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过五十,手里有“现金”很重要
01
后半生,生老病死皆靠钱。
小品《不差钱》里有一句经典台词:“我知道大爷不差钱,你别看我岁数小,但我总结了,人的一生可短暂,有的时候一想和睡觉一样的,眼睛一闭,一睁,一天过去了,眼睛一闭,不睁,这辈子就过去了。”
一辈子不长,不过睁眼闭眼之间;一辈子很长,当你身无分文的时候,一天不如一天。
闭上眼,啥都没有了,睁开眼,啥都发愁。小时候,盼望着快点长大;长大后,才知道“柴米油盐贵”,上有老下有小,人间皆苦;人老了,知病了,苟延残喘地活着,不知何日是个头。
五十岁之后,你就会发现,上坡容易下坡难。赚钱的能耐越来越小,花钱的地方,却冷不丁地冒出来。
有这样一句话:“如果你没有钱,死都死不起。”
从现实来看,人生百年之后,要留下一堆黄土,没有钱,也是办不到的。
劝你一句,人老了,一定要珍惜你手里的“现金”。
02
现金,是老年人生活的“底气”。
人穷了,生病时,也借不到钱。
三十年前,我的祖母生病了。医生说,准备五千块钱,住院一个星期,以观后效。
父亲愁眉苦脸,不知道如何是好。当年,家里只有两千块钱贷款,看不到任何存款。
为了祖母治病,父亲和母亲到处找人借钱。
我的三舅舅说,都七八十岁的人了,还有必要住院吗?花钱买罪受,何苦呢?
不借钱就算了,还有很多亲戚说风凉话。穷人的面子,真的一文不值。
父亲忽然想起,祖母的家里,还有一块玉佩,可以换钱。可是,父亲拿着玉佩就发愁了——满世界都是人,谁会花几千块钱,买玉佩呢?玉佩到底值多少钱,也没有行家里手指明。
我们总以为,只要家里有值钱的东西,就能够活得安稳。其实不是这样的,当你遇到急事的时候,才知道“现金”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比方说,老人忽然得病、项目需要投资、家庭需要资金周转。
谁都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一个先来。唯有手里握住“现金”,不管怎样,都能安稳。
03
带现金出门,能够提高幸福指数。
邻居王大爷,讲过这样一件尴尬的事。
他和几个朋友,去山区里的一座水库钓鱼。临近中午时,有人提议,到附近的农户家里,弄几个盒饭来。
半山腰上,有一户农家,房子是泥巴垒的,屋顶是树皮盖的。
王大爷走近农家,发现屋里只有一个七十多岁的老太太。
商议了好一会,老太太答应了做饭。可是,付钱的时候,王大爷发愁了。他身上没有带现金,老太太也没有智能手机,更没有收款码。
老太太说,实在没钱,就算了,吃完饭,记得把碗送回来就行。
“一文钱难倒英雄汉”,王大爷恨不得找一条地缝,钻进去。
面对一个落魄的老太太,想要帮一把,没有办法;就是应该给的饭钱,也不得不“亏欠”。
从那以后,王大爷去乡下,一定会带现金。他知道,在偏远的地方,手机不一定有信号,穷人不一定有手机。捐钱给穷人,自己也会变得快乐。
事实上,不仅乡下有需要现金的老人和穷人,城里也有很穷的老人——他们多半以贩卖小菜为生。
当你以为,有了手机可以走天下的时候,还有社会最底层的人,把手机当成奢侈品。
人这一生,真正的幸福,不是自己致富了,而是有能力帮助别人,把温暖传递出去。用“现金”帮助真正困难的人,你也会活得幸福。
要知道,一百块钱,对于穷人来说,也许是一个月的生活开支。你的善行,会让他们一辈子记住。
04
人老了,财产多半是儿女的,现金才是自己的。
我的邻居老胡,家里有两套房子,三个门面,一台小车。算一算,他的资产价值两百多万。
可是,去年冬天,老胡却在为“钱”发愁。
有朋友邀请老胡投资一个项目。老胡决定卖掉一套房子,然后把钱拿给朋友。
房子刚刚挂到中介公司,儿女就冲着老胡开骂了,都一把年纪了,也不积德,以后要让人流离失所吧。
意思是说,儿女们早就想好了,等老胡过世之后,大家如何分配财产。现在,老胡要卖房子,就是惊动了大家的利益。
房子要卖掉,一时半会做不到,要么价格不合适,要么别人不满意地段。老人要卖房,还得看儿女的脸色。
对于老人来说,唯有现金在手里,才能自己做主。
事实上,很多财产,是大家庭里的共同财产,不是谁一个人说了算。老人擅自做主,要变现,很难。
05
结束语。
人老了,如何处理好现金和固定资产之间的关系?
若干年以前,靠卖房、买房,折腾几个回合,钱就能生钱。因此,很多人以为,有了固定资产,就高枕无忧了。
时代变了,固定资产再多,也不等于“富有”,也许还要贬值。
因此,聪明的人,会把握好固定资产和现金之间的比例。根据个人的收入情况,留一笔现金,用来“保底”,同时,身上带一些现金,来应对特殊情况。
人生的下半场,房子是遮风挡雨的地方,钱是必需品。
人生的下半场,最痛苦的事情,莫过于——人还在,钱没有了。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