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记忆:雄庄业余剧团
很多时候,我们总在羡慕大都市的红肥绿瘦,我们总是用异样的眼光看待土得掉渣的父老乡亲,我们总能找出远离家乡的理由,可是,我们是否能停下行色匆匆的脚步,用安静的心去了解我们的父老,用感恩的心去善待我们的故园?
在我很小的时候,村里唱戏很热闹。村中祠堂门前的戏台前(俗称“戏台下”)总是聚满了人,大家各自从家中扛着条凳方凳,早早占好位置,等待夜幕降临,好戏开演。雄庄人喜欢唱戏,更喜欢看戏,村庄本来就大,人口也多,平时显得偌大的戏台下早就熙熙攘攘,人头攒动。因此,每逢村里唱戏,总是万人空巷,大家聚集到戏台下,来感受这难得的文化盛宴。
那是一段特殊的岁月。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来自于民间自发的艺术展示,虽然物资贫乏,精神却近乎疯狂,有一种本能的展示欲或者宣泄欲望。因此,雄庄业余剧团的创始和发展,可谓与时俱进,顺天应人。
雄庄业余剧团创办于1951年3月,宋国华负责并兼导演,团长熊芳才。这也是丰城县第一个农民业余剧团。1952年,改名“雄庄业余文工队”,参加了丰城县第一届文艺汇演。1964年参加丰城县文艺观摩汇演,1965年改名为“毛泽东思想宣传队”,1976年改为“雄庄业余剧团”,并一直沿用下来。
雄庄业余剧团的演职人员全都是本村土生土长的农民,在长期的演出过程中,形成了强大的创作实力和自我培训能力。演出内容以配合中心、紧跟形势为主,自编演出戏曲节目与移植现代小戏相结合。比如土改时演出的《血泪仇》、《穷人恨》、《兄妹开荒》、《打破顾虑分土地》、《大登殿》等。互助合作运动中演出的《不能走那条路》、《人往高处走》、《同心协力》、《打破老规矩》。宣传婚姻法演出的《美满婚姻》、《付招英》。配合扫盲运动演出的《全家学文化》、《红请帖》。文化大革命时期演出《红灯记》、《杜鹃山》、《沙家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演出了《对火》、《探亲家》、《新的起点》等。
按照现在流行的说法,雄庄业余剧团吸引了众多的铁杆粉丝,这些粉丝不仅来自于本村,更来自于本乡、本县甚至周边县市,成为一种极富时代特征的文化现象。雄庄业余剧团经常活跃于高安、新建和丰城等地,多次参加过县(市)、地(市)汇演,有着强大的影响力和知名度。1954年以自创剧目《全家学文化》参加全县会演,轰动一时。1958年参加燕山公社文艺会演,获得一等奖;1969年以《红松岭》参加全县会演,获创作演出奖;1973年参加全县会演剧目是《巧木匠》,获优胜奖;1978年参加地区演出,获三等奖,同年参加省农村业余剧团调演,并参加了国庆游园活动;1988年参加全县农民业余剧团调演的剧目是《生死牌》,获第一名。在建团36年中,雄庄业余剧团一直未间断演出,活动频繁,演员不断充实,到1988年,团员已30多人。共为县里开大会演出6次,为宜春军分区演出1次,为宜春地区演出1次。总计演出3700多场次,观众达百万人次。
这些枯燥的数据背后,凝聚了一代代雄庄业余剧团人不懈的努力和追求。他们贫穷,但他们并不寂寞;他们快乐,因为他们有自己的追求。他们在祖先开拓的土地上耕耘并且欢唱,痛苦并且感恩。他们把对生活的感受,对社会的认识,对时代的歌颂融入表演中,纯朴而真挚,张扬且富于热情。很多年以后,当我走遍了很多地方,当我独自行走在他乡的月光下,我的脑子里经常会回想起在家乡看戏时的情形。
雄庄的戏台也曾经是很多人向往的地方。在我有限的记忆里,雄庄的戏台很宏伟,舞台有一人多高,要好几个小伙伴相互推拉才能上得去。戏台的两边有硕大的台柱,拉上帷幕就是演员候场的地方。戏台的后边有乐池,是剧团乐队伴奏的专用场所,里间是化妆和道具间。小时候看戏是不能上到舞台去的,但看电影时可以。放电影也是在这里,一张巨大的银幕张挂在舞台中央。小伙伴们一字排在舞台上,躺着看电影。银幕前挤不下,就躺到银幕后面,反着看,效果也不差。戏台上的记忆,是童年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雄庄的戏台早前与祠堂相对,这也是古代通行的做法。但我对古戏台没印象,只在族谱上看到。记忆里的戏台是1976年重修的,砖木结构。后来戏台被拆,改成现在类似菜市场的模样,没有一点感觉,老戏台连同村里业余剧团一起,走进了历史的记忆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