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多西游解读者对于“贞观十三年”是何态度?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博士论西游第七五九讲,选自《西游谜中谜》(589)第十章――太宗年号之谜)

在上一讲,我们提到,书中的“六十四处烟尘,七十二处草寇”,指的是隋朝末年的各路反隋义军。尽管西游作者并没有刻意塑造他们的文学形象,但是让他们向李世民索命的描写,充分反映了作者对他们同情的态度。

从第七百四十九讲至第七百五十八讲,我们用了十讲的内容,对与“太宗年号之谜”紧密相关的几个关键人物进行了讨论。通过讨论,我们发现,作者对这些人物的塑造基本与他们的历史形象相吻合,但也表现出其独到的见解:

李世民作为一代明君,《西游记》作者对其也大为赞赏,通过为其增加阳寿的方式,来表明对延长政治清明时代期盼的态度。同时,为了表现李世民的政治治理水平,又把魏征、殷天山和崔珏等文臣武将进一步拔高,将其描写成“善治理、通阴阳”的能臣干吏,正如书中所说,“朝中有此豪杰,愁甚江山不稳?”

而作者对于李世民在反隋征战和夺取皇位过程中的杀戮,则在一定程度上持批评态度,不仅让李建成、李元吉对其“揪打索命”,还让反隋义军让他“还我命来”。最终,正是为了打开李世民心中的郁结,才有了唐僧西天取经,来实现“度亡者升天”的目的。

在对相关人物进行了解之后,在本讲,我们开始进入对“贞观十三年”的讨论。而对于这个“神秘”的年号,可以说是得到了众多西游解读者的关注,那么,他们对此是何态度?这又说明了什么问题呢?

通过检索《西游记》解读的相关文献,本人发现,对于神秘的“贞观十三年”,众多解读者的态度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

一是均注意到了其中时间上的矛盾。通过百度搜索,我们发现,关于“贞观十三年”的搜索结果达到了1430万个之多。尽管该搜索结果有一定的数量重复,但如此海量的数字,充分说明,绝大部分西游解读者都注意到了这一时间上的矛盾。

二是很少有人对该矛盾进行分析。同时,我们发现,与巨大的关注量极不相称的是,绝大部分西游解读者只是指出该矛盾,极少有人进行分析。最为普遍的看法是,“怕是作者笔误”,“吴老爷子故意记错时间”,“'附录’这一章和其他章节并不是出自同一个人之手”,其实就是一个意思,“写错了!”

三是分析者基本都是浅尝辄止。在众多的西游解读者中,仅有极少人对该矛盾进行了分析,但分析的深入程度却不令人满意。比如,清代刘一明认为,“其妙在乎积阴之下,一阳来复,正贞观十三年之奥妙”;当代解读者游文意认为,“附录中唐僧的父亲被水贼杀害了,母亲被水贼霸占了,这等于是在亵渎圣僧”,而采用错误有年号,其实只是为了“避免亵渎圣僧”。

那么,众多西游解读者对该矛盾如此一致的态度,究竟说明了什么问题呢?本人认为,没有其他原因,就是因为该矛盾的解读难度太大,达到了令人望而却步的地步!正如一位解读者所说,“需要高人们来破解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