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塑头条』魏杨博文丨雕塑教学中广西少数民族文化元素与现代雕塑的融合路径探究
▲
摘要:广西作为我国少数民族聚居的一大省份,当地少数民族数量较多,且各民族文化间经过多年发展,已经出现了明显的融合性。雕塑作为文化内容当中重要内容,随着现代化社会的发展,使得越来越多人开始重视雕塑教学。而本文则主要以此为背景,对广西少数民族文化元素与现代雕塑的融合路径进行了探讨分析,旨在能够进一步推动文化元素与雕塑教学的融合及发展。
关键词:雕塑教学;广西少数民族文化元素;现代雕塑;融合路径
1.前言
随着我国现代化经济的发展,使得越来越多人民开始注意到少数民族文化。而雕塑作为文化艺术中的一种表现形式,其通过将少数民族文化元素进行融合,实现了对雕塑作品的升华,提高了其内部所含有的韵律与表现效果。对此,实现少数民族文化与现代雕塑艺术的融合,无论是对于我国文化传承而言,还是现代艺术发展而言,均显得非常重要。
图1 广西黑衣壮的妇女
2.广西少数民族文化元素与现代雕塑融合的价值
在我国有多个民族,而各民族间的文化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广西作为多个少数民族聚集的重要场所,其当地受到了多个民族文化的交叉与融合,形成了独特的文化韵味。伴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民族文化元素,并将其进行多元化的开发与应用。其中,雕塑作为融合了多样文化艺术的作品,受到了大量关注[1]。以我国人民大会堂的浮雕为例,其装饰浮雕便将少数民族文化与现代建筑、雕塑元素进行了融合,使得其既包含传统文化当中的厚重点,同时也能够积极响应时代的发展,这对于强化广西少数民族文化元素多样化发展,推动现代雕塑艺术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3.广西少数民族文化元素在现代雕塑中的融合路径
3.1 广西少数民族文化壮锦元素在雕塑中的运用
壮锦作为与蜀锦、云锦、宋锦等齐名的民族传统文化内容,其也同样作为我国四大名锦之一而受到众多欢迎。尤其是在国民生活水平提升的当下,其对于壮锦的需求量与关注度也越来越高。在这一背景下,壮锦也得到了多样化的应用与发展。例如,其从单一的图案设计逐步向多样化发展,其色彩也愈发的丰富。与此同时,壮锦的制作工艺与制作技法较为复杂,使得其价值性得到了显著提升。将壮锦文化元素与现代雕塑进行有效结合时,其使得雕塑内容、几何纹等更加的富有韵味,并且能够使观看者从雕塑表面便感受到少数民族浓厚的文化气息[2]。同时,在与景观雕塑进行融合时,可以使得传统的广西少数民族文化注入新的活力,使得其能够被更多的人所了解,并彰显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特性,提高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利用。以上图1为例,在河池民族公园浮雕的局部面中,其便融合了现代雕塑,使得广西少数民族在一定意义上实现了继承与发扬。
铜鼓起初是在战争当中为了指挥军队进退所发明的一种打击乐器,除此之外,其较多情况下也应用于一些宴会、乐舞当中,起到奏乐的作用。而在广西地区当中,其通过情况下是在一些大型的晚会、奏乐表演当中应用。铜鼓主要是由铸造技术、冶金技术、美术雕刻以及音乐文化等多种技术融合而得,因此其包含了众多少数民族群众的智慧。而将其与现代雕塑进行有效结合,不仅能够有效提高现代雕塑当中的文化感,还能够使其表现形式更加的丰富,将现代化与民族化融为一体,在第一时间便吸引大量的观念[3]。以上图2为例,其将现代化雕塑与铜鼓融合起来,通过繁杂的纹路提高了整个雕塑的色彩性,同时也使得铜鼓本身的沉重点有效削弱,使得铜鼓的稳重感,而下方群众高举铜鼓的形象,也实现了铜鼓文化与现代雕塑的融合,实现了少数民族文化元素与现代雕塑艺术的融合发展。
图7 黄善武作品《达哥与丹妹》,民族:壮族
图8 魏杨博文作品《日出》,民族:壮族
图9 广西三江侗族竹竿舞
广西作为多个少数民族聚集地,其当地受到了多个民族文化的交叉与融合,形成了独特的文化韵味。伴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民族文化元素,并将其进行多元化的开发与应用。少数民族传统的文化使得其民风存在着不同之处,而在广西当地,有着不少的能歌善舞的少数民族,各民族人们的舞蹈是通过一代接一代传承下来的,透露出了淳朴与向上的精神,在早期很多舞蹈元素表现的是对农田劳作的模仿,在不断的发展中民族舞蹈元素得到了丰富与进化,展现出来的更为和谐,并将其应用到了现代雕塑当中,以少数民族舞蹈的精髓展现和谐向上的面貌。其中,竹竿舞作为壮族较为出名的舞蹈,其将当地人民积极向上的一面充分地体现了出来,并且在与现代雕塑融合之处,使得雕塑更加的艺术化,提高了其整体表现形式。在近几年的雕塑创作中涉及到少数民族题材的作品是非常多的,很多雕塑艺术家都有对少数民族的形象、服饰、文化进行创作研究。在社会上,也有很多关于少数民族题材的城市雕塑安置在城市环境当中,尤其在少数民族较多的地区应用广泛。在去年的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中,广西就有多件优秀的少数民族雕塑作品入选。
图10 战丙强作品《苗山晚风》,民族:苗族
4.雕塑教学中广西少数民族文化元素与现代雕塑的融合路径探究
在雕塑教学时,教师便需要借助大量的现代化雕塑案例与广西少数民族融合的案例来开展课程内容。在雕塑创作和考察的教学中对广西少数民族文化元素与现代雕塑相融合的教学研究的专题讲解,帮助学生对广西民族文化元素与雕塑创作的形式、风格、功能、性质等知识进行梳理,同时也讲解中外现代雕塑的发展与现状,让学生对现代雕塑与民族文化的认识和理解有个完整的概念。同时,还可以通过亲自接触、实际操作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具备少数民族文化元素继承与发扬的意义,并将其与自身所学雕塑知识进行融合,创造出更多的作品,为广西少数民族文化元素与现代雕塑的融合提供巨大的推动力,并借此提高学生的现代化雕塑水平。
结束语
将现代雕塑教学与少数民族文化元素进行有效结合,同时也是对传统民族文化的一种多样化利用,使得其能够与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进行碰撞、融合及发展。在这种情况下,不仅有效推动了我国现代雕塑艺术的全面化发展,同时也使得少数民族文化当中的传统元素进行了创新,并且在继承文化元素的基础上进行了发扬,这对于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图14 黄月新作品《云端上的歌声》
图15 石向东作品《布洛陀》
图16 刘宇航作品《王与后》
作者简介
魏杨博文
1986年出生于福建省建瓯市
2010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雕塑系
2014年毕业于广西艺术学院雕塑系获硕士学位
2014年毕业后在雕塑系留校任教至今
中国雕塑学会会员
全国城市建设指导委员会特约信息员
广西雕塑艺委会副秘书长
广西艺术学院雕塑第一工作室主任
雕 塑 名 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