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去的大屋

深秋的傍晚,沿着县城的河岸风光带散步,偶遇一位定居在城里多年的家乡老叔,一番寒暄之后,老人家就说起了有关大屋的往事,如数家珍。久未提及的一些健在的与故去的人,在言谈之间面目顿时变得清晰,大屋里遥远的往事也恍若发生在昨日。
回家后,心情许久不能平静,于是饶有兴致地跟家人说起生养过我的大屋,孩子却在一旁不停地问大屋是什么,大屋,是不是指很大的屋子。我一时竟回答不上来。大屋,一个镌刻在我记忆与心灵深处的亲切的地方,如今,随着我与家乡的日益疏离,变成了一个模糊而又抽象的名词。
大屋的大,在家乡的方言中,读作dai,第四声,如果从书面解释,应是指农村里的分块聚居地,类似于现在所说的村组,但又截然不同,村组是人为划分出来的区域概念,而大屋,却是一个古老的词语,充满人间烟火的气息,又凝聚了经漫长时光沉淀下来的情义。
一屋之中,住的当然是一家人,当一屋成了大屋,便是一屋之人在岁月更迭中逐渐开枝散叶的结果,当然,也有中途加入的新人家,因此,因一屋而发端的早晚及后来加入人家的多少,大屋的大小各不一样,大的,可以达到几百户人家,小的,或许只有三五几户,但,它们都可以称为大屋,都会有自己渊源深厚的命名。更为重要的是,每一个大屋,都有一部属于自己的历史,它是一本无字书,写在大屋的土地上,写在大屋世世代代的人心中,它记录了大屋演变过程中的盘根错节,也书写了发生大屋里不为外人所知的爱恨情仇与生死悲欢。它一边写着,一边遗落。
每一个大屋的名字,都一定有它的源头,但能将之完整地讲述清楚的人早已作古,所以,在我的记忆中,大屋的名字仅仅是人们辨别各自出处的一个地名,而且,在人们漫不经心的口头语里,许多大屋的名字,仅成了没有文字可以明确阐释的发音,带着一些俗气与土气的意味。后来,我在一些详细的区域地图中,读到家乡那一个个熟悉的大屋名字,才真正发现原来大屋的名字那么美,它们有的蕴含某种古意,有的彰显地势地貌特征,有的,则富有一定的传奇色彩,而有的,粗浅朴实,带着泥土的气息。大兴堂、蔡衙里、侍郎铺、尚礼冲、枞山岭、庙山、大丘头、象鼻头、龙古里、仓里陈家、铁铺刘家、照珠塘、宋家堰、枕边、栗山何家……这些大屋的名字,既不会印在我们的身份证上,也不会出现在我们日后填写籍贯的表格中,它只属于乡亲们相见时一个时常挂在口头的名词,属于内心里认定的一个血脉的原点。我相信,每一个大屋的名字里,都有属于大屋和大屋里先人们的精彩故事,只是,今天的我们,已无法将它们说出。
生我养我的老家所在的大屋,只有四户大的人家,同一个姓,共一个大堂屋,是一个规模很小的大屋,所以它的历史并不长,听老一辈人说,迄今不到百年,也就是说,是距今不到百年的某个时期,一户宁姓人家迁来此地,经过几十年的繁衍才有了四大户,而与我的大屋只一座小山之隔的大屋,有上百户人家,且有四五个不同姓氏,可以想见它该拥有多么长的历史。有着四户人家的大屋,虽然在岁月更替中产生了门户之别,但流淌在身体里的同一血缘,使我们保持了若远若近的亲情,生丧嫁娶,节日喜庆,各户人家相互帮衬,礼尚往来;春耕秋收,砌屋盖房,各户人家互通有无,彼此相助;逢年过节,祭祀先祖,整个大屋的男丁聚在堂屋,共商大计,虽吵吵嚷嚷,意见常有分歧,但最终会由大屋里最德高望重的长者一锤定音。
尽管在日常生活里各守其家,有时候还会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事情闹些矛盾与口角,但往往不会闹得太凶,也不会对邻里关系造成毁灭性的打击,双方僵持与“冷战”一些时日之后,又都会找个某个小小的由头,彼此搭上话语,然后和好如初。同一个大屋的孩子,会天天黏在一起,一起上学,放牛,疯玩,一起去很远的地方看露天电影。同一个大屋的汉子会在农忙的间隙,聚集围坐在荫凉的屋檐下,咬着香烟,天南海北地胡扯。同一个大屋的妇女们,会在逢集的日子,相约去赶集,梳着一样好看的发髻,穿着相同布料的衣衫,提篮携袋,一路欢声笑语地走在田埂上。当然,也时常耳闻目睹邻近某个大屋里同姓同族之间或异姓家族间,发生难以调和的矛盾,闹得沸沸扬扬,不可收拾,甚至世代结下冤仇,这无疑给整个大屋蒙上一层阴影,从此以往,大屋在周遭的口碑与形象会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折损,大屋里的人也难免被不明真相的外人指指点点,说三道四。这样的变故,仿若大屋的身体上不幸长出一个疖子或被撕裂一个伤口,既难看,又让人难受,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彻底痊愈。
同一根血脉绵延一个大屋的情和义,同一方水土养出一个大屋的气质与性格。记忆中,我家所在的大屋,和附近我所熟悉的大屋,常常因为出了大好事而名扬四方,整个大屋人也因此而倍感骄傲,就算平素里再怎么默默无闻的人,出了大屋也能得到周遭人的礼遇和羡慕。比如,大屋里出了大学生,有人在外做了官,有人发了大财,抑或大屋常年平安,人丁兴旺,抑或有人盖起了一座艳压群芳的房子,有人家购置了一台其他大屋没有过的耕地机械……这样的大屋,总能得到各方的颂扬和赞誉。还记得二十几年前,我成为相邻几个大屋第一个考出去的大学生,消息几乎传遍了方圆几里的众多大屋,大人们在告诫自家孩子要好好读书时,都会拿我这个只闻其名而从未谋面的大学生来举例。而对于我的大屋而言,我考取大学和后来成了老师,更是成了大屋人倍感光彩的事情,他们常常很高兴地跟外人提及我,像提及自家人。在我考取大学之后,我那个小小的大屋,竟成了整个村子里出大学生最多的大屋。
因为常年忠实于土地,面朝黄土背朝天,一些大屋涵养出勤劳善良的风气;因为视野和格局逐渐打开,一些大屋在悄然掀起蜕变,洋溢着生气与活力;因为争强好胜的人主导大小事务,一些大屋逐渐形成了有几分彪悍的民风。但不管怎样,同一个大屋的人在大局上的立场是一致的,尤其在与其他大屋发生矛盾或冲突的时候,同一个大屋的人必定是抱团取暖,一致对外,哪怕大屋再小,也绝不轻易认怂。还记得每逢双抢时节,为争得更多的农田用水,大屋里的人家总会团结起来,各家各户派出最精干的劳力,不辞辛劳地守护着属于本大屋的一段水渠,绝不容许“肥水流向外人田”。
从战火与苦难中走过来的大屋,从贫穷与饥饿中捱过来的大屋,深刻地凝聚了乡亲们的眷恋与深情,成为人们心中一生的庇护,以及抵御一切艰难困苦的后盾,巍然屹立在广袤的大地之上。
如今,故去的人带着大屋的历史一个接一个住到山岗,从此沉睡不醒。和我一样的年轻人,带着对远方的向往,一个个离开了大屋。大屋渐渐从我们的口头和书面上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某条街道某个小区某栋楼某门牌号,带着没有归属感的冰冷气息。记录了往昔悲欢喜乐的老房子,已不复存在,一代又一代人走过的田埂与山坡,上面长满了荒草。新盖起的漂亮房屋和新修的水泥路篡改了大屋的记忆,门上的大锁锁住了整个大屋的清冷,而留守在楼房里三三两两的老人,他们孤独地望向大路的尽头,盼望着有人从远方归来,重新还原一个热闹与生动的大屋。

尽管一些往事依然历历在目,一些人的面孔依然清晰如昨,但我确切地知道,有着美好命名的大屋,它的一切已经属于过去,属于回忆。于我而言,大屋,终将渐行渐远。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