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易者要如何上知天文?首先要搞懂星表和星图
学易要上知天文,就必须懂星表、星图。学易要下知地理,那得懂地图。讲完太阳、地球和月亮,下面就该讲星空了。
正好有个广百的粉丝来杠,说我前面讲二十四节气和二十八宿的文章的批驳并没有说服力,说我避实就虚,不敢面对他的理论框架,提了什么古老的石刻星图,什么韩国星图。好,今天就用他所说的星图来正面批驳一下。
话得从头说起,中国最早的星表是战国时代魏人石申编的《天文》,一共8卷,对部分恒星进行坐标观测,后人称石氏星经。
同时代的齐人甘德也对部分恒星进行了观测,后人将他们编在一起,所以又称为《甘石星经》。其实他们之前的巫咸也有观测恒星的记录。
但是无一例外的是,这三家古老的星经都散佚了。那怎么知道的呢?因为唐朝时天文官瞿昙悉达写了《开元占经》,里面就收录了三家星经。
奇怪的是,大唐《开元占经》到宋代也散佚了,直到明朝时,有个人在一尊佛像里面偶然得到。
因此后人在其中整理出一份石氏星表来,其中就有二十八宿的距星和115颗恒星的赤道坐标位置,这算是最古老的星表了。
好,这里有两个概念了,一个距星,一个赤道坐标,我尽量用通俗的语言来讲。
因为二十宿,每宿的星星颗数不一,多的几十颗,少的一两颗。跨越的宿度也不一样,大的三十多度,少的两三度。古人怎么定位各宿?
在每宿找一颗亮度足够,便于观测的星星来代表这一宿,这颗星就叫距星,每宿距星与距星之间的度数就叫距度,所以距星就是每宿的定位星。
古人没有仪器装备,地平线遮挡和大气影响也不好做参照物,这时北极星是一动不动,星星都绕它转,古人认为它是天极,也可以用来定位。
这样就有参照物来定位运动的日月五星和其它恒星的位置,二十八宿能成为背景坐标也是这个道理,使用的两个古代的天文参数就是入宿度和去极度,这就是古代星位的经度和纬度标记。
简单的来说,入宿度就是要测量的星星和距星之间在赤道面投影的度数,相当于现在的赤经,而去极度是测量它与北极星的角度距离,相当于现在的赤纬。
古代测量有些简单的工具,我们现在观星也可简单度量,面前伸出手,竖起小指大概是1度的天区,伸出拳头,覆盖大约是5度的天区。
这样,历朝历代都是用入宿度和去极度来记录星表,但是精度确实不怎么样,而且星表之间比较混乱。
一是每个朝代可能选的距星不一样。二是岁差的影响,北极星变换,行星和恒星跟距星方位距离的变化。三是简单工具造成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
所以历史上各朝代在不断修正星表。最早是三国吴的陈卓,他总结了三家星经,得了283星官,1464颗星,并且绘了星图,这时星图出现了。
1977年安徽阜阳发掘了一个西汉早期的墓,里面出土了一个标有二十八宿的圆盘,上面就刻有二十八宿的距度,跟古度差不多。
北宋王安石的《灵台秘苑》和宋元间史学家马端临的《文献通考.象纬考》两书记有一份星表,测定年代为公元1052年,这份星表的精度达到0.5度。
元代天文学家郭守敬也完成过星表的测制,保存在明代《三垣列舍入宿去极集》中。这是一部星表和星图合为一体的著作,星官267座,1375颗星,在星图上星旁直接标注入宿度和去极度。
所以,从有星表星图历史以来,一直到明朝以前,中国的测星的坐标方法就是入宿度和去极度。在数学上这种测量方法就是《周髀算经》。
那为什么说它们是赤道坐标呢?在纬度上来说,北极星位置的北天极就是在地球的极轴上,而极轴垂直的就是赤道面。直接以北极星为坐标测出的去极度就是赤纬。
在经度上来说,虽然二十八宿在在黄道附近,但是各宿距星并不在黄道上,有些还距离很远,有的相邻两颗距星,一颗在上一颗在下,所以距度投影到黄道面会有偏差。
同时黄道面和赤道面有23.5度的交角偏差,本来应该投影到赤道的,投影到黄道就会有非常大的偏差。
所以我们的祖先在明朝前,用距星和入宿度、去极度来测量,其实是一个“伪黄经”的概念。其实真正是赤经度。
那二十四节气时间怎么办呢?二十四节气我们的祖先当然用圭表测啦,周公的土圭测影台,相当是周朝第一个测太阳的工具,再配上日晷,在农耕社会,能够应用于生活,指导农业生产就足够了。
所以我们祖先一直用入宿度和去极度来制定星表,那么现在流行的用黄经度来分二十四节气是怎么回事呢?
真正发明黄经度的是公元前190年的希腊天文学家喜恰帕斯,他聪明数学好,发明了很多观测工具,他最先利用几何学用黄经来定位星体的坐标,以春分点为零度。
正是他用黄经度来测定星体坐标时,发现春分点的移动,才发现了岁差现象。比我国东晋的虞喜发现岁差整整早了近五百年。
大家反过来想想,如果真象广百说的,夏商周我们就会用精确的黄道坐标来测二十四节气了,在一两千年的历程中春分点都移二三十度了,应该早就发现岁差啊,哪有喜恰帕斯什么事呢?
所以在古代,西方用黄经度,我国用入宿度,我们的祖先对黄道的测定并不热衷。西汉发明了浑象和浑天仪,到了东汉,贾逵他们才在仪器上添上黄道,唐朝的李淳风又加上白道。
那么黄经度是什么时候引进我国的呢?元未明初开始,东西方文明在交融,所以在元代和明代的器物上慢慢有了黄道十二宫。
在清初康熙年间,掌管钦天监的是比利时传教士南怀仁,是他利用西方文明制造了我国第一台黄道经纬仪,并且引进了我们中国大陆看不到的南极星空的图表,从而制作更完整的全天星图。
从清代开始,应该说我们就有精确的定气法测量二十四节气了。实际上西方现代天文反而多是用赤道坐标来观测星空了。
这个广百宋斋,用西方文明的黄经度,套在我们古代的二十八宿的宿度上,在二十八宿上制作表盘,就成了他的理论框架,自诩为发现了观星秘诀,推定夏商周历史断代,进而否定华夏文明起源。
用西方文明包装我国古代的东方文明,进一步否定中华文明的源头,这种历史虚无主义者真是其心可诛,所以我一定要出来批驳。
其实哪用费事去制作什么表盘呢?骗人罢了,现在完全可以用天文馆软件,上至10万年,后至10万年间,任何时刻的实时星空,所有星体几种坐标全都知道。
从古代天文我们的先进,到近代天文,特别元明清时期的落后,这个我们不得不承认。
再来批他们所谓的星图,从三维变成平面,星图制作是非常困难的,这个历史过程不讲了。他们提到的石刻天文图,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刻星图,现存于江苏省苏州博物馆内。这个图是采用北宋元丰年间全天恒星观测数据。这个时代是我国古代天文发展的高峰期。
在公元1190年,由南宋制图学家黄裳绘制,献给南宋嘉王赵扩,在1247年由宋代的地方官王致远主持刻在石碑上。
这个星图上有黄赤道,内外规和银河,又有二十八宿的分界经线,外围还刻有周天度和分野及二十八宿的距度,图上有星1434颗,位置准确。因为元素齐全,正好成了广百用来骗人的工具。
但是你想想,虽说古老其实在文明历史上并不古老啊。它只是宋代,宋朝离夏朝将近三千年,比我们现代离宋朝还远得多呢。
用这么个近现代的东西去评判几千年前的远古时代,是不是有点离谱?大多人不懂历史就被忽悠住了。
好了,星表和星图的历史讲完了,谁敢使劲糟蹋祖先的传统文化,我一定会站出来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