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十五道:盛唐的地方行政

魏晋南北朝近四百年的政治乱局,反映在地方行政上,就是秦汉以来逐步建立起来的州郡县三级管理体系,最终混乱不堪难以维系。

南北朝末期,南北两边地方政区规模合计大约是220州,999郡。和两百年前的西晋相比,州膨胀了11倍,郡膨胀了10倍。州郡数目的激增,当然不是社会正常发展的结果,而是由战事、政权林立以及军阀割据等原因所导致。有些地方一个州只管辖一个郡,有些郡下面竟然并不辖县,甚至还会出现两个州同管一个郡的极端情况。传统的三级制已经失去了行政管理的实际意义。

南北朝晚期形势图

隋代再次一统天下,数百年混乱不堪的地方行政制度已然不能适应新的统一政权。隋文帝在经过深思熟虑以后,对地方行政进行了大手笔的调整重组。开皇十三年(593年)下令“罢天下诸郡”,就是整体性取消州-郡-县三级制中的郡一级,直接以州来统辖县,实质上就是又回到了秦汉早期的郡(州)县二级制。

大业三年(607年),隋炀帝继续大举并省州县,同时又把“州”改回古称“郡”,合并之后全国仅存190郡,1255县,平均每郡统辖六七个县。经过隋代的大规模调整,政区模式正式回归了秦代的郡县二级制。

唐代贞观元年(627年),唐太宗继续了隋代的政区调整工作,到贞观十三年地方政区数目为358州(炀帝时期的郡在唐初名称改回州),1551县。隋唐和秦汉相比,疆域比秦汉大,统治比秦汉深入,州郡的数量,无论如何压缩也不可能再回到秦汉三十几或者百余郡的规模了。

隋代疆域图

在具体的管理实践中,二级制的弊端开始再次浮现。地方政区“州”的长官“州刺史”,一人管理六七个县都显得工作量比较大,更何况要中央政府特别是天子,直接管理天下三百多个州。

据记载唐太宗把三百多个州刺史的名字,都写在屏风上,每天早晨都要把他们的名字看一遍,以便经常检查他们的政绩,以决定奖惩升降,当时就有大臣说,汉代得一个好的二千石(郡太守)已经不容易了,何况如今得去找三百多个州刺史,工作量实在太大。

这种情况下,地方管理机构设置不得不又重新回到汉代州郡县三级制的轨道上来。或许尽管可能会导致各种弊端,但三级制还是疆域广袤的大一统帝国最合适的政区模式。

贞观年间,先是在三百余郡之上设置了十个“道”。“道”起初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行政区划,因为它没有设官分职,中央只是不定时地派遣一些“巡视组”分道去监察各地的地方行政情况,这些“巡视组”在完成工作了以后就返回中央汇报,并不留居当地,也没有固定的工作场所,其临时性质十分明显。这也显示出中央对是否在州之上再设一级政区仍在犹豫。

唐玄宗开元年间,将“贞观十道”再调整为“十五道”,每道设置正式的采访处置使一职,有固定的治所,形成了正式的监察区,之后道开始转变为正式的地方高层行政区。唐代的“道”这种行政区名称,至今在东亚一些国家仍有保存,比如朝鲜的咸镜北道、黄海南道,韩国的江原道、京畿道,日本的北海道等。

开元十五道

开元十五道的划分也影响了此后宋代各路的划分,往往被统称作“唐宋道、路制”,如今一些省级政区的名称也直接来自唐代各道的名称。

开元十五道分布:

京畿道,治所在京师长安城内,管辖长安周边地区;

关内道,治所同在长安城内,管辖潼关以西、秦岭以北,包括河套地区;

都畿道,治所在东都洛阳城内,管辖东都洛阳附近地区;

河南道,治所在汴州(今开封市),管辖黄河以南、淮河以北地区;

河东道,治所在蒲州(今陕西永济县),管辖黄河以东、太行山以西;

河北道,治所在魏州(今河北大名县),管辖黄河以北、太行山以东;

陇右道,治所在鄯州(今青海乐都县),管辖陇山以西、远及今新疆地区;

山南东道,治所在梁州(今陕西汉中市),管辖秦岭以南、长江以北地区;

山南西道,治所在襄州(今湖北襄阳市),管辖汉水流域的江汉地区;

剑南道,治所在益州(今四川成都市),管辖剑阁以南成都平原地区;

淮南道,治所在扬州(今江苏扬州市),管辖江淮地区;

江南东道,治所在苏州(今江苏苏州市),管辖今江苏南部和闽浙两省;

江南西道,治所在洪州(今江西南昌市),管辖今江西、湖南省大部及湖北省部分地区;

黔中道,治所在黔州(今四川彭水县),管辖今贵州大部、川、湘、鄂、桂各一小部;

岭南道,治所在广州(今广东广州市),管辖南岭以南地区及海南岛。

唐初疆域图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