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百舸争流时,中国这个千古一帝,却“挥刀自宫”!

谈及中国的造船业,如今史学界基本有这么一个判断,即:唐朝能不能造大船,如今不得而知,但宋朝却可以制造大船,到了明朝,更是能制造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海船。即便明朝末年,中国造船业还是很发达,虽然不如明初,但总体水平还行。

然而,清朝建立之后,中国造船业却急速衰退,甚至在马嘎尔尼访华时,中国人看到英国普通船队时,“瞠目结舌”,根本就不知道世界上还有这么大的船只。

至少从宋朝开始,中国一直是造船强国,为何到了清朝,中国造船业就急速倒退?甚至不夸张的说,至少倒退了几百年,可能连宋朝都不如。

那么,这一切是如何发生的呢?让人意外的是,造成这一切的罪魁祸首,竟然是被某些专家称为“千古一帝”的康熙。接下来,就看一看康熙如何让中国造船业倒退几百年!

康熙二十二年(1683),清政府平定台湾,民间强烈要求开海,以恢复对外贸易的正常运行。于是,康熙二十三年,下令开海。自此两年,在福建、厦门、广东、广州、浙江宁波及江南松江县后设立闽、粤、浙、江四海关,与国外通商。

那么,康熙的“开海”,对海船有什么规定呢?不妨看一看这三个要点,这才是掐死中国造船业的关键!

(多桅帆船)

第一,出海船只一律限定载重为500石以下,而且只能打造单桅商船。所谓单桅帆船,几乎只能跑内陆河道,在大海上几乎经不起一点风浪。康熙禁止商人使用多桅帆船,造船业自然就会逐渐衰落。别说不敢造,即便造出来,也没有市场需求呀。

第二,后来限制有所放宽,允许打造双桅帆船,但却又有了限制,即:“其一丈六七尺梁头者,不得过二十四名”。也就是说,桅杆高度不能超过“一丈六七尺”,船员不得超过24人,也不知道康熙是如何做调查的,数字规定的如此详细。

第三,如果在国外制造呢?康熙也堵住了这一漏洞,即:“严禁内陆商人在外国打造船只,违者严加治罪”。换言之,无论是在国外开船厂,还是在国外船厂下单,只要船只大于标准,那么更是“严加治罪”。

当然,康熙在海船的限制上,还有这么一条,即:“鸟枪不得过八杆,腰刀不得过十把,弓箭不得过十副,火药不得过二十斤”!换言之,中国商人估计也不敢出海贸易了,因为当时海盗很多,一旦遇到海盗,凭这样防御力量的海船,必然完蛋。

正因如此,中国造船业才急速衰退,主要因为没有市场需求。更为可惜的是,在欧洲各国百舸争流蓬勃发展的时代,康熙却“挥刀自宫”,生生的让中国造船业倒退几百年,甚至倒退到了唐朝造船水平上。

其实,这一次开海,也仅仅维持30多年,1717年康熙再度禁海,于是船厂就更是无用武之地了,由此后来中国人才会对西洋大船无比惊叹。其实,不是中国人不行,而是康熙不行。所以,康熙的“千古一帝”头衔里,可能水分一大把!

值得一提的是,历史上的每个千古一帝,不是看他做了多少事,而是能不能推动社会进步,能不能让国家崛起,能不能做出符合时代潮流之事!以此标准观之,秦皇汉武杨坚唐宗等人,才是真正的千古一帝。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