要出发点,对数据资源进行了全面梳理,建成了生物医学大数据分析与管理平台。通过系统平台建设、数据分析,为当地流行病及传染病的防治、疾病诊断预警预测、临床路径优化以及医院精细化管理提供了理论与数据支撑。

通过这些科技援疆医疗项目,克拉玛依市医疗事业的自我发展能力得到了根本性提高,开启了依托于创新载体的科技援疆新模式。

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人才队伍

为群众办实事要以人为本。克拉玛依市委高度重视,要求组织部门牵头落实《克拉玛依市援疆干部人才“帮带提升”工作管理办法》政策,制定详尽的师徒帮带计划,为每名援疆干部人才在“传帮带”工作上“压担子”,着力打造一支带不走的人才队伍。为实现这一目标,华西医院援疆专家发挥技术特长,通过面对面地传、手把手地帮,让克拉玛依医务人员在提升医疗技术的同时,还养成了主动学习的意识和科学的思维习惯,促进了克拉玛依医疗人才队伍的发展。

自2014年开始,华西医院援疆专家就和克拉玛依人民医院构建起了“传帮带”人才培养机制,帮助和指导中青年骨干提升临床诊疗技术和科研能力。华西医院援疆专家与院青年医师签订了《师徒结对协议书》,明确培养目标与任务,采取“一对一”“点对点”的培养模式。目前已累计培训10万余人次,培养了981名医疗技术人才。除了助力受援科室提升诊疗能力,华西医院的援疆专家还特别注重培养青年医生的科研能力。在援疆专家的指导下,克拉玛依市人民医院多个学科实现SCI论文发表、全国性学术会议论文交流、省级课题申报成功等多项零的突破。华西医院专家结对帮扶信息科、远程网络科、护理部、药学等科室完成5个项目合作,指导科研立项申报近20项,发表论文27篇(其中核心期刊12篇),获实用新型专利证书6项,有力提升了受援科室人员的综合素养。

和华西医院对口支援人民医院的模式不同,克拉玛依市中心医院将“走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探索出了一条适宜该院人才培养的路子。2016年、2018年至2021年间,克拉玛依市中心医院共外派13人次前往华西医院进修。华西医院还多次安排专家到克拉玛依市中心医院开展技术培训和教学指导等工作,共安排四批医疗技术专业人员60余人次。

在克拉玛依市委的统筹推动和华西医院的倾力帮助下,克拉玛依医疗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加强,切实打造出了一支带不走的医疗人才队伍,华西医疗援疆实现了从传统“输血”向持续“造血”的积极转变。

结语
  

供稿:克拉玛依日报记者  张冰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