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记忆:雄庄业余剧团

很多时候,我们总在羡慕大都市的红肥绿瘦,我们总是用异样的眼光看待土得掉渣的父老乡亲,我们总能找出远离家乡的理由,可是,我们是否能停下行色匆匆的脚步,用安静的心去了解我们的父老,用感恩的心去善待我们的故园?

在我很小的时候,村里唱戏很热闹。村中祠堂门前的戏台前(俗称“戏台下”)总是聚满了人,大家各自从家中扛着条凳方凳,早早占好位置,等待夜幕降临,好戏开演。雄庄人喜欢唱戏,更喜欢看戏,村庄本来就大,人口也多,平时显得偌大的戏台下早就熙熙攘攘,人头攒动。因此,每逢村里唱戏,总是万人空巷,大家聚集到戏台下,来感受这难得的文化盛宴。

那是一段特殊的岁月。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来自于民间自发的艺术展示,虽然物资贫乏,精神却近乎疯狂,有一种本能的展示欲或者宣泄欲望。因此,雄庄业余剧团的创始和发展,可谓与时俱进,顺天应人。

雄庄业余剧团创办于1951年3月,宋国华负责并兼导演,团长熊芳才。这也是丰城县第一个农民业余剧团。1952年,改名“雄庄业余文工队”,参加了丰城县第一届文艺汇演。1964年参加丰城县文艺观摩汇演,1965年改名为“毛泽东思想宣传队”,1976年改为“雄庄业余剧团”,并一直沿用下来。

雄庄业余剧团的演职人员全都是本村土生土长的农民,在长期的演出过程中,形成了强大的创作实力和自我培训能力。演出内容以配合中心、紧跟形势为主,自编演出戏曲节目与移植现代小戏相结合。比如土改时演出的《血泪仇》、《穷人恨》、《兄妹开荒》、《打破顾虑分土地》、《大登殿》等。互助合作运动中演出的《不能走那条路》、《人往高处走》、《同心协力》、《打破老规矩》。宣传婚姻法演出的《美满婚姻》、《付招英》。配合扫盲运动演出的《全家学文化》、《红请帖》。文化大革命时期演出《红灯记》、《杜鹃山》、《沙家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演出了《对火》、《探亲家》、《新的起点》等。

按照现在流行的说法,雄庄业余剧团吸引了众多的铁杆粉丝,这些粉丝不仅来自于本村,更来自于本乡、本县甚至周边县市,成为一种极富时代特征的文化现象。雄庄业余剧团经常活跃于高安、新建和丰城等地,多次参加过县(市)、地(市)汇演,有着强大的影响力和知名度。1954年以自创剧目《全家学文化》参加全县会演,轰动一时。1958年参加燕山公社文艺会演,获得一等奖;1969年以《红松岭》参加全县会演,获创作演出奖;1973年参加全县会演剧目是《巧木匠》,获优胜奖;1978年参加地区演出,获三等奖,同年参加省农村业余剧团调演,并参加了国庆游园活动;1988年参加全县农民业余剧团调演的剧目是《生死牌》,获第一名。在建团36年中,雄庄业余剧团一直未间断演出,活动频繁,演员不断充实,到1988年,团员已30多人。共为县里开大会演出6次,为宜春军分区演出1次,为宜春地区演出1次。总计演出3700多场次,观众达百万人次。

这些枯燥的数据背后,凝聚了一代代雄庄业余剧团人不懈的努力和追求。他们贫穷,但他们并不寂寞;他们快乐,因为他们有自己的追求。他们在祖先开拓的土地上耕耘并且欢唱,痛苦并且感恩。他们把对生活的感受,对社会的认识,对时代的歌颂融入表演中,纯朴而真挚,张扬且富于热情。很多年以后,当我走遍了很多地方,当我独自行走在他乡的月光下,我的脑子里经常会回想起在家乡看戏时的情形。

雄庄的戏台也曾经是很多人向往的地方。在我有限的记忆里,雄庄的戏台很宏伟,舞台有一人多高,要好几个小伙伴相互推拉才能上得去。戏台的两边有硕大的台柱,拉上帷幕就是演员候场的地方。戏台的后边有乐池,是剧团乐队伴奏的专用场所,里间是化妆和道具间。小时候看戏是不能上到舞台去的,但看电影时可以。放电影也是在这里,一张巨大的银幕张挂在舞台中央。小伙伴们一字排在舞台上,躺着看电影。银幕前挤不下,就躺到银幕后面,反着看,效果也不差。戏台上的记忆,是童年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雄庄的戏台早前与祠堂相对,这也是古代通行的做法。但我对古戏台没印象,只在族谱上看到。记忆里的戏台是1976年重修的,砖木结构。后来戏台被拆,改成现在类似菜市场的模样,没有一点感觉,老戏台连同村里业余剧团一起,走进了历史的记忆里。

(0)

相关推荐

  • 皖南花鼓戏的形成及习俗(下)

    皖南花鼓戏的形成及习俗 茆耕茹 组班 一.组 班 唱戏需要有一个戏班来承应.花鼓戏自光绪年间(1875)起,直到一九五四年的七十九年间组班过程,大致相同.一九五四年后至一九七八年(内含"文革 ...

  • 资料| 潮济行·金家格里与竺水招(原作者:秋绪)

    按:依照惯例,会有一些很长的"小编有话说".笑. 竺水招四十年代扮演<碧玉簪>李秀英 (图片来自网络,感谢) (一) 关于黄岩事件,其实颇有些云山雾罩,每个人的回忆都有 ...

  • 红红火火二人台

    1949年10月1日,商都人民和全国各族儿女一样,庆贺着祖国的生日.在商都县城,有八家高跷队同场竞技,还有商都老艺人何官印和游占魁领班唱二人台,整整热闹了三天,使二人台艺术焕发了青春. 1949年冬天 ...

  • 歙县有个叫绵潭的村子,那里的古戏台,一直唱到如今!

    编者按:本文作者,绵潭人,汪卫东,字弘绵,号蓼山居士.<绵潭志>主编,2005年版<歙县志>文化古村绵潭篇主笔.复旦大学王振忠教授主编<徽州传统社会>丛书之< ...

  • 皖南花鼓戏的起源、形成与发展(三)

    童达清 皖南花鼓小戏<赌老婆>,边听边看 06 皖南花鼓戏的缓慢发展 自晚清至新中国成立之前,皖南花鼓戏的形成与发展是及其缓慢的,究其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点: 第一,花鼓戏演出收入菲薄,不足 ...

  • 【郁氏文化】海门山歌剧哪里来?(文/张 垣)

    郁氏文化 海门山歌剧哪里来? 文/张 垣 东临黄海,南靠长江的海门,解放初曾引进过越剧,自己却没有剧种的.可是1958年,海门山歌剧团如一枝独苗冒了出来,开了江海大地自创地方戏的先河,其来龙去脉蛮有故 ...

  • 北京大兴榆垡东庄营剧团演唱会评剧茶瓶记春红报喜

    北京大兴榆垡东庄营剧团演唱会评剧茶瓶记春红报喜

  • 深度分析,庄神的打法能和湖人适配吗?

    相信在昨天与篮网的比赛后,许多人心中已经有了和之前不同的答案.那么今天,我们就具体分析一下庄神与湖人的适配性究竟能打几分. 首先我们从德拉蒙德的技术特点入手.他是个什么类型的球员?大部分人对他的印象是 ...

  • 新型农村业余剧团组织经验

    新型农村业余剧团组织经验 --图书欣赏之四九二九 <新型农村业余剧团组织经验>(农村戏剧工作经验),中国戏剧出版社编辑部编 中国戏剧出版社.

  • 麦杏生丨濛江业余剧团往事

    作者简介 麦杏生,74岁,广西藤县濛江镇人,20岁离乡外出工作,现为南宁铁路局退休职工.五十年来乡音不改,故土情深.撰有濛江回忆录二十余篇. 濛江业余剧团往事 麦杏生 濛江业余粤剧团挂牌成立可能在一九 ...

  • 正月十五闹元宵:来看看雄庄村的“滚地龙”

    春节期间,各地的庆新春闹元宵民俗活动展得如火如荼,而以舞龙灯最为盛行,群众基础也最广泛.这些民俗活动虽然形式不同,本质却一样,除了祈天敬神之外,还有对传统文化的认同,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让看客们大饱 ...

  • 尊天地孝祖宗:雄庄双溪灵坛考

    雄庄村建村于宋崇宁甲申年(1104),在谱牒里称作"双溪熊氏".双溪,即指雄庄村前村后的两条水溪.两条水溪均发源于湖塘乡西部的董家祖师岭山脉,其中前溪发源于南山(后为南山水库)山谷 ...

  • 瘦石 || 湖塘雄庄村:双溪环抱一洲峙

    雄庄村位于湖塘集镇西约三华里,是一个近两千人的大村庄.雄庄<熊氏宗谱>"赠思诚庵熊先生奉母金夫人命居熊庄记"描述:"熊庄,丰城胜地也.一洲中峙,两溪外抱,如溯 ...

  • 深度调查 | 亦庄国投为何100亿“输血”蔚来?

    5月28日下午,深陷缺钱风波的蔚来汽车终于松了一口气,宣布再获100亿融资. 亦庄国投,这个具有国企背景的投资者,也随着蔚来融资的宣布出现在公众视野中. 公开资料显示,亦庄国投全称北京亦庄国际投资发展 ...

  • 华县杏林工农业余剧团的始末

    华县杏林工农业余剧团的始末 作者  王惠民 杏林工农业余剧团,是华县解放初期,一些戏曲爱好者自愿组织的业余剧团.从1949年8月成立到1955年春自流解体,共活动了五个春秋.它在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和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