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住乡愁 】浠水方言“打”天下(上)

昨天早上,在公众号“凡人之力”中,发了一篇文字《用心还原楚方言》,真是万万冇想到,引得众多浠水朋友的关注,我也从留言和探讨中获得了很多教益。比如:打露卡,应该是“打露胯”。亡事钱,应该是“往生钱”(冥币)。

不服周,有人说“不服邹”(文字似更接近浠水方言的发音)。其实,翻一下涂又光先生的《楚国哲学史》(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并且从公元前606年楚庄王“问鼎”这一事件就可以看出,南方的楚文化和北方的周文化之间的对立。学者认为,这两种文化的冲击和融合,就是后来中华民族的汉文化。

还有人说,应该是“打露胩”?胩,月子旁,很有点意思。不过,查阅《现代汉语词典》,胩字的意思是:烃基和异氰基的化合物,无色液体,有恶臭。也叫异腈。胩,对应的英语单词是carbylamine。

既然大家有谈论浠水方言的兴趣,那我今天就抛出另外一篇,谈谈浠水方言中的“打”字现象。如果从更广阔的视野来看,整个鄂东地区的方言大同小异,“打”字的语言现象也是鄂东文化现象,不能全说是浠水独有的。算是抛砖引玉,求教方家。

据《浠水县志》记载,东汉光武帝刘秀徙巴州蛮民于河口,故名巴河。原来,东汉建武23年(公元47年),七千造反的巴人被打败,从湖北长阳一带被押解至江夏界中(今武汉鄂州之间)。随后再次造反,被镇压后迁移到“五水”(蕲水、希水、巴水、赤亭水、西归水)流域,形成了“五水蛮”,而巴水流域为其活动中心的。

浠水自南北朝刘宋元嘉25年(公元448年)建县,距今一千五百多年,县名从希水、蕲水,再到浠水。当地民风彪悍,勇猛好斗。因为据有长江天险,境内众多的河流湖泊,山川秀美,浠水自古以来就被是名副其实的“鱼米之乡”“鄂东粮仓”。这样好的地盘,势必会是兵家必争之地。元朝末年,在浠水还“打”出了以徐寿辉为皇帝的天完国的红巾军政权。当年的首都,如今还是一个经济不发达的县。

徐寿辉建都遗址浠水清泉寺,现为闻一多纪念馆所在地。

因为生存的需要,楚人的这种战斗精神,影响着世世代代的浠水人,并且融入了日常话语体系中。不知道你留意过没有?浠水人嘴巴上的“打”字,有很多个义项,而且是《现代汉语词典》“打”字的25个义项之外的词汇。

正如有研究资料认为,“搞”字是湖北人在辛亥革命前后发明的(存疑)。而浠水人祖祖辈辈用一个“打”字,竟然可以组合出很多方言的语汇,构成一个以“打”字为中心的丰富多彩的语言王国——

1.打嘣—接吻、亲嘴。浠水人觉得男女公开打嘣是丑事,那就阴阴地(隐隐地),阴到做。但是,浠水人为了表达对小伢儿的喜欢,可以公开对小孩子“索吻”。大人们可以友好地向抱在父母手中的婴幼儿,或者上小学的小朋友说“来,打个嘣,我给你糖儿吃!”

2.打电影、打电视——就是放映电影和电视,而不是外人以为要将电影机和电视机砸了!所以,我在《留住乡愁》散文集中专门写到“打电影”,以及后来有了电视机,也叫“打电视”,于是有了故乡的第一台电视的真实故事:《插旗山下“打”电视》。

1996年,这篇文章的第一稿《故乡的第一台电视》,还在湖北宜昌获得了“我与广播电视”主题征文奖,获得奖金50元。而我当年的工资300元左右呢。

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农村主要是观看露天电影。提前,有人会告诉你说:

——“真朝儿”(今天)“夜歇”(晚上)大队要打电影。

——打么事片子?

——我也不晓得。

——管他打么事,掇个凳看就要得……

3.打油——本来是榨油的动作,后来转化为浠水乡间一种众人的游戏方式。比方,你要是当新郎官,当天接亲时候,肯定少不了被“新答姐”(新娘)的亲房亲族,或者同住一个塆的人们“咒经地”(认真地)“盘”(折腾)你,盘得你“扭扭转”(团团转)。

千万小心,你的脸上,有人给你冷不丁地抹上一脸黑——灶上大铁锅兜上(锅底)的黑灰,或者备好的红油漆、油彩等。

这还不上算,几个年轻小伙子,或是几个有备而来的“酸答子”(胆大不怕丑)大嫂们,过来抱着你,再放倒,手脚四肢各有一个人紧紧拽着你,这样抬着你在空中晃悠。

前面再站一个人,用你的脑壳一次次撞人家的屁股,颇像农村油榨房的榨油时的动作,也像寺庙中撞钟一样,让你脸红脖子粗,所以叫“打油”。

4.打破迹(打破绩)——就是揭老底,说一些对别人不利的话。比方,一对男女恋爱了。另外一个长舌头的大嫂找到女孩说:那个男的,没裸用,没本事赚钱,是个“光烫苕”(外面光),听说细早(小时候)还被疯狗咬过……

你想一下,这一番话要是真听进去了,那这一场恋爱还能谈下去吗?肯定是要泡汤了。所以,“打破迹”或者是“打破绩”,就是揭露别人有隐痛的地方,或者有败笔的地方。

5.打生招——突然的、出乎意料的。比方说,那个张家老屋说书的老头儿,昨儿夜里“打生招”死了。世事难料,打生招的事情也不会少的,人生的无奈呀。

按照发音,我开始写为“打森着”。后来揣摩半天,感觉用“熟招”和“生招”来对话,或许更准确。正如习武练拳,你来熟悉的招数,接招的人可以应对自如。如果来个如霍元甲一样的“迷踪拳”,那就套路不明,对应地是不是叫“生招”,那就不好应对了。

6.打惊招——就是很吃惊,很恐慌的状态,也指说一些没有来由的话。比方,两个人走夜路,又没有月亮,黑摸地的,胆子小的人,听到一点动静,总疑心后面有鬼跟着。或者看到远处一个黑影,就大呼小叫“鬼来了”,这种状态就叫“打惊招”。

还有,明明人家小俩口爱得死去活来,你非要信门(没有根据地)说“男的在外头有人”(外遇),不爱听的人就说你是“打惊招”,乱果咵,不晓得日夜……

注意了,有个戏曲名段叫《打金枝》,唐朝名将郭子仪的七子郭暧,给不拜父八十大寿的妻子——升平公主身上来了一拳的故事。此“金枝”指代公主,而不是彼“惊招”,完全是两码事情……

——时间不早了,我要赶紧收拾一下出门了,坐上地铁——那是我个人很享受的“文学创造工作室”,应该算是好几千万元的热闹的工作室,赶着进城上班了。

想一想,故乡浠水人嘴上“打打杀杀”的说法很多,也很有意思。千百年来形成了浠水方言中特有的“打”字说法和“典故”,这无疑是一个特定地域的语言现象,也是特定群体共通共享的精神世界。

虽然我不是研究方言的,但是我喜欢用这种“非专业的眼光”来做点别人看来专业的事情,这也是我多年来业余生活找到一些快乐的根源。就像浠水人日常打邪说的话:么样看别人家的堂客(媳妇)都几好看,不也是同样的心理吗……

生活中看似旁门左道,有时候能成就的一点事业,可能正是误打误撞的新领域,牵着你的兴趣做下去,甚至是那些司空见惯的专业人士的研究“盲区”呢。

做学问,需要多学科知识背景的交叉。所谓新发现新突破,有时候不正是要依靠那种始终如童心般的新奇眼光……

好了,浠水方言“打”天下,今天就先扯到这里。我以小学生的学习态度,端出本文的上篇来,主动求教浠水的父老乡亲。欲知下篇如何,待我再静心整理一下,且听下回分解。

(0)

相关推荐

  • 【挖古】浠水方言解读古诗《静夜思》等

    挖古,或许也可以叫"哇鼓",四十岁以上的浠水人应该懂这个词. 哇鼓:不知道浠水的鼓书艺人是不是个个读过<诗经>,他们很善于运用"起兴"手法:先言他物 ...

  • 【西斐话】我跟着阎老师学方言

    阎老师在西藏工作的那些年,风华正茂. 我跟着阎老师学方言 不少人离开生长的地方冇得几大时,在外面咬文嚼字才几天,就以为自己接触了新的文化,可以改头换面,不认可自己从小说到大的老家方言了.对于这样的人, ...

  • 这是谁唱的浠水方言歌,太好听了吧!

    这是谁唱的浠水方言歌,太好听了吧!

  • 《留住乡愁》 | 人在他乡,深情回望

    <留住乡愁>:游子对故乡的深情回望 文|余一梦 年前,偶然在微信群看见凡力的散文<好吃不过包面>,试着读完,不由得暗暗称奇. "最盛大的节日,最开怀的时候,没有吃到浠 ...

  • 【浠水话】爸爸们的训儿语录

    爸爸们的训儿语录 再过几天,就是父亲节了.浠水的伢儿们,还记得从小到大父亲大人对你的教诲吗?耳畔是不是还响着父亲训你的那些话语?如果记忆有些模糊了,来来来,坐下来,听我帮你找找记忆...... 一.儿 ...

  • 【浠水话】俗了,缩了,还是速了?

    俗了,缩了,还是速了? (法国当地时间4月15日傍晚,巴黎圣母院突然遭遇大火.此图来自网络) 北京时间4月16日凌晨,法国巴黎地标性建筑巴黎圣母院突遇大火,全世界为之惊呼痛惜!咱浠水人也不例外,隔着手 ...

  • 【乡音】浠水方言情景剧:洞房里的约法三章

    浠水方言情景剧:洞房里的约法三章 一拜天地 二拜高堂 夫妻对拜 共入洞房 云里雾里好几个月了,一对浠水青年终于磕磕实实地坐在了属于他们自己的婚房里了.         宾客散去,洞房花烛夜就剩下一对新 ...

  • 【浠水话】巧裸话里头的巧裸字儿

    巧裸话里头的巧裸字儿 我敢肯定,大多数浠水籍的儿子伢儿,只要在老家呆过十四五年(也就是在老家基本完成了小学和初中的教育),应该对下面这几句顺口溜耳熟能详-- 我亼到,你吊到: 我坐到,你靠到: 我跍到 ...

  • 【留住乡愁】浠水方言“打”天下(下)

    这一回,我就闲话少说,直奔主题吧.按照我的理解和朋友们的建议,我再说一些与打相关的浠水方言,诚恳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1.  打鸣--公鸡叫.天快亮了,鸡打鸣了,赶扫起床. 2.   打水--指家禽交配 ...

  • 【留住乡愁】浠水方言“打”天下(中)

    昨天在公众号"凡人之力"中,发了一篇文字,按照非专业人士的眼光来看待浠水方言.甚至是黄冈方言中的"打"字现象,没有想到形成了共鸣共振,引得众多惯用同频率语调的浠 ...

  • 【留住乡愁】方探春/青龙背上取九龙

    "党在我心中"特刊征稿启事 青龙背上取九龙 作者:方探春   1 "捉青龙.耍青龙.青龙背上取九龙".这句话道的是篾匠生意.篾匠的祖师爷是鲁班妹妹荷叶仙姑的夫君 ...

  • 【留住乡愁】舌尖上的乡愁

    承载着无限乡愁的40年老屋,依旧在风雨中傲立. 春节过完,出门前,七十岁的老母亲将亲手做的腊鱼.腊肉.腊鸡填满我的行囊.她真恨不得拉上一两节火车车皮,伴我又一次的离别,伴我母亲的味道.其实,一旦离开了 ...

  • 【留住乡愁】12月30日,是个好日子(上)

    2016年12月30日,我的第一本散文集<留住乡愁>终于印完了.赶在2017年元旦,中国三峡出版社可以正式发行了,终于兑现了我对朋友和社会的承诺. 本来,我以为新书会提前一周左右印好.偏偏 ...

  • 【留住乡愁】 用心还原楚方言

    本周,我的散文集<留住乡愁>就要付印了.即使是到最后的关头,还是像猫头鹰用那发亮的眼睛捕食田鼠一样,发现一些小的错漏,及时得以修改,不至于给读者留下"吃苍蝇"的感觉. ...

  • 【留住乡愁】 浠水人打亲客

    桃园中的花儿,枝头开得正浓正艳.备好乌牛白马祭礼等项,三人焚香祭告天地:"念刘备.关羽.张飞,虽然异姓,既结为兄弟,则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 ...

  • 【留住乡愁】北京地铁上的码字人

    儿时,父亲给我讲述了北宋文学家欧阳修珍惜"三上"时间的故事,即枕上.厕上.马上,用好这些零碎时间,不是用来读书,就是用来思考,决不让一刻闲过.因此,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一代文豪欧阳文忠 ...

  • 留住历史 留住文化 留住乡愁 拍北京胡同四合院的思考

    住久了胡同四合院是麻木的,忽然有一天我们住的胡同也写满了"拆"字,于是,我本能地拿起相机给这些曾经是我的"邻居们"作最后的留影,未曾想这一脚竟踏进了历史文化的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