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住乡愁】父亲留下的账本
浠水县城凤栖山下的陆羽茶泉,相传茶圣煮茶处。
再过几天就是父亲71岁的生日,可是父亲的生命在59岁就终止了。如今,他和爷爷奶奶偎依在一起。我想爷爷奶奶一定会好好陪父亲过生日吧。
11年前,眼看快要过年了。元月八日早上六点左右,我在武汉黄鹤楼下的单位宿舍中,迷糊之中,接到村民来电话,得知父亲突然病逝的噩耗。我丢下手机,放声大哭——
父亲呀,您不是前不久还亲口对我说身体好好的,至少5-10年还可以劳动吗?怎么就这样抛下我们不管了呢?连个尽孝养老的机会都不给我们……
当天下午,我匆匆赶回了浠水,看到老屋里满是亲戚四邻。以前,父亲总是老远赶到和平街上迎着我,或者抱起孙儿回家。
可是,眼前的父亲,他那高大的身躯安静地躺在竹床上。我跪下来焚香叩头,泪如雨下!从此父子阴阳两隔,永成天涯之憾!
三天后,按照老家的习俗,尊重父亲一生俭朴的作风,我们简简单单地安葬了父亲。
父亲在当地农村当了快三十年村会计,也就是当了大半辈子村级“管家”。他去世前二十多年没有再盖过新房子,一家人直到现在还是住在土砖瓦房中。
父亲一生从不讲阔气比排场,没有为我们三个儿女操办过婚宴。而他本人从没有打牌赌博的嗜好,抽烟喝酒也是很节制的,穿着他更不讲究,连双皮鞋都舍不得穿,更不要说西装。所以,很多人推测,他身后一定留下了一大笔财产……
我们清点父亲的遗物,在众多码放整齐的书报之中,翻到一个半旧的多少年前的小学生作业本,上面清清楚楚记着一笔笔的账目,主要包括:当村干部多年拖欠下来的工资一万多元,建村办小学的集资款六千多元(从他当村干部工资中扣除),以及他用工资代交几十个农户的上交款,少则几十元,多的上千元,共计上万元。还有十多年前,我家多年屠宰年猪,一些困难村民过年赊欠下的猪肉钱……
自从上大学,我就远离老家多年了,一直忙着工作和学业,对家乡的很多情况并不了解。父亲生前是个很低调的人,除了鼓励我们读书成材,做个自立自强的人,家中事情在我们面前很少提及。
听母亲说,我们那里属于大别山区一个偏僻的穷山沟沟中的小村子,当一年村干部全部工资最多年份也就两三千元,而且到了过年还不能发到手。前些年,很多缺乏劳力的农户,或者有几个孩子上学的村民,交不起农业税费,父亲就把自己的工资先为他们垫付,有的农户还一交就是多年。
还有好几户多年远路在外打工的村民,作为村干部的父亲,要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就用自己的工资年年先代他们完成上交指标。据说,其他少数村干部也有拖欠工资的情况,但父亲累积的数目要大一些,也有村干部通过其他方式变现了,比如买一些村里的大杉树……
事后,我们和现职的村干部、大部分村民对了账目,情况完全属实。不过,极个别不讲理的村民说什么:现在国家农业税收都取消了,谁叫他自己“撮事揽干”(方言,类似于成语越殂代疱),非要代我们上交,我才不会认这个账呢……
我家从来不宽裕。劳苦的母亲身体一直不太好,她只比父亲小一岁。不到50岁,母亲的一口牙齿就快掉光了。60岁后身体已明显如弯弓的弧度。哥哥出生不久患了“百日咳”,因注射药物致残,从小又聋又哑。妹妹高中毕业之后,在外打工多年……
我原来在一家亏损的企业工作了快十年,后来考上脱产的公费研究生读书三年。毕业后调到大搞基建拼命上规模的某二流高校教书,工资发放常常大打折扣,一年甚至要换两三张不同银行的工资卡(估计为了学校借贷融资的需要吧)。这样的现实,我家的负担可想而知。
父亲是穷人家的孩子。因为贫穷,父亲原有哥哥姐姐三四人,在成人前后因病无力救治,眼睁睁地看着如花枯萎了;因为贫穷,聪明好学的父亲上了半年初中,就背着包袱回乡当民办教师……
父亲受苦了一辈子,也勤劳了一辈子。他是个乐观的人,脾气温和,爱说爱笑,老老少少都喜欢和他在一起,和他搭嘴儿、挖白儿。
父亲乐善好好施,做了一辈子的好人。在他去世前几个月,邻居搭梯子从自家楼上取柴草把子时,意外摔成重伤,她的丈夫和孩子们在外打工,公公年迈体弱,于是父亲和哥哥主动轮流帮她家挑水吃……
面对父亲留下的账本,最后我和母亲、妹妹商量,形成一致意见:虽然父亲走得很突然,没有留下什么遗言,我们要尊重父亲一生的为人处世方式。村里拖欠工资尽量催收,而村民们的账单由他们自觉自愿地偿还。对于特别困难的家庭,我们就不要作指望,也就等于免了吧……
——父亲留下的账本,我们要永远珍藏着。父亲把一生做人做事的道理都记载了这个薄薄的本子上,把社会和谐的大道理也悄悄地“背书”在这个薄薄的本子上……
(注:本文配图的三幅不同字体的《心经》均为书法家李建先生书写,特别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