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头条|美团打车重新上线,出行硝烟再起;开屏广告“被”取消;依图科技终止IPO AI不性感了;板蓝根大王生死“罗生门”
7月9日“美团打车”重新在各大主流应用商店内上线了新版App,并且启用了黄黑相间色调的全新Logo。其定位则是,品质安全快车专车出租车软件。
早在2017年2月美团打车就正式上线,但在2019年5年又下架了。关于下架的原因,当时众说纷纭,而美团官方的解释是,要在“聚合模式”下更注重用户吃喝玩乐行的场景打通,所以新开通城市的聚合打车服务只在美团App上线。
出行领域一直是各互联网巨头的必争之地,阿里在以哈啰出行整合共享单车、网约车、火车等大出行,美团也以摩拜、青桔切入了出行领域,打车则因运营问题发展暂时停滞,但其发展出行之心一直不死。
此次滴滴事件,给了美团再出发的契机,最新打出的“品质安全”口号在当下十分有针对性。当然,有这个想法的显然不只一家,被传开启“007战斗模式”的T3被爆要在15个城市开通出行业务;享道出行最近发布了一则强调安全属性的宣传广告。
几年以来,滴滴一直在出行市场称王称霸,其他平台虽然也发展但一直被滴滴压着打,整个市场颇有些无波无澜的意味。如今滴滴出事,这些被压得死死的小兵们都想趁机冒头,结果就是整个出行市场硝烟再起。“学我者生,似我者死”,唯望诸君不要走滴滴的老路。(易婷)
近日,有网友发现,淘宝、支付宝、闲鱼、饿了么等一众阿里系APP,以及京东已取消了开屏广告,纷纷感叹上网终于清爽了一下。
这次清爽,并非这些平台们的主动为之,而是监管下的被动之举。工信部曾在7月8日发布治理广告,宣称对“弹窗信息表示近于无形、关闭按钮小如蝼蚁、页面伪装瞒天过海、诱导点击暗度陈仓”等违规行为进行了集中整治。
“鼓掌”,“爽到了”,“好舒适”……开屏广告被取消之后,网民们的评论颇有些令人心酸的味道。长久以来,互联网体验、产品体验,是很多人耳熟能详的词汇,但互联网平台们显然一路往上走,一路遗失了“体验”,哪怕被用户一再吐槽也依然我行我素。
这一次,这些平台们在监管下乖乖听话,让网民们爽了一把。然而,监管对一个行业来说,本不是常态,用监管来为用户体验保驾护航更是妄想。此前工信部门曾进行了多次约谈,对广告、权限索要、隐私保护等问题给出了整改建议,效果也许一时有,却并不持久。
当监管成为用户体验的最后一道防线,那将是整个互联网的悲哀。当然,悲哀不悲哀,在乎的也许只是我们这些看客和使用者。(易婷)
本有希望成为AI四小龙中率先上市的依图科技,在长达8个月的上市流程后,等来的却是“终止上市审核”。
国内人工智能领域,创新工场董事长兼CEO李开复将行业第一梯队的依图科技和商汤科技、旷视科技、云从科技冠之以“AI四小龙”的名号。去年11月,依图科技抢先于其他三家递交了科创板IPO申请,向中国“AI第一股”发起冲击。
无奈,2021年3月和6月两度中止发行审核,7月2日,又变更为终止状态,从中止到终止,一字之差,天壤之别。在响亮的名头背后,是它三年亏掉72亿元的窘迫(2017年至2020年上半年)。
在依图科技之后,云从科技、旷视科技也先后提交了上市申请,商汤科技也传出将于今年8月份申请上市的消息。但扭亏为盈的难题不止依图科技一家面临,旷视科技四年亏损超130亿元,云从科技三年也亏损超20亿元。在盈利面前,三小龙一样灰头土脸。
当AI行业都持续亏损,特别是处于头部的“AI四小龙”仍在向盈利奋力挣扎的时候,是否该反思,对于AI企业的估值是否过高,人工智能还是个性感的生意吗?(冯伟康)
“板蓝根大王”第一次走进了公众视界。
7月11日晚,据《健康时报》等多家媒体报道,扬子江药业集团董事长徐镜人在新疆伊犁出差途中因心梗离世,享年77岁。7月12日,据媒体向杨子江药业求证,内部并没有关于徐镜人“离世”或“正在抢救”的任何消息。
低调徐镜人,高调扬子江。这最近一次的高调出场,也许才叫人开始认识这位业界“良心”。除了“板蓝根大王”的称号之外,徐镜人的身家在去年达到了470亿元。
而他的医药帝国可谓在业界封神。2014年至2019年,不上市的扬子江连续6年位居中国医药工业企业百强榜第一名,在2020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上,扬子江位列第71位,年度综合营收超千亿。
这种低调做人,高调做事的作风,使徐镜人身上有着老一辈创业者的气质。同老干妈陶华碧类似,他也曾向媒体传达了“几不”原则:扬子江不合资,不上市,不兼并,也不接受风险投资,不搞多元化。在被风投、资本充斥的当下,我们尊敬他们。(黄佳)
欢迎在留言区评论。我们会在每周留言点赞前三名(统计周期为7天)的评论中选出1位网友,送出德鲁克管理书籍套装一套。
原创文章转载、进群,请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值班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