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医学伤寒论
中医学家。着力于《伤寒论》的研究。强调六经的实质是经络,重视六经病提纲证的作用。提出《伤寒论》398条条文之间的组织排列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临床辨证善抓主证,并擅长用经方治病。从事中医教育30多年,为培养中医人才作出了贡献。
现在谈谈自学的问题。自学是每一位科学工作者的必由之路。因为我们不能跟老师一辈子,应该走自己的奋斗之路。
但是,自学必须讲求方法,必须有一个切实可行的计划,必要时还得有人指点一二。
自学也需要条件,主要的要有时间保证,要争分夺秒,爱惜光阴,要有必要的工具书和参考书,如果有上图书馆的条件,那就再理想不过了。
自学也有三忌
一忌浮:指自学之人,心不专一,不能深入书中,只是浮光掠影地浏览一下,当然这种学习是没有什么结果之可言;
二忌乱:指自学之人,没有一个完整的学习计划和步骤,一会儿看这本书,一会儿看另一本书,好像蜻蜓点水。这种杂乱无章,没有系统的学习,也必“学无所成”;
三忌畏难:指自学之人,在自学过程中,有的内容看不进去,发生了困难。孰不知,凡是自己看不懂的地方,也正是知识贫乏的具体反映。如果不以钉子精神向深处深钻以求解决,反而畏难自弃,必然枉费—番心机,半途而废。
记得古人鞭策人们学习,说出许多的格言和警句,如什么“石杵磨锈针,功到自然成”啦,“精神一到,铁石为开”啦,“不经一翻寒彻骨,焉得梅花扑鼻香”啦,都说明了一个真理,那就是只有坚持学习两不畏难的人,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本着这种精神,我刻苦自勉,寒暑不辍地学习中医知识。我阅读了很多的医学名著,如金、元四家和清代的伤寒注家、温病学家以及明清其它有代表性的作品,使我的眼界大开,学识随之不断提高。
在这里,我再谈谈“学”与“用”的关系
学中医理论,目的是指导临床去解决防病和治病的问题。因此,在学习中就贯穿一个理论与实践统一的问题。清人陈修园为什么主张白天看病,夜晚读书呢?不过是强调学以致用,学用结合罢了。
我很喜欢《三国演义》舌战群儒时孔明对东吴谋士程德枢所讲的一段话,他说:“若夫小人之儒,唯务雕虫,专工翰墨,青春作赋,皓发穷经;笔下虽有千言,胸中实无一策。……虽日赋万言,亦何取哉?”
孔明在这里嘲笑了那些读书虽多,而不成其经济学问,尽管终日吟咏,而于事实无所补的人。学习中医也最忌纸上谈兵。应该看到,不论任何一家名著,也都有一分为二的问题,也都有待于在实践中检验和在实践中发展的问题。如果离开实践,就很有可能造成盲目地崇拜或者粗暴地加以否定。而对这种学风,我们是坚决反对的。
归纳一下我以上所讲的内容,那就是:学中医先从学习经典著作入手,不要怕难,要有一点精神;二是对于中医学的重要原文和汤头、药性及歌诀,既要明其义而又要背其文,不背一点书,是没有功夫可言的。
三是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从被动学习中解放出来,自学不是权宜之计,而是要一生奉行;四是要树立学用结合,学以致用的优良学风,这对中医来说更为重要。
一、中医学习诀窍
目前中医的惨状大家都知道,已经濒临灭亡,外因不用详细说了,它就是西医的冲击,而内因则是学出来的中医一代不如一代,疗效越来越差,当然无法得到人们的信任。
很多人会想,为什么古代的中医治病疗效那么神奇,而今天的中医专业学那么多年也连简单的病都治不好呢?
答案其实很简单,那就是中医基础理论不明,学中医没有明确的方向,花费了大量时间,却一直是在转圈圈,没有多少进步。很多人对中医基础理论不屑一顾,不就是那么回事吗?只要疗效好就足够了!可问题在于,如果基础理论不明,你根本不知道该怎么学,瞎学花再多的时间也学不好,反过来,如果有了指路明灯,你学习起来就能够事半功倍,这就是理论的力量!
现在中医的最大问题就在于无法自证自身的科学性,人们根本不知道中医理论到底在讲什么?比如,阴阳五行学说,一人理解一个样,但最多只有一个可能是对的!其它的认识都是错的,绝大多数人都是在错误地理解阴阳五行学说,你想能学好中医吗?再如经络学说,心主神志,它们都是中医最基础的理论,如果你不能正确了解它的本义,有可能学好中医吗?
为什么中医学上会出现这么多的乱象呢?
其实原因就在于人们把东方科学的理论基石弄丢了,它就是气一元论。中医的所有理论最坚实的根基就是它,有了它,中医就变成了一门真正的科学,而没有了它,中医就成了一门空洞的理论。同理,为什么现代人理解不了中医,原因就在于我们都是站在西方科学的前提假设之上来认识的,而东方科学却有着一个和西方科学的前提假设——原子说完全不同的前提假设,它就是气一元论。前提假设不同,得出的结论当然不同,争论下去,只会“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我们要认识中医,只有回归到东方科学的根上去认识,这才是唯一的出路。
东方科学的核心是什么?
站在气一元论的基础上来看,它就是显而易见的,那就是用统一的一种物质(气)的有序(阴)和无序(阳)变换的规律来解释自然界的一切。记住,中国的先人用一种物质,一个原理解释了自然界的一切。而西方科学呢?则想用几种不同的基本粒子的组合来解释自然界的一切,结果呢?所有基本粒子都变成了同一种东西——能量,可能量是什么?没有人知道。
让我们站在气一元论的基础上来看看中医到底在讲什么?
气一元论:它认为无限的宇宙空间中连续着统一的物质,它并不是静止不动的,而是在紧张地相互压迫中存在的,反抗周围物质的压迫是一切存在物的本性,也正是这种本性的存在,局部物质才不断在反抗周围物质的压迫中组织起来,成为一个个暂态的有序结构,我们观察到的一切都是统一物质的有组织形式,只是最初产生环境的不同使它们具有了不同的个性,而看起来空无一物的空间,则是物质的无序状态。
阴阳学说:站在气一元论的基础上看阴阳,阴就是气之有序状态,阳就是气之无序状态,阴阳学说本质上提示了一个系统学规律,因为气从无序向有序转化就是物质系统的产生,从有序向无序变换就是物质系统的灭亡。阴阳变换的规律本质上就是物质系统产生、发展、壮大、衰退、灭亡的规律性。由于自然界的一切物质都是成系统的,因此,阴阳学说就是自然最普遍的规律。
五行学说:行,动也,五行,即同一种物质(气)的五种不同运动形式,它普遍存在于自然的每一个物质系统当中。掌握了这个规律,我们就可以轻松地认识到那些精密仪器无法观察的物质运动。如木对应的是组织,金对应的是离散,火对应的是扩张,水对应的是压缩,土对应的是控制,它们都是系统当中不可缺少的物质运动形式。
经络学说:自然界的物质是层次存在的,一种普遍联系方式对应着一种自然力,也对应着一个物质层次。生物普遍联系的物质基础是连续在全身的水分子,而经络就是对这种普遍联系方式的一种概括。西医观察不到经络路线,不是它不存在,而是观察方法有误,因为这些经络路线只有在组织液充盈的时候才能够观察,如果解剖以后组织液流失,它就观察不到了。
针灸学说:穴位是神经血管这些维束管道与微循环之间连接的关键点,也是人体的次管理中心,它负责着神经信息和血液对下游组织的传递,刺激穴位,可以改变能量对下游组织的供应,从而改变它们的功能状态。
藏象学说:藏,看不见的,如组织液循环,经络穴位;象,看得见的,如组织器官。西医只总结了看得见的那部分的物质运动规律,而忽视了那么看不见的物质运动。而中医则用藏象学说总结了两者之间的关系,科学地指出了疾病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不平衡引起的整体管理失控,并归纳了如何判断这种不平衡的方法。
心主神志,五脏藏神:
在人体当中,五脏六腑是人体的董事会,心是董事长,它们通过血液的不对称供应控制着全身,包括大脑中意识的产生,大脑在这里只是按照董事长意志对来自全身的信息优胜劣汰的一个容器。即大脑中血液对各信息的不对称支持决定着哪一个信息能够竞争出来成为统治者来主导人的意识。
体质学说:何为体质?
它其实描述了血液对各组织供应上的偏性,血液供应多了,对应的组织细胞就会功能亢进,血液供应少了,对应的组织细胞就会功能低下,如果组织细胞功能亢进或功能低下到一定程度,它们就会病变。体质学说就是要弄清人体正常状态下血液对各组织供应上的偏性。
运气学说:自然是在变化中存在的,虽然西方的精密仪器观察不到,但中国的先人却根据天地相应的原理,通过总结潮汐效应的规律归纳出了自然变化的规律,并用六十花甲子把它描述出来。
病因学说:中医的病因有外因和内因之分,外因就是自然的不对称变化,即六淫,包括社会变化,即七情;内因则是不平衡引起的整体管理失控。
辩证论治:西医以杀死病变细胞为根本,中医以恢复整体的管理为根本,因为在中医看来,只要恢复了整体的管理,病变细胞就会在整体力量的控制下改邪归正。如果来恢复整体的管理呢?答案就是恢复整体的平衡,这就需要我们通过诊断找出血液对各组织供应上的偏性以及偏的程度,从而找出对应的中药恢复他们的平衡。
中医诊断:就是要找出血液对各组织供应上的偏性。方法很多,如传统的望闻问切,还有体质诊断法,时间诊断法,体感诊断法。
药理方论:西医只有一个病因,即细胞病变,用外力杀死病变细胞就是西医的全部。而中医的病因则有两类,一类是细胞的功能亢进,一类是细胞的功能低下,它们发展到一定程度,都会产生细胞病变。但治疗方法完全相反,对于细胞的功能亢进,就用中药堵塞细胞的营养通道,缺乏了营养,亢进就会停止,对于细胞的功能低下,就用中药疏通细胞的营养通道,得到了更多的营养,其功能就会增强。西药是化学小分子,它可以穿过细胞膜对病变细胞进行杀伤,而中药是生物大分子,它的标靶是经络,它的作用机理就是疏通或堵塞经络。经络在人体分布是有规律的,中药就总结出了中药和经络之间的对应规律。
总之一句话,中医本质上是一门管理的学问,不过它管理的对象是人体,而要恢复整体的管理,最重要的是恢复平衡,有了平衡,信息才能够在传递的过程中不失真不变形,从而使整体步调一致,用来不断适应外在世界的变化。
延伸阅读
用一年的中医学习,我明白了这三个受用一生的道理
缘 起:天真 ,也可以是成熟的天真
何为天真?每个人有自己的理解。“幼女才六岁,未知巧与拙。向夜在堂前,学人拜新月”的那份天真无邪令人神往。而随着岁月的沉淀,心智的成熟,我更向往另一种天真。记得多年前一个安静的夜,躺在床上偶尔听到国学堂,梁冬老师对话徐文兵老师之黄帝内经,开篇第一章即是上古天真论。他们谈笑中谈到的上古天真者,道法自然,返璞归真的境界,让我第一次领略到中医之太美。
也是从那时开始,中医开始成为我最不功利的爱好,希望它一直陪着我留住那份天真。以下是一年通六期学员亭长分享她的中医学习故事。不 为 名 利,乐 在 其 中 前不久朋友听说我在学中医,有点惊讶地说:中医貌似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学会呢 我笑笑。如果,我能活到80多岁,那还有50年可以学呐。又有朋友问,学完是否可以拿到资质或文凭,答案是“没有,纯兴趣班”。
在这里,有这样一群人,围着老师讨论“神魂魄意志”,在群里争论天人合一、阴阳转换与能量守恒的关系,还以神农尝百草的精神试了参苓白术散再试金匮肾气丸。以大众眼光来看,他们开始学中医的时点都太晚了,更何况还不能获得任何资格认证,可他们都乐在其中,是发自内心的喜欢。
我想,这应该是教育的理想状态,没有世俗价值追求的压力、没有功利心的驱动,都是自发自愿的学习。从新中国的小学开始,一步一步踏踏实实走过来的这一代,大都习惯了将学习作为一种手段,而目的永远在别处。这种状态下的学习,往往伴随着压力和焦虑,实在是一份苦差。
直到工作之后,在低谷期的阅读、思索与沉淀,却意外让我体会到—— 学习是这样一种状态:无时在学习而又无时不学习,其本身就有很多乐趣。这种体会反过来又会增强学习的能力。对我来说,学习中医正是这种学习观下的一种实践。涉足中医时间尚短,还没有能力对博大精深的中医体系发表什么见解,可是老师举重若轻的智慧、同学们切磋相长的氛围,潜移默化中我也在方方面面收获颇多,零星列举一二。
不为其他,不惧一切,乐在其中,你才能真正地爱上中医、学习中医。元 神 出 智 慧,静 心 则 慧 显 那天中医课结束,几个小伙伴留在教室里看了梁冬采访蔡志忠的专辑,震惊地听到——蔡志忠说他四岁那年在桌子底下躲了一年,于是决定了这辈子要画画。在他36岁那一年,他攒够了800万存款和三套房产,“只要我不去赌钱,不借给人家钱,不替人家担保,我保证到80岁还有方便面可以吃,我就不再把生命拿去换钱” 从此后他全部时间投入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关于诸子百家思想的《庄子说》、《老子说》,关于宇宙学、物理学的《东方宇宙四部曲》等涉及哲学、宗教、科学等各领域的经典漫画陆续面世。活到现在这个年纪,我隐约明白,立志之道正是如此,不为金钱、不为名权,但问内心,看似无根无依、充满不确定性,却是正途,谋生之道也自会显现。然而大多数人走的却是另一条路,又是比较前景又是分析趋势,机关算尽却独独忽略了内心,结果大都以最安全的方式走上了一条平庸的路,最终在不惑之年愈加困惑。回家之后,正好收到在网上买的克里希纳穆提的《谋生之道》,其中讲到:“要弄清楚自己喜欢做什么,需要相当的智慧。因为你会担心无法谋生,害怕自己无法适应这个社会。因为这样,所以你弄不清楚”。
这个时代,随着政治动荡的结束、经济的发展,人们越来越理性,知识成了有素质、有文化的标志,但知识不等于智慧。佛洛依德说:当你做小的决定时,应当依靠你的大脑,把利弊罗列出来,分析并作出正确的决定;当你做大的决定,如寻找终身伴侣或寻找理想时,你就应该依靠你的潜意识,因为这么重要的决定,它必须由你的心灵深处的最大需要为依据。抱最大的希望,为最大的努力,做最坏的打算。
这其实说的就是什么时候该用知识,什么时候需要智慧。中医有个重要的概念——“神”。先天元神,属水,无思无虑、自然虚灵;后天识神,属火,有思有虑,灵而不虚。
中医理论里,“神”就藏在心里。克里希那穆提有说到过 智慧就是看到整个过程,整体的看到就是智慧,片面地看到就是缺乏智慧。如果去思考,你就永远看不到这点,因为思考妨碍了看到。而中国也有个词叫 “静极生慧” 我想这些都指出了,智慧的通路在心、在元神,智慧的产生要靠清静如水的元神显现。日显则月隐,月显则日隐,识神的把控往往阻碍了智慧的产生,在需要智慧决定的时候,静心体会内心深处的感受,这在中医上也是有依据的。
知识不等于智慧,静心下来、全身心投入一件事,智慧才会显现。就像一心一意学习中医,你才能不仅掌握术,还能对医道有所悟。
天 人 合 一,化 舍 为 得
推天道以明人事是中医的基础思路之一。从“一阴一阳之谓道”的极凝练的总结,到龙骨、牡蛎等重药可“潜阳”、而“诸花皆升”的极具体的比象,在学习的过程中,时时能发现这种有趣的天人合一的联系。
中医里这种整体观念下天人合一的联系,除了在治病救人方面的实际应用外,即使不做医生,对我们理解自然、理解人生也能提供有趣的视角。 记得有节课,潘毅老师讲到陈皮与青皮,二者药性完全不同,宛若一饱经世事的“老油条”和初出茅庐的“楞头青”。
陈皮,为芸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成熟果皮。《本草备要》中说其:“ 能燥能宣,有补有泻,可升可降。同补药则补,泻药则泻,升药则升,降药则降。其制方同术补脾、同甘草补肺、同补气药补气、同破气药破气、同消痰药去痰、同消食药化食,各从其类以为用也。——《本草备要》说 陈 皮 青皮,为芸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幼果或未成熟果实的果皮。
泻肝,破气,散积。疏肝泻肺,破滞削坚,除痰消痞。——《本草备要》说 青 皮 由上,可见其疏肝破气之洪荒之力。这青皮、陈皮不正如人的生命特征?年少青涩的时候勇往直前、义无反顾、冲劲十足,若能顺应其天性天赋而引导,青涩亦有用武之地。随着岁月的磨砺,锋芒渐消、柔韧渐长,若能用岁月化成的厚度承载容纳更多的可能,虽舍去一些个性,却得到更多协同,化舍为得,人生是否也可以达到更广阔的局面?
从小时候读书时起,冥冥中总觉得生命和人生的背后藏着摸不着却存在的奥秘,除了吃喝拉撒睡之外,有一种矛盾而深刻的力量像沉缓有力的脉搏一样稳稳地跳动。
它使得人生变得生动、充满可能性,因而不是单薄无趣的。我曾经在音乐中摸到过它的脉搏,曾经在哲学中感受过同频的心跳,也曾经背道而驰。
但,幸好,藕断丝连。它通过我的朋友、家人牵引着我遇到佛学、遇到中医、遇到量子物理学,听到它越来越清晰的搏动,我相信众里寻他千百度,总有柳暗花明时!学好中医,你就理解了自然,也就更贴近了人生的真相,在世事无常中获得一份自在安乐。
二、中医自学之路
一、我是如何结缘中医的
自学中医是个苦差事,所以大多自学中医的人都是被逼的,确切的说是被庸医逼的,要么是家人生病被庸医所误,要么是自己生病被庸医整惨。这样的例子就不用说了,历史上有一大堆。另外一少部分人呢,则不是被逼的,是自虐型,自学中医纯粹因为兴趣。
我学习中医,这两个原因都有。
第一次接触中医是十几年前。一次偶然的机会,我读了刘力红先生的一本书,这本书很有名,叫做《思考中医》。我当时不知道这本书很有名,当然更不知道以后会自学中医,看这本书纯粹是为了消磨时间。这本书里的有些内容,对我来说像是天书,看不大懂,不过有些内容是可以看懂的,印象很深的部分是关于阴阳五行的,像五色、五音、五脏,还有空间、时间都和五行有对应关系,这个看起来太奇妙了。我当时有点脑洞大开的感觉,原来世界是可以这样看的啊。
我这个人对未知有点好奇心,这本书引起了我对中医的兴趣,于是我主动的与中医进行了第二次约会。我买了一本中医的启蒙书《走近中医》,从头到尾读了两遍。这本书写的浅显易懂,看完之后我越发觉得中医是个好东西,真是相见恨晚,于是又买了几本入门的中医书,自己没事就在家里翻翻。买的啥书呢?我一说书名,你就知道当时我有多LOW。这几本书是《三个月学中药》、《三个月学开药方》等等。不过书名起的也很巧,这几本书我也翻了不到三个月就放下了,读着头大,啥也没学会。
前面的学习,是出于兴趣,随着女儿的逐渐长大,我就开启了被逼学习模式。
2002那年,我当了爹。孩子三岁后,开始频繁生病,每个月,感冒、发烧、咳嗽就会找上门来。记得2005年那年,每个月都会因为咳嗽去医院挂水,这是轻的,还住过两次院,都是因为肺炎。
因为当时我已经相信中医了,所以既抱着孩子看过中医,也抱着孩子跑过医院。结果很悲催,中医每次都很让我失望,西医虽然能治好,可是孩子的体质越来越差。孩子频繁生病,也使全家身心俱疲,心情都是灰色的。现在回想起来,都是眼泪。
在2005年的冬天,事情出现了转机。
那年冬天孩子又咳嗽了,先是到医院挂了几天水,咳嗽虽然轻了,可是看着女儿脸色越来越差,我就知道,这个挂水对身体损害很大。怎么办?我决定去找小儿推拿碰碰运气。我这次抱着孩子去了附近一家有名的孟氏小儿推拿所,每天这家小儿推拿的门外都排着长长的队伍。人家还真不是吹的,推了几次,女儿真的不咳嗽了!
没有吃一粒抗生素,更没挂水,就是大手握着小手,推呀推,居然咳嗽消失了,这也太神奇了!
于是,我下定决心,要学会小儿推拿,等今后女儿生病了,我自己推。
二、我是如何走近中医的
2006年元旦,我买了两本经络推拿的书,又翻出以前家里的经络书,整整三天假期没干别的,把书认认真真的学了一遍。
实验的机会很快就来了,过了两周,女儿又感冒了,发烧38度多,还咳嗽。老婆又要抱着孩子去医院,我不同意,说让我试试推拿吧。老婆犹犹豫豫,我二话不说,照着萧言生《儿童经络使用手册》里的操作说明,给女儿推了三天,发烧和咳嗽都好了。
初战告捷,我信心倍增,老婆也认可了。女儿以后每次感冒发烧咳嗽,都是我在家里用推拿搞定。我女儿从这时起,一直到六岁,再也不知道医院的叔叔阿姨长什么样。
推的次数多了,我推拿效果越来越好。有时候女儿咳嗽,不管咳嗽有多严重,我只推一次,咳嗽就停了,我自己都觉得太神奇了。我心想如果将来有一天失业了,我就专做小儿推拿,说不定和孟氏小儿推拿一样有名呢。
在这段时间里,我对中医外治法治病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又读了一些介绍经络、按摩、拔罐、刺血、刮痧等方面的书,对经络知识有了些了解,在按摩、拔罐、刺血、刮痧方面也有了些实践。我曾经用刺血拔罐的办法治好了母亲的耳鸣,用按摩的办法减轻了母亲的更年期综合症。
也是在这段时间里,和朋友聚会时,经常不管人家爱不爱听,张口就滔滔不绝的讲中医,中医也慢慢成了朋友圈里的一个标签。
没见过世面的人,去趟铁岭,就以为到了大城市。虽然我彼时张口闭口就是中医,可是我心中的中医,也仅限于按摩拔罐刮痧之类,我现在学习的中医(开方子、针灸),当时在我脑子里还没有立锥之地呢。
可是好景不长。
女儿上小学后,我发现推拿治病的效果不好了。一般小儿推拿适用于七八岁以下的小孩,看来确实如此。
2008年的冬天(又是冬天)女儿感冒了,开始咳嗽。我推了几天没有效果。这咋办?我想起来,家里还有本《三个月学开药方》,里面有几个治咳嗽的药方。凭着当时对寒热温凉肤浅的认识,我在里面找了一个方子,名字叫做苓甘五味姜辛汤,抓了几付试试。结果让我吃惊,女儿吃了两三付就好了!
我以前一直认为按摩拔罐能治病,那些开药方的大夫都貌似骗子,现在才知道,原来中药治病的效果这么好!
此时的我,就像刚刚从一条船落水,又抓到了另一条船的绳子。这一年的冬天开始,我就放下了按摩拔罐刺血的书,开始向开药方进军。
三、众里寻他千百度——我的学医路
一开始的目标,是在家里受冷落多年的《三个月学开药方》。读来读去,我发现里面云山雾罩、很难看明白。后来就广泛撒网,到处瞎看。
看着看着,我发现很多人说,学中医要从《伤寒论》开始,于是我就奔向了《伤寒论》。
目标是远大的,道路是坎坷的。
一开始,我傻傻的买了一本《伤寒论》回来读,却发现这本薄薄的书是一本天书,字都认识,内容根本就看不明白。于是才知道,直接读《伤寒论》的,智商要比肩爱因斯坦,像我这种普通人,学习《伤寒论》要从注解书开始。
我很幸运,学习《伤寒论》的注解书是从郝万山老师开始的。后来我给很多人想学中医的人推荐了《郝万山讲解伤寒论》。原因很简单,郝万山老师口才好,讲课娓娓道来,里面还穿插着好多自己亲身经历的病例,使讲课内容看起来不是那么枯燥。
我把郝万山老师讲课的文本内容从头到尾看了一遍,又找了视频,也一集不落的看了。这样,我就初识了《伤寒论》这本伟大的医书。为了继续学习它,我又买了几本注解书,有时间就看看。
这个时期,有一个人横空出世,刮起了一阵中医旋风,此人就是罗大伦。他的出场秀《古代的医生》,用轻松诙谐的语言展现了中医的神奇,让我非常着迷,献上了膝盖。我把里面的章节打印出来,看了一遍又一遍,每看一遍都心潮澎湃,对里面的名医崇拜不已。
罗大伦给我扫了一下中医史的盲,从他的文章里我知道了光辉灿烂的中医历史,和身负绝学的名医们。
这段时间里我家的书橱里中医书开始多了起来。
读了许叔微的故事,我就买了许叔微的《伤寒百证歌》,读了张元素、李东垣,我就买了《医学启源》、《珍珠囊》、《脾胃论》等书,读了吴鞠通的故事,我就买了《温病条辨》,读了张锡纯,我就买了《医学衷中参西录》。一时间,我恨不得把历代名医的书都搬到家里来,当然这也只是想法。
这段时间,有个地方成了我经常光顾的地方,那就是书城二楼摆列中医书的几排书架。如果出差的话,我也会抽空去当地的书城,把那里的中医书浏览一遍,有感兴趣的就买两本。
当时火神派很火,看到火神派治病若神的医案,顿时对火神派佩服的五体投地,于是就下载了火神派祖师爷郑钦安的书来读。还买了范中林的《范中林六经辨证医案选》,李可的《李可老中医急危重症疑难病经验专辑》,还有《扶阳论坛》等书。
除了买书,我还一头扎进网络的汪洋大海,到处在网络上找中医的资料,也知道了几个比较热门的中医论坛,例如民间中医网、华夏中医论坛、铁杆中医论坛等等,没事就到这几个论坛里去看帖子。
在罗大伦的中医故事里,我知道了黄元御和他的《四圣心源》,也被他完美的圆圈理论所倾倒。后来在论坛上看到无中生有老师讲《四圣心源》,就把老师的讲课资料打印下来,认真的读了两遍,还买了《四圣心源》读了两遍。在论坛上发现了无中生有老师,就像发现了一个宝库,不仅读了他的讲解《四圣心源》,还顺藤摸瓜,读了他的其他一些讲课内容,还买了他的一本《临证辨象》认真学习。
读了《四圣心源》,自然就知道了民国彭子益的《圆运动的古中医学》,这本书与《四圣心源》一样,都是在划圈圈。看到李可大力推荐这本书,它很快就成为我随身携带的学习资料。
后来在网上读到了一篇娄绍昆中医的文章,忽然发现经方的方证对应妙不可言,于是一口气把娄绍昆的博客从头看到了尾。看了博客之后才明白,原来日本人对伤寒论的研究不在我们中国人之下!于是汤本求真、大冢敬节等日本人又成了我的偶像,刷刷刷买了《皇汉医学》、《汉方诊疗三十年》、《经方医学》等书,放在床头,每天晚上睡觉前都要看上几页。
读了几本日本医书后,倪海厦的大名被我知道了,我上网一看,倪先生简直是神一般的人物啊。于是,我又搜集了倪海厦的讲课视频,如痴如醉的学习起来。
后来神秘的五运六气学说又引起了我的兴趣,这个学说掐指一算就可以预测一年的天气、疾病的流行,还能预测人疾病的转归,还有比这个更神奇的事吗?于是我的书桌上又增加了讲解五运六气的书。
还有学习药物的书,学习把脉的书,我不停的买着,不停的读着。
我就像一只飞进百花园里的小蜜蜂,盛开的花儿一眼望不到边,各种香气都在引诱着我,我这朵花上碰两下,那朵花上碰两下,只恨自己没生出哪吒的三头六臂,没长个猪八戒的大肚子。
四、我的治病实践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中医这样实践性很强的学问,当然要边学边操练才行。实践的机会就像推销保险的电话,不用找,自己就上门了。
这次的主角还是女儿。女儿一年级的时候,有一次感冒发烧了。我当时正在学习《伤寒论》,感觉女儿的感冒符合书上麻黄汤证,就想自己抓麻黄汤给女儿治。我老婆看到我居然要自己开药方,以为我疯了,坚决不同意。我以前也从来没有自己开药方治过发烧,可是我相信《伤寒论》是不会骗我的,就苦口婆心的做老婆的思想工作,最终老婆同意试一次,不行的话就去医院。结果,一付麻黄汤,孩子就退烧了。
从那以后,老婆不再拽着我的手坚决不让我开药方了。
可以说,我中医的点点滴滴进步,离不开给女儿治病这个动力。女儿在成长过程中,生这样那样的病,这些病就像一个魔鬼拿着大棒泰山压顶般向我一次次打来,逼迫着我绞尽脑汁想办法一次次战胜它。
有几次女儿咳嗽,我根据女儿的症状,选用了《伤寒论》里的小青龙汤给治好了,从此以后小青龙汤成了我的好朋友。
不过小青龙也有不灵的时候。有次女儿咳嗽了,我有了惯性思维,还是让好朋友小青龙汤出马,可是喝了一付没有效果。我只好不偷懒,仔细的观察女儿的病情,发现她是太阳表实证。我想这个咳嗽是因为表闭造成的,应该解表,用小青龙有误。于是重新让女儿喝了一付麻黄汤,睡了一个午觉。结果醒来后,发热退了,咳嗽也没了。
还有一次,带着女儿去洗温泉,女儿突然半夜起来剧烈呕吐,还伴有严重的头晕。我和老婆都懵了,老婆要送孩子去医院,我坚持要自己治,想来想去,认定女儿的问题是由水饮所致,最终用《金匮要略》里的小半夏汤加茯苓汤搞定。
除了感冒、咳嗽、呕吐外,女儿有时还用其他病来考验我。
有次女儿的手臂上长黑点,老婆吓坏了,带着孩子去了医院。她认为我治治感冒咳嗽还行,对这种病一定是不行的。我没有阻止,因为我知道,医院是搞不定的,最终还是要由我来解决。果然,老婆回来后很失望,说医生也说不出是啥问题。我看到这些黑点基本都是顺着手阳明大肠经长的,认为这些黑点有可能是大肠里的浊气循经走到体表了。正好当时看到樵翁老师的文章说白芷可以把这种浊气给去掉,就给孩子用了桂枝汤加白芷和黄芪,居然几付药就把这个毛病给治好了。
还有,女儿小学时身体瘦弱,睡觉老是滚来滚去,大便味很大。随着中医的学习,我逐渐认识到,这是因为有疳积,应该用鸡屎藤把疳积去掉。用了鸡屎藤后,女儿身体逐渐壮实了起来,与以前豆芽菜的形象判若两人。
女儿六年级寒假突发胆怯易惊,每天到了晚上就害怕。这个病真把我难住了,试了多个药方都没有效。经过苦苦思索,最终根据脉象辨出是痰在作怪,用温胆汤治好了。
女儿上初中后,脸上长了很多小痘痘,影响美观。女儿的面子问题不是小问题,我这个老爸不能坐视不管。我想来想去,想了几个月,终于认定是水饮所作,应该用瓜蒂散治,结果一剂就好了。
等等病例,我就不一一细说了。
学了中医之后,我深深的感到老祖宗对人身体和疾病的认识有多么深刻,也感到我们的当今社会对中医了解的太少,误解太多。
为了宣传中医,也为了分享我学习中医的心得给那些和我一样跋涉在自学路上的人,我在新浪上以桂枝的名字开了一个博客,写了一些我学习中医的心得。因为敬仰民国的中医曹颖甫,还写了一个曹颖甫的传记。
五,我的困惑与转机
中医实在是博大精深,我这么学啊学啊,越学,感觉自己越渺小,越学,感觉自己知道的越少。打个比方吧,就像一头扎到水里面游泳,本来以为是西湖,游啊游啊却发现这是个青海湖,再游啊游啊,却发现原来这里竟然是太平洋。
看了这么多书,有收获,也有遗憾。
这个收获,就是对中医各种理论,或多或少的了解了一些,自己也会治点病了。遗憾就是,感觉自己一直是黑瞎子掰苞米,貌似看了不少书,可是看完很快就忘了,学会的东西不多。打个比方,就像学拳,先学了两招少林拳,又学了两招武当拳,刚学了两天太极,又去研究八卦。可是学来学去,什么都是学了一招半式而已。
学了这么多年,也会治点病了,可是会治的病呢,也很有限。对于《伤寒论》里比较明显的方证对应的病,我还知道开什么方子,可是面对生活中千变万化的病,我就手足无措,无计可施了。
这种状况持续到了2013年。我心里有一些茫然了,感觉自己从飞进百花园的小蜜蜂变成了飞进迷雾里的无头苍蝇,不知道该如何才能学好中医。为了拨开迷雾,我还买了一本《拨开迷雾学中医》,可惜的是,我太愚钝了,这本书也没有拨开我的迷雾。
然而,转机总在不经意间出现。
有一次,我在华夏中医论坛里看帖子,有个帖子引起了我的兴趣。这个帖子有几十个医案,治的病五花八门。这都不奇怪,奇怪的是所有的医案都要辨出六经,使用的方子都是普普通通的经方,还有个特点,就是大量医案都是两个经方合方使用。看了这些医案,不禁拍案惊奇,原来这些方子可以治这么多病啊!说实话,这些方子我基本上都知道,可是我却无论如何也想不到可以这样来用。就像学武功一样,这些招数我也会比划,可是不知道可以这样来打人啊。
这个新奇的武功套路让我看花了眼。
这个帖子的作者名字也很怪,叫做鸠摩智。鸠摩智是金庸《天龙八部》上的人物,他是个番僧,武功奇高,最终却一身功夫尽废,变成了一位高僧。
后来,看到了这个作者的解释,说他为什么起了这么个笔名。原来,他是个有家传的中医,也学了一些其他派的中医,后来拜到一位名叫刘志杰的老师门下后,痛下决心将自己以往所学统统弃掉,从零开始学习刘老师的学问,为了激励自己,就用了鸠摩智作为自己的笔名。
于是,他的这位刘志杰老师让我神往不已。我到网上去搜他的资料,可是很遗憾,网上有他的书,没有找到他的讲课,只有寥寥几篇关于他的介绍,还有的信息说他是个骗子。
额,既然可能是骗子,我就停止了对这个人的探索。很快,精力被其他中医资料吸引了,刘志杰这个名字被遗忘在脑后。
可是,我和刘志杰注定有缘分。
有一次,我在网上看帖子,看到了有五个医案非常精彩。这五个医案都是看起来颇为棘手的病,却用很普通的经方就治好了。不仅这样,可贵的是文章里很详细的讲解了为什么会选用这个方子,就像一个老师在给学生讲一道数学题的解题思路一样。
看了这几个医案,我明白了,这几年自己一直在学新的武功,却不知道最高的武功就在《伤寒论》这本书里,最有威力的招式就是看起来普普通通的经方,只是我不会用而已。这几个医案让我不得不承认,虽然看过几本学习《伤寒论》的书,可是我对于《伤寒论》的了解,还只是九牛一毛。
这几个医案是谁的呢?不是别人,正是刘志杰的。我于是知道了,此人是有真学问的。
六、终于感觉入门了
这次我不犹豫了,赶紧买了刘老师的书回来读。
刘老师的书有三本,我都买了。这三本书,一本是《刘志杰伤寒论师承课堂实录》,一本是《金匮要略师承课堂实录》的,还有一本是刘老师与弟子的医案集。前两本都是大部头,是刘老师对《伤寒论》和《金匮要略》的独特理解,后一本把医案分析的很细,几乎是手把手的教着开方子。
用了几个月的时间,我把这三本书都读完了,后来还读了江海涛老师写的《伤寒琐论:正邪相争话伤寒》。读了这几本书,我感觉对伤寒论的理解进了一步,面对疾病,也开始有了点思路。例如,有个朋友中耳炎,还有长期的失眠和腹泻,都被我用经方治好了。放在读这几本书之前,我一定是无计可施的。
我发现,自己学中医的历程像电视剧《琅琊榜》,前面的剧情虽然也是跌宕起伏,不过意想不到的精彩总是在后面出现。
2016年,女儿上了初三,我也迎来了学中医收获最大的一年。这一年有三本书不得不说。
第一本就是《胡希恕讲解伤寒论》。
这本书是厦门一位自学中医的陈兄推荐的,他的学养深厚,水平比我高很多。胡老是当代有名的伤寒大家,很受刘渡舟的推崇。前几年,我读过他的讲解《金匮要略》,但是因为基础差,感觉颇为吃力,读了一两遍没有什么收获。既然陈兄推荐,想必是好的,于是我就买来读。
胡老的这本书是大部头,五百多页,写的很棒。我发现《伤寒论》就像一个玉米棒子,上面覆盖着好多层棒子皮,要知道棒子的真容,必须要剥开棒子皮。读各家《伤寒论》的讲解书,就像在揭开一张张棒子皮。每揭开一张,就感觉自己离着《伤寒论》的真容又近了一层。在我读过的伤寒论讲解书里,胡老的这本无疑揭开了最大的一张棒子皮,让我一下子明白了很多东西,有了眼前一亮的感觉,再面对疾病的时候,思路又不一样了。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胡老的讲解还把我带入了柴胡剂的五彩洞天,读了胡老的书后,我明显感觉比以往会用柴胡剂了,大柴胡、小柴胡、柴胡桂枝汤、柴桂干姜汤等成了我喜爱调遣的干将。
第二本书是朱进忠老先生的《中医临床经验与方法》。
胡希恕老先生的大名,我早有耳闻,朱进忠这个名字却是我一直没听说。有次在喜马拉雅里听到一位老师讲一部中医书,听了之后,立刻就迷上了,知道这部书的水平很高,于是就把这部大作请到家里来了。这部书就是朱进忠老先生的《中医临床经验与方法》。
这部书有六百多页,像块大砖头,一般人看着都眼晕,我读起来却津津有味,感觉妙不可言。
朱老在书里分门别类讲了1000多个医案,几乎每个病例都是经过中西医屡治无效的,最终被朱老妙手回春,其中包括很多很多疑难杂病。可贵的是,朱老在每个医案里都讲出了治疗的思路,读这些医案让我有大开眼界的感觉,也像是在受朱老的耳提面命,对于我们学习朱老的学术思想很有帮助。
打个比方,这本书很像一本赵孟頫的字帖,上面的字都清清楚楚,让我们可以方便的临帖,上面的每个字都是艺术品,美轮美奂,阅读时让人生出享受艺术的快乐。
读的多了,发现胡老和朱老这两大天王各有特色。胡老治病基本都是用经方,他把一套经方使用的出神入化。朱老则是拳无定式,法无定法,天下药方顺手拈来,无不得心应手。胡老是六经辩证打遍天下,朱老则是六经脏腑三焦、营卫气血辩证,无一不精。
读过《倚天屠龙记》的同志们会记得,金毛狮王要在岛上完成一件不可能的任务,就是要用最短的时间传授给张无忌最上乘的武功。他的办法就是让张无忌天天背诵上乘武功的心法,不教给他一拳一式。张三丰在危机时刻传授给张无忌太极拳,在场的江湖人士都看见了,却只有张无忌真正掌握了太极拳,为什么?因为只有张无忌把招式忘掉了,留在心里的是心法。
心法啊,心法。胡老和朱老的这两本书,一本是上乘拳法,一本是上乘实战,如果再有一本上乘心法就完美了。
我要说的三本书,就是一本上乘心法,书名是《吴述伤寒杂病论研究》。
知道这本书也是缘分。
一天,一位学中医的朋友介绍我加入了一个微信群,这个群是一个学中医的群,由一位吴雄志老师讲课。就这样,我知道了吴雄志老师,也知道了这部书。我只在网上看了一眼这部书的目录,就决定买下来。因为我知道,这一定会是本好书。
到手后,我发现,这本书比我期待的还要好。连续几天,我都读到深夜,早晨醒来天还不亮,我又开始读,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我要考试了呢。
为什么我这么努力呢?其实我没有努力,是这本书读起来太迷人了,不知不觉就忘了睡觉。
这本书像一座宫殿,雄伟壮丽,气势恢宏。进入其中,里面富丽堂皇,雕梁画栋,美不胜收。可惜我中医底子太薄,文字表达也笨拙,既不能尽览其美,也不能尽述其妙。对于写出这本书的吴雄志老师,我觉得要用天纵英才这四个字来形容他才可以。
以上三本书,就是我今年攀登的三座大山。山上风景独好,可惜我学力有限,未能一一尽揽。大部分风景被遮住茫茫云海之后,偶尔露出的幽谷和山峰,其秀美已使我惊艳不已,激动万分。
除了这三座大山外,这两年还有很多老师带我欣赏到中医的美景。这些老师有黄煌、姚梅龄、李士懋、蔡长福、医道宗源、张庆军(绞尽脑汁)、崔昆、许家栋等等,感谢他们。
回首我学习中医的历程,我发现与我女儿受教育的历程正好合拍。
女儿三年幼儿园时期,我的学中医也处于幼儿园时期,只知树叶不知森林,热衷推拿拔罐,不知道中医之博大精深。
女儿上小学了,我也开始学习汤剂了。茫茫医海中,似一叶扁舟随风飘荡,不知何处是彼岸。
女儿上中学了,我也总算在汤剂的学习方面上了一个小台阶,会开药方了,事情就是这么巧。还有一件很巧的事,暂且不提,后面会讲到。
说到这里,一直是关于汤药方剂的学习。汤药方剂是一个浩瀚的太平洋,却不是中医的全部。中医还有一个大西洋我还没有提及,这个大西洋就是针灸。
学中医还是从阴阳入手比较直接,讲阴阳最直接了当的莫过郑钦安先生,所以《医理真传》不可不读。五行则宜从黄坤载《四圣心源》入手。《伤寒论》所示为万古不易之法,明其理方能得用,理在《内经》,开合枢为关键。
开合枢为阴阳二气三阴三阳转化之门户,如出入之从门。阳在外主入,阴在内主出:阳注于阴,阴满之外。在外则向内为合为开(阳明太阴,先合后开),在内则向外为合为开(厥阴太阳,先合后开)。枢为转动之轴(少阴主降,少阳主升:君火以明,相火以位),枢机不转,则开合不利,升降不调。
黄坤载实为有史以来学问最渊博、著述最丰富、学术最系统、医术最高明之大医家。可惜一直受到所谓正统的人多势众的寒凉派庸工的理论排挤,始终没有受到医学界的重视,以盲引盲,处处误导,致使中医水平每况愈下,释邪攻正,为虎作伥,终于沦落到了今天不堪入目的地步。悲哉!
民间中医识阴阳。阴阳辩证仔细详。次分六经与脏腑。以证类病无处藏。阴阳体质是根本。疾病是标记心上。颠倒阴阳祸患藏。阴证就用温热药。阳证苦甘寒药商。阴阳错杂寒热药。湿盛还需阳药上。熟读《内经》作参考。《易经》也要知其详。临证就用《伤寒论》。神农本草心中藏。寒热温凉记细详。若要临床无闪失。钦安之书不可忘。变通用药有保障。正龙杂病要借鉴。古圣先贤智慧棒。一阴一阳一部书。万病不离阴和阳。离开阴阳无文章。圣贤真传一句话。愚者万卷藏书箱。何必它山求玉石。民间中医珠宝藏。不明阴阳谈医药。盲人点灯无用光。
中医本身按照《内经》理论治病很容易。张仲景大师根据《内经》六经结合《易经》创立的《伤寒杂病论》。是很完善的辨证论治体系。但是大多数经典医家。抛开易经理论去解释伤寒六经。又编出了大量撇开纯真易经理论的中医阴阳教材。致使从理论到实践错上加错。人民群众得不到纯真的中医治疗逐渐对中医失去了信心。而民间中医学习《内经》.《易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掌握了中医的真髓。可以说简(大道至简).便.廉。用药几十味。
普及真正的中医精髓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凡是想快速入门的,首先你要学好古文,尤其是医古文,学会比类取象,横向纵向思维。
学医三难
学中医有三难
一者,古文基础不好,读医学经典感到非常辛苦,此为无智之苦。刺骨悬梁可解。
二者,学医方向不明,没有明确目标便不能坚持,此为无德之苦。发心救苦可解。
三者,学习方法不对,被先前科学文化知识困扰,此为无明之苦。专心经典可解。
续学医三难
1难于专
医书汗牛充栋,加上易经系列,佛道儒等和中医的相关内容,很难不贪多。
2难于精
读经典贵于涩而易于滑,能够深入,不浅尝辄止难。
3难于平和
学习中医后,看不惯的错误医学观念比比皆是,很难平和,面对十分缺乏中医常识的人很难不心生狂傲。对于先入为主的观念很难消除成见。所以烦恼反而多,能保持平和难。
这些提纲挈领的问题可为学习中医的人借鉴领会,则于道不远矣!
岳美中老先生《无恒难以做医生》语录:
1、读书宁涩勿滑,临证宁拙勿巧。
2、自视当知其短,从师必得其长。
3、读书多些有益于专,知识博些源头更活。
4、勤能补拙恒斯效,俭可养廉贞自清。
欲治病者,必先识病之名,能识病名而求其病之所生,知其所由生又当辨其生之因,名不同,而症状所由异,然而考其治之之法,一病必有主方,一方必有主药。
读书宁涩勿滑,临证宁拙勿巧。自视当知其短,从师必得其长。
要有恒,不可时作时辍;要专一,不得见异思迁。
中医读书自学的几个方面:
择善本,苦奠基,追源而上。
勤于问,精于思,辨明泾渭。
重实践,究成败,累积心得 。
中医名家谈学医
无恒难以做医生——岳美中
读书宁涩勿滑,临证宁拙勿巧。
自视当知其短,从师必得其长。
读书多些有益于专,知识博些源头更活。
勤能补拙恒斯效,俭可养廉贞自清。
要有恒,不可时作时辍。
要专一,不得见异思迁。
要入细,不可知学皮毛。
戒玩嬉,戒嗜好。
治学门径和方法——任应秋
子贡曰:“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凡学问都有一堵高墙,如不找到门径进得墙内,则比不能领略无限风光。——《四库》著录医书九十四部、六百八十二卷。
学习方法:
精读:这和岳老的宁涩勿滑一样,看来读书确实应该读进去。
勤写:不动笔墨不读书.列举了任老的不同笔记若干篇,可见读书之勤奋和用心。另外介绍了卡片的做法。
深思:弗得弗措。四善记,任老的编写药诗诀是一个好办法,好在现在的医类诗诀随处可见,不用自己编了。但是自己编 的应该更加便于记忆,因为在编写的时候已经过了多遍大脑了。
我的学习过程——姜春华
做医生一定要有思路,它不是墨守成规,而是活用成规,创立新规,既创又破,既破又立。资料想一盘珠子,思路就是穿起这些珠子的绳子。
路,是人走出来的——金寿山
读书百遍,不如抄书一遍;读书百遍,其意自见。
“博“正是为“专“吸收营养。
金老在快结束时写了一则医案摘抄于此:我在青年的时候曾治过一湿温病人,病已多日,心下痞闷不舒,大便不通,舌苔黄,有可下之征,用小陷胸汤加味,服药后得利,胸腹宽畅,但随即衰竭而死。病家归咎于命而不归咎于医,但我终觉得小陷胸汤用的不对,有内疚之心,而不明其所以然。后来深入研究叶天士的《温热论》,读到湿温病,大便溏,为邪未尽;必大便硬,乃为无湿,始不可再攻也一段,才知道我的错误。金老之治学严谨令人佩服,医德的高尚就更加令人钦佩了。
没有渐悟便没有顿悟。
业精于勤荒于嬉——李聪甫
若要精,人前听,若要好,问三老。
只怕不勤,不怕不精,只怕无恒,不怕不成。
中医读书自学的几个方面。
择善本,苦奠基,追源而上。
勤于问,精于思,辨明泾渭。
重实践,究成败,累积心得。
还必须注意,无论笔记、心得、医案,乃至每一张处方,都要书写工整,点画清晰,要培养严谨的作风。
育兴致,明志向,术要专攻。
须知有志才有兴,有兴才有专攻,有所专攻才有所识,有识才有成。
览群书,广学识,相得益彰。
医书一担,儒书一头。余还以为医道同源,所以道书更是要学习。
再有就是孟子曰:不直则道不见。
学习中医的点滴体会——刘渡舟
刘渡舟,伤寒专家。
自学的三忌:一忌浮、二忌乱、三忌畏难。
学习中医要从经典著作入手,不要怕难,要有一点精神;二是对中医学的原文和汤头、药性及歌诀,既要明其义而又要背其文。不背一点书,是没有工夫可言的;三是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自学不是权宜之计,而是要一生奉行;四是要学用结合、学以致用
学无捷径贵在恒心——彭履祥
恒心,孔子说: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因为医所以寄生死。
陆士谔说:读书难,读医书尤难;读医书得真诠,则难之尤难。
一曰信,坚定信心;二曰静,心静;三曰细,剔除错误,淘汰衍说,辨别讹字。更需扩大眼界,善于互参。
陈修园:读仲景书,当于无字处求字,当于无方处求方,才可谓之能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