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辛丑“三伏”,解析3个疑惑

、IN、MIDSUMMER、

三伏,又称暑伏、数伏,是一年中最为潮湿闷热的一段日子。中医或称“长夏”,夏令火热之气与脾土湿浊之气杂合当令。此时,需谨防暑热伤心神的“中暑”病症,谨防暑湿伤脾胃的“苦夏”病症。随着民众顺时康养的意识增强,冬病夏治的技术推广,每至盛夏,三伏调治、调养的各类宣传介绍热烈程度更甚于三伏的暑热天气,为把握健康、主动康养带来便利,但也难免在巨量信息充斥的同时,带来一些不知所从的小小困惑。

今天,让我们一起聊聊,从守正传承的角度来解答三个倍受关注的“三伏”疑惑。

2021年辛丑的三伏从哪天入头伏?

三伏的标准计算公式:“夏至三庚数头伏”。

2021年6月21日夏至,“日北至,日长之至,日影短至”,是二十四节气中的“阳极阴生”的日子,天道阳气盛极始衰,一阴始生。庚日是按六十甲子周期推算的日期,庚为天干,10日循环一周。夏至后第三个庚日为初伏、入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

目前关于“2021年三伏”有2个时间表,各有拥趸。

说法1:2021年7月21日-30日初伏,7月31日-8月9日中伏,8月10-19日末伏。

说法2:2021年7月11日-20日初伏,7月21日-8月9日中伏,8月10-19日末伏。

咋回事儿?

都是夏至惹的祸

原来:2021年夏至日,农历五月十二日,是辛丑年甲午月庚子日。

学术著作检索可见,绝大多数的各类书籍解释为“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入伏,仅在一本术数类古籍中提到:“夏至后三庚为初伏,四庚为中伏,立秋后初庚为末伏,如庚日夏至即为初庚,庚日立秋即为末伏。”

明白了!2个说法是因为对三伏的理解不同造成的。

夏至是庚日,很罕见的!夏至日在6月21日或22日是常见的!

       从三伏字义探幽:据《康熙字典》所释,“六月三伏之节,始自秦德公,周时无伏。”《说文解字注》注解:伏同“伺”,“凡有所司者,必专守之,伏伺即服事也。引伸之为俯伏,又引伸之为隐伏。”

《历忌释》曰:“伏者何,金气伏藏之日,金畏火,故三伏皆庚日。”《史记正义》释“伏者,隐伏避盛暑也。”提示三伏习俗源于黄河流域,从夏季六月开始,此时暑气正盛,金气畏火热而伏藏,民众隐伏少动以避盛暑、纳吉福。

从暑热天气思考:三伏,一般自7月中旬至8月中旬,覆盖小暑、大暑、立秋节气,农历六七月份。

气象学表现为副热带高压加强影响,阳光照射增强,雨水增多,地表湿度变大,地表热量不断累积。这时候,中国大部分地区处于年度的气温高点,湿度大,气压低。

因庚日的变迁与夏至按地日关联的天文背景不同,所以,每年的入伏日期存在漂移,闰中伏也较频繁出现。加之节气的平气法、定气法变迁,“夏至”既有日期又有时刻,今年夏至的具体时刻为11点32分。

在民间,“热在三伏,冷在三九”,计算暑热天气还有夏九九的说法。如南宋陆泳记载夏至九九歌:“夏至入头九,羽扇握在手;二九一十八,脱冠着罗纱;三九二十七,出门汗欲滴;四九三十六,卷席露天宿;五九四十五,炎秋似老虎;六九五十四,乘凉进庙祠;七九六十三,床头摸被单;八九七十二,子夜寻棉被;九九八十一,开柜拿棉衣。”描述了夏至后,三九四九暑热最盛。不同地域还有“芒种后逢壬入梅,夏至后逢庚入梅”“夏至落雨做重霉,小暑落雨做三霉”等民谚。

三伏、小暑大暑节气、夏九九等,对全年最炎热潮湿季节的经验积累,可相互借鉴参考的,还应考虑不同地域、不同年份的气候差异,采用因时因地因人制宜的辨证思维。

如2021年,辛丑年的五运六气基本格局是水运不及,太阴湿土司天,太阳寒水在泉,同岁会,长气宣,化气昌,全年心脾肾虚,体弱者不耐寒暑。又遇寒湿气盛,盛夏湿火相兼,寒雨时降,大风时起,易见湿气重,火气郁,寒热错杂。再加上三伏的地面积热强烈,大雨降温迅速,空气对流旺盛,炎炎暑湿之气来的快,留恋久,强对流、雷阵雨天气突显,需做好安全防护。同时,暑热长,湿气重,又寒湿、湿热交织,考验着人体的调节力、耐受力,若调护失宜,更易戗害阳气,出现头重身沉、口苦目涩、胸腹胀满、皮肤疹疱、腰腿肿痛等病患。养生调理既要重视夏暑带来的湿热之气,健脾消食、祛除湿热,又要重视夹杂阵作的寒湿之气,理气疏肝,养阳避寒。

三伏的民俗众多,如何抉择?

1.亲近水岸

《帝京岁时纪胜》记载:“三伏日,上驷苑官校于(积水)潭中浴马。岸边柳槐垂荫,芳草为茵,都人结侣携觞,酌酒赏花,遍集其下。”《宛署杂记》记载:“每年初伏起,锦衣卫官校日用旗鼓,迎象出宣武门外濠内洗濯,至三伏而止,观者如堵。”

三伏炎暑,河湖水多清凉,古人三伏亲近水岸,洗象浴马,今人游泳、戏水、泛舟、冲浪、潜水、垂钓等,也是消暑之举。然而,“六月正中伏,水轩气常凄”,需注意不可过分贪凉,久居湿地。另外,今夏雨水较勤,需注意雨季防护。

2.取冰消暑

《帝京景物略》提到:“京师自暑伏日起至立秋日止,各衙门傩有赐冰。届时南工部颁给冰票,自行领取,多寡不同,各有等差。”《燕京岁时记》描述“京师暑伏以后,则寒贱之子担冰吆卖,曰冰胡儿。”

古人早已知晓冬季取冰、储存至夏的方法。三伏酷暑时,官民皆可取冰消暑,可在居室的夹壁放置大量冰块,可以冰盆置于室内降温,还可用冰镇饮料、瓜果,与当今的空调、风扇、冰箱异曲同工。今夏寒暑交织,还需合理安排各类调温消暑举措。因青蒿芬香入脾,得春木少阳之令最早,明代李时珍提及:“伏内庚日,采蒿悬门庭。”也可看作是用青蒿等芳香草药改善居室空气的三伏消暑办法,可资借鉴。

3.饮食贴膘

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提到:“六月伏日,并作汤饼,名为辟恶。”《京都风俗志》记载:“伏日,人家有食盛馔异于平日者,谓之贴伏膘。或以此日起有舍冰水者,或有煎苏叶、藿香叶、甘草等汤,于市中舍之,谓之暑汤。”民间还流行“初伏水饺,二伏面条,至三伏则为饼,而佐以鸡蛋,谓之贴伏膘。”“头伏饽饽,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

三伏苦夏,肠胃功能较差,暑热耗气伤津,又需酌情补养,故古人有“伏日食馔异于平日”的提法。但需注意,三伏宜多饮消暑生津的饮料,多食养心气、益肝气又易消化的各类面食,不宜大鱼大肉、肥甘辛辣重味。麦为五谷之贵,秋种冬长,春秀夏实,具四时中和之气,皮寒肉温,功能补中益气,和五藏,除烦渴。

2021年三伏,冬病夏治有哪些注意事项?

三伏时阳气旺盛、阴气渐长,是“借天地之气补养人体阳气”的好时节。此时暑气正盛,金气畏火热而伏藏,民众隐伏少动以避盛暑、纳吉福,又可藉自然界阳气旺盛、人体经络气血旺盛、病邪伏隐缓解的有利时机,通过敷贴、针灸、推拿、熏蒸、温浴配合内服、食疗、导引等中医传统方法,生发人体阳气,培本固元,驱除体内伏寒,增强抗病能力,减少在秋冬季节的疾病发作次数或减轻发作程度,达到防病治病目的,尤其适合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骨关节疾病等。

冬病夏治穴位敷贴法,简称“三伏贴”,源自清代名医张璐《张氏医通》记载的夏月三伏中用“白芥子涂法”,十日一次,如此三次,防治“冷哮”,是最常用的冬病夏治疗法,因简便、安全、疗效确切、费用低廉而深受大众青睐。其治疗效果与敷贴药物的配伍、炮制、制剂工艺,贴治穴位、贴治时间及皮肤反应等具一定关联。综合考虑疗效、安全、合理、经济等,建议选择正规医疗机构,在医生指导下,按当地医政管理部门推广的标准方案规范实施。

       三伏贴常规选穴:大椎、肺俞、心俞、膈俞、膏肓、定喘、中府、膻中等穴(参见北京针灸学会规范)

考虑今年五运六气心脾肾虚、湿气重,火气郁以及寒湿、湿热交织等时令特点,建议酌配膀胱经的肾俞、脾俞,关注阴陵泉、足三里、三阴交、涌泉等穴。

一般敷贴时间为2-4小时,未成年人、皮肤娇弱者以2小时为宜。同时,查根据敷贴时的气候变化和人身体质状态,酌情调整三伏贴局部刺激强度,如遇阴雨寒湿天气可适当延长敷贴时间15-30分钟左右,遇炎热暑湿天气可缩短,体质尚可、无过敏者可延长,阳虚体弱、易过敏者需缩短等。

三伏敷贴的局部皮肤应注意观察,遇明显发红、起疱、疼痛等不适应及时去除敷贴,并做护肤等相应处理,避免因处理不当引起不必要的皮肤局部感染。

      中医讲究以平为期,缓缓图功,过尤不及。三伏敷贴不宜妄自增加局部刺激强度、增多敷贴次数,不宜多种冬病夏治方法密集采用,过分干预,应按需配置,合理施术。

      中医讲究因时制宜,但不只重“一时”。冬病夏治调理是利用夏季炎热天气呼应人体阳气鼓舞的机理,盛夏时令可择炎暑时施术,不必拘泥庚日,地域亦存差异;上午阳气鼓动为佳,但不必局限“吉时”。三伏敷贴与子午流注、灵龟八法等针灸取穴法的技术差异明显。

此外,辛丑年三伏日常调理还应注意2点。

苦味清暑忌过度:中国式的标准化不是固定不变,而是“适度适量”,因时因地因人而异。通常根据暑热程度、人体素质来选择苦味的食材及烹饪方法。如莲子芯、苦瓜等适合酷暑时、火热体质者,苦菊、芦笋等适合暑热不重、阳虚体质者。

祛湿化浊畅去路:湿得暑邪,遏抑阳气而病。暑湿兼秽,宜芳香之品,如广藿梗、佩兰、砂仁、白豆蔻、草果类,酸梅汤可酌加薄荷叶、白豆蔻、草果等解暑祛湿。还可选择冬瓜排骨汤、莲藕脊骨汤、薏米绿豆扁豆粥、莲子枸杞荷叶粥、香菇冬瓜球、青笋鲫鱼汤等,清芬养心,健运脾肾,使湿浊郁火从汗、便排出。

三伏家用可常备藿香正气水、十滴水、清凉油、花露水、避蛀液等。不耐暑热、汗多气短的体弱者,可选生脉饮口服液等护心脑、益气阴。佩戴中药辟秽驱蚊香囊也是有助于芳香祛邪。

建议:寻求古人设立“三伏”的初衷!体会中医“冬病夏至”的初衷!

(本期文字:中国中医科学院基础所 杨威研究员)

(0)

相关推荐

  • 九九和三伏

    ​人们除掉注意与农业生产最有关的节气外,对于每年炎热和寒冷的季节也特别注意.其中三伏和九九就是这种被注意的特殊情况.苏东坡的诗中就有"算来九九无多日"的句子,是说九九快过去了.在& ...

  • 三伏从哪天开始算?

    现正值小暑节气,和小寒.小雪节气的"小"意义一样,所谓小暑,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段要小试牛刀,为最热的大暑架桥铺路."三伏天"也将在小暑大暑之间翻滚而来,未来一段时 ...

  • 6日小暑,16日入伏,为何今年中伏20天?“三伏”是如何推算的?

    导读:6日小暑,16日入伏,为何今年中伏20天?"三伏"是如何推算的? 气温是一天比一天闷热了,原因是酷暑已经来临了,在7月6日就要迎来一个难熬的节气--小暑了.暑就是热的意思,而 ...

  • 夏至过后,今年何时入伏?具体时间如何推算?今天,老农告诉你

    #三农高热选题创作营#夏至过后,酷热的夏天将正式拉开序幕,天气逐渐一天比一天热起来,直到进入三伏天,炎热的天气将达到高峰,民间俗话说得好"热在三伏,冷在三九",这也说明三伏天是一年最热的时候,那么今年 ...

  • 夏至三庚入伏怎么算的一庚是几天

    夏至三庚是什么意思 夏至三庚数头伏".据天文专家表示,夏至虽表示炎热的夏天已经到来,但还不是最热的时候,因为接近地面的热量,这时还在继续蓄积,并没有达到最多的时候.大约在七月中旬到八月中旬, ...

  • 小暑将至,老话“小暑热得透,大暑凉飕飕”,2021年啥时候最热?

    导读:小暑将至,老话"小暑热得透,大暑凉飕飕",2021年啥时候最热? 小丽在线解读 分享各类小资讯 763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现在处在夏至期间,天气炎热炎,特别是户外干活的,比如 ...

  • 2021(辛丑年)保健指南

    农历2021年是辛丑年. 在五运六气里,辛,对应水不及.它会导致人皮毛疏松,容易伤风感冒,容易发烧.所以,不宜生姜.葱.蒜.香料等辛味的食品,以避免加重辛:注意防风避寒.饮食方面,适宜多吃白萝卜.淮山 ...

  • 【好题解析】山东省淄博市2021年二模解析

    2021高三阶段性诊断考试试题(淄博二模)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集装箱农场是在废弃的集装箱中种植农作物的农业创新形式.农业创新者用营养液 ...

  • 甲木2021年辛丑财官齐,财运和事业是非常有利,要把握机会哦

    013-雨凡说易学 甲木日主2021年辛丑是财官齐全,对于财运和事业是非常有利的,要把握机会哦.mp4

  • 2021(辛丑年)五运六气与疾病预测

    五运六气是中医学研究气候变化与人体关系的一种学说,是以阴阳五行学说为基础,以天干地支为代表符号,来预测气候变化规律及其对人体生理.病理活动的影响,以作为诊疗疾病时的参考. 万事万物都有其运转的规律,这 ...

  • 2021年辛丑的钢铁股票很不错

    今年是辛丑年,从五行来看,天干为金,地支为土,纳音为土. 从立春至今,钢铁行业的大盘连续4个月份都在涨价,为什么呢? 我分析一下:钢铁在五行为金,得到太岁的生旺,大家明白了吧. 如果你炒股票,并且你的 ...

  • 好题解析|烟台2021年二模解析

    2021年3月,正值东北春耕时节,黑龙江五常发生盗采黑土.破坏耕地事件.盗挖后的黑土,经晾干处理.网络销售后,多被用于育秧苗.花草种植.城市绿化.黑土是指拥有黑色或暗黑色腐殖质表土层的土地,要形成1厘 ...

  • 2021年辛丑年地气上升,气运有力,经济环境也是会有较大改变

    012-雨凡说易学 2021年辛丑金牛冲天的气势,叫地气上升,气运有力,经济环境也是会有较大改变.mp4

  • 2021中考阅读理解解析

    2021中考阅读理解解析

  • UC头条:2021年辛丑岁五运六气, 太阴司天, 民病湿气太重该如何调理?

    点击加载图片 辛丑岁水不及 ,太阴湿土司天,太阳寒水在泉,其在人也.其藏为肾,其主二阴,其养骨髓,其病厥,此岁运之化也.天地之气,湿化在上,阴专其政,阳气退辟,湿寒合德,故阴凝于上,寒积于下,寒水胜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