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看完聊斋的人会觉得《野狗》一文比蒲松龄的其他作品骇人?
人在看恐怖故事的时候虽然心里会害怕,但理智会不断告诉自己这些都是作者编造出来的。但如果突然得知这个故事是真实发生的事,听者瞬间就会感到毛骨悚然。蒲松龄的《野狗》就是这样一个故事。
故事背景:“于七之乱,杀人如麻!”
于七是谁?谁杀人如麻?是乱党于七吗?不!是官军!
于七此人有个草根阶层的名字,但是身份却不简单,他是民族英雄戚继光的外孙!其父也是明朝将官,崇祯二年死于满清骑兵之手。
顺治元年,清兵入关,明朝大厦倾颓,世受国恩的于七暗中积蓄力量,在顺治五年于胶东揭竿而起,反清复明。起义军很快拿下了宁海州,并分兵去攻打文登,栖霞两县。正当起义军势不可挡之际,于七竟答应了满清朝廷的招安,获封了栖霞把总一职。
然而招降的起义军一般很难融入朝廷,于七在官场上备受猜忌。亲友们又斥责他忘记了“君父之仇”竟然做了投降派。于七非常懊悔,于是顺治十八年秋,于七再次起兵抗清,各地纷纷响应,烽火燃遍山东各地。
三万清军在锯齿山围攻于七大军主力,双方对抗三月。久攻不下,清军又于各处调兵驰援,行军途中视民如匪,大肆烧杀。
康熙元年,于七绝境中率军突围,遭遇重挫,见事不可为,众将有的死战有的自刎,无一人投降,只有于七和少数人突围而去,最终隐姓埋名,削发为僧。
由于于七潜逃,清军对栖霞一带百姓展开报复性屠戮,蒲松龄说“于七之乱,杀人如麻!”说的就是清军杀人如麻。《野狗》的主人公李化龙就是为了躲避屠杀而逃进了深山。
话说李化龙逃进了深山之后,发现这里也满地都是死人,正好遇见一队官军路过,李化龙连忙倒在死人堆中装死。官军走后,李化龙依旧忐忑不安,心想保险起见再躺一会儿,没想到却发生了更惊恐的事情。
地上缺胳膊少腿的尸体纷纷站了起来,只剩下李化龙孤零零地躺在那里。一个脖子被砍断了一半,脑袋斜挂在脖子上的尸体开口说话了:“要是野狗子来了我们怎么办?”群尸纷纷也叹息:“是啊,野狗子来了要怎么办?”李化龙心惊肉跳,这些死尸站起来已经够恐怖了,那令他们恐惧的野狗子又是什么?
尸体们叹息一阵又倒地不起,李化龙将微微打抖的腿弯曲起来抵着地面,想要趁机起身离开此地,却听见了一阵沉重的脚步,野狗子来了!
一个兽头人身的未知生物出现在李化龙视野里,它走到最外围的一具尸体边趴下,对着尸体的脑袋啃咬了起来,吸食脑髓的声音让李化龙背脊发凉,四肢发软。野狗子依次吸食尸体的脑髓,很细致,一个也不放过,终于轮到李化龙了。李化龙感觉一双大手在用力扒拉着自己的肩膀,他死命地将头藏在了一具尸体下面。忽而肩头一松,野狗不拉自己肩膀了。走了吗?李化龙心里一松。却感觉脑袋上那具尸体被移开了,抬眼一看,一张血盆大口朝着自己的脑袋咬过来。
李化龙头皮一炸,手上胡乱摸到一块石头,猛地打向怪物的嘴巴,那怪物口吐鲜血,负痛而走。李化龙盯着怪物逃跑的方向,半晌才长出一口气,再定睛一看,血泊里有两颗四寸多长的獠牙。
回家之后李化龙拿着獠牙向人打听野狗子是何种生物?什么动物会有这种獠牙,可惜无人知晓。
《野狗》原文只有200余字,情节也非常简单,表面上看是一个志异的神鬼故事,其实是一篇披着志异外衣的历史记实。文中的官兵就是清军,土匪残害百姓还能报官,那官兵屠杀百姓,官员敲骨吸髓又能找谁主持公道?
蒲松龄记录的就是于七起义之后的那场大屠杀,然而屠杀并不是最可怕的。可怕的是连死人都不放过的野狗子,野狗子是什么?是敲骨吸髓的满清封建官吏,于七起义之后满清对山东百姓盘剥更甚,不但在活人身上盘剥,还要在死人身上刮油。蒲松龄老先生作为受苦受难的底层民众之一,对百姓的苦难和恐惧深有体会。“杀人如麻”这四个字在我们眼中或许就是一个词汇,但是在蒲松龄眼中就是碧血满地,白骨撑天,一副修罗地狱的场景,置身其中谁能不恐惧?
可是在满清的血腥高压的统治下,蒲松龄也只能编造出一篇篇鬼怪故事来隐喻时事,弄出一个长着人身和畜生头的“野狗子”来委婉地抨击满清的军队和官吏,以自己的角度记录下这段历史。
当我们看《画皮》、《倩女幽魂》等故事的时候,都是抱着看客心态,去听听鬼故事刺激一下的。而《野狗》因为取材于真实历史事件,所以给人一种沉甸甸的感觉。说《野狗》最恐怖的人,正是在了解了故事背后发生的历史事件之后,才骤然醒悟,原来这个神鬼故事有着脱离艺术层面的大恐怖。
(全文完)
(以上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人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