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演员吴孟达患癌!癌症来临前,都会经历这些“癌前病变”,可惜很多人没重视!

图文:健康时报、三甲传真及网络

如果拍一部《吴孟达》,一定是个悲喜剧。据港媒称,在20号,吴孟达身体抱恙,入住香港某肿瘤医院。

田启文接受采访时,有透露到吴孟达的病情。“吴孟达在农历新年之前发现患上了肝癌,癌细胞已经开始扩散,近日他完成了手术,进入化疗阶段,人虚弱得连话都说不了。”

在微博上,郭帆导演、黄子韬等人也为他发文祈福。

得肝癌甚至是因肝癌去世的名人不在少数,香港演员李兆基于2018年确诊患上肝癌,香港媒体此前报道称,他曾一度有放弃治疗的打算,不过在亲友鼓励之下最后成功切除肝脏肿瘤,康复进度理想。可惜,李兆基终不敌病魔,因肝癌扩散到肺部而去世。

著名诗人汪国真,中国香港影视女演员沈殿霞,还有傅彪、罗文……许多知名人士都因肝癌去世。

有这些习惯的,大多是肝癌高发人群

据悉,全球每年新诊断肝癌患者约75万。

每年有约70万人被肝癌夺去生命。其中,中国的肝癌发病人数和死亡人数,均占到全球一半以上!

更可怕的是……往往肝癌一发现就是:晚期!

肝癌大多检查出来都是晚期

现代人生活不规律,枸杞泡酒、喉糖配烟、熬最长的夜、蹦最久的迪……长期这样生活的人,都是肝癌的高危人群!

除此之外,有过肝病史的人,比如乙肝、丙肝、肝硬化等病的人,也是肝癌高危人群。

肝脏除了表面的包膜,并没有痛觉神经,所以癌的早期都没有什么明显的症状

如果出现了肝痛、黄疸等临床症状,一般检查出来都是晚期了。

肝癌偏爱这5类人

肝癌偏爱的人身上往往有 5 个特点,分别是:

01
得过乙肝及肝硬化的人

在我国,约有 90% 的肝癌患者感染过乙肝病毒。

外国跟我们有点不一样,在西方国家,感染丙肝病毒的肝癌患者更常见。

所以,严谨地说应该是:感染过肝炎病毒的人,都要多留个心眼。

肝硬化的下一步往往就是肝癌,尤其是已经查出肝硬化的患者。

02
嗜酒如命

很多人都知道,长期喝酒的人容易得「酒精肝」,在此基础上完全有机会发展成肝硬化,进而发展成肝癌。

酒精对人体肝脏、肾脏、胃肠等脏器的影响,主要来自于乙醛。酒精进入人体后,大部分是在肝内代谢,只有2~10%由肾、肺排泄。

人在喝酒后,酒精(乙醇)第一步经乙醇脱氢酶转换成乙醛。

乙醛就像家装污染中的甲醛一样,大量饮酒后,人体内会囤积大量的乙醛,它会对许多组织和器官产生毒性作用如造成细胞DNA损伤、致癌等。

03
家族中有肝癌患者

这里要先澄清一下,肝癌并不是大家想象中的「遗传病」。

遗传病指的是基因突变或染色体畸变引起的疾病,简单地说就是父母遗传给孩子,大多是先天的。

而肝癌的遗传性被称为「家族聚集现象」,最常见的例子就是,患有乙肝的妈妈,生孩子时把乙肝病毒也「传递」给了孩子。

不过也别太担心,就算母亲是乙肝病毒携带者,只要给孩子及时打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就可以很好地控制。

04
吸烟

很多人知道吸烟会导致肺癌,但是不知道吸烟也会增大患肝癌的几率。早些年发表的两篇IARC(国际癌症研究所)专著中指出:吸烟是肝癌发展的独立危险因素!

重度吸烟者,其患肝癌的几率几乎比不吸烟者要高一倍!对于肝癌患者来说,做了手术之后,吸烟亦可增加并发症发生率,如肝纤维化,肝功能受损,胆汁损伤等。

05
长期熬夜

长期熬夜导致肝癌的案例主要发生在年轻人身上。据医生介绍,在他接收的病人中,最年轻的肝癌患者才24岁左右。

熬夜到癌症只需要四步:轻度疲劳,深度疲劳,重要脏器内部变异,诱发癌变。

这是因为长期熬夜会导致肝脏无法正常的排泄毒素,不能进行自我修复。而且长期熬夜还会降低人体的免疫力。

除此以外,性格也会影响肝病!

这里的性格内向不是指传统意义上那些害羞不爱说话的人,而是指不擅长把自己的负面情绪发泄出来的人。

这类人虽然可能不抽烟也不喝酒,但是长期郁闷会导致肝郁结,肝癌也很容易找上门。

此外,肝癌的高发年龄在 40 岁以后,分别是 40 岁以上男性和 50 岁以上的女性,其中男性的发病率高于女性。

因此,过了40岁更要注意!

记住「护肝」的 3 个好习惯

不良的生活方式也是引发肝癌的重要因素,所以大家还是要从点滴做起:

1
戒掉最伤肝的习惯——酗酒

特别是一天不喝就浑身难受的人,嘴舒服了,肝可受不了。

一句话:不吸烟、少喝酒(最好是不喝),均衡饮食,坚持锻炼,哪种癌症的预防都少不了这三条。

2
不吃发霉变质的食物

储存不当的花生、玉米、大米等,会被霉菌污染,产生致癌物「黄曲霉毒素」这个东西与肝癌很亲密,千万要当心。

3
定期体检,进行合理的癌症筛查

肝癌太凶险,早发现早处理才是最好的办法,所以,找个时间做一套体检吧!

尤其是开头前文的 5 类高危人群,更要做好体检,早发现、早处理。

要是能在早期就把肝癌揪出来,治疗效果都是不错的。

具体来说应该这样做:

  • 如果是前三类人(有乙肝、有肝硬化、家中有肝癌患者):建议每 6 个月做一次腹部 B 超检查 + 血清甲胎蛋白(AFP)检查;

  • 如果是后两类人(超过 40岁、爱喝酒):建议每年体检一次,发现异常再考虑上面的检查。

不少人奇怪,怎么癌症说得就得了?其实,癌症并不是一下子出现的,它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如果在癌前病变就能止步,那么癌症也就很难发生。

癌前病变可控甚至可逆

癌前病变其实是一种病理学的诊断,它是一个双向环节,可能会向不好的方向发展,也可能恢复到正常状态。也就是说,癌前病变是个可控甚至可逆的状态。

从癌前病变阶段发展到癌症,一般需要几年甚至数十年左右的时间。

所以,在我们身体出现癌前病变时,如果我们懂得及时“刹车”干预,就可以避免癌症的发生,而这,也是癌症的最后一道防线!

记好!8种常见的癌前病变

01
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癌

胃癌发展有一个大致的过程:

正常胃黏膜→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肠化生、异型增生→胃癌

慢性萎缩性胃炎可能属于癌前病变或癌前状态,癌变的风险相对增高;当胃黏膜出现上皮不典型增生、肠上皮化生(胃黏膜被肠型黏膜替代),可能是癌前病变的表现。

胃黏膜表面明显不平,且颜色是红白相间,但以白色为主

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症状:多为上腹痛、腹胀、腹部不适、食欲不振等。

慢性萎缩性胃炎通过胃镜及黏膜活检可以确诊,只要在慢性期及时接受正规治疗,通常不会癌变。

▼ 干预方法:

1. 检查:推荐浅表性胃炎每3年查一次胃镜,慢性萎缩性胃炎每1~2年查一次胃镜,并积极治疗。检测幽门螺杆菌,视情况进行规范的抗幽门螺杆菌治疗。

2. 戒烟酒:萎缩性胃炎的严重程度和吸烟、饮酒正相关。

3. 规律饮食:饮食要细嚼慢咽、少吃腌制食品、不要暴饮暴食、不吃辛辣霉变食物。

02
腺瘤性肠息肉→肠癌

肠息肉有很多类型,其中,腺瘤性息肉是公认的癌前病变,尤其是直径大于2cm的,癌变的机会较高。

据悉,95%以上的结肠癌来自结肠腺瘤一般从息肉到癌变,平均要5~15年。在这阶段,通过肠镜进行息肉切除,能大大降低肠癌的发生。

▼ 干预方法:

1. 检查:50岁以上每5年进行一次肠镜检查,每年进行1次肛门指检,发现息肉视情况处理。

2. 戒烟戒酒:大量饮酒、吸烟,使基因突变,肠息肉的发生率也会提高。

3. 少吃:高动物蛋白、高脂肪的食品,减少食用精粮,减少腌制、烟熏类食物。

4. 多吃:每天一斤蔬菜半斤水果,把细粮的三分之一换成谷物、粗粮,比如豆类、红薯、小米、高粱、玉米等。

5. “33”运动:每周进行3次以上的运动,每次运动30分钟以上,有助于促进免疫系统健康、减少肠道炎症,癌症危险自然会大大下降。

03

肺结节:不典型腺瘤样增生→肺癌

中国目前是肺癌第一大国。而肺结节中的不典型腺瘤样增生属于癌前病变。其中,结节越大,恶性的可能性也越大。

根据临床对上千例的肺部孤立性结节观察发现,肺部结节直径小于0.5厘米,恶性的可能性很小,大约在1%以内;0.5~1厘米时,恶性可能性为6%~28%;直径>2厘米的肺结节恶性概率达到64%~82%;直径>3厘米的肺结节,90%~95%为恶性。

▼ 干预方法:

1. 检查:一年做一次低剂量螺旋CT筛查早期肺癌。

2. 戒烟:吸烟者肺癌发病率是不吸烟者的10倍,而戒烟可明显降低肺癌发生率。

3. 注意室内通风:防室内微小环境空气污染,要注意保持室内通风,改善室内空气质量。

4. 减少厨房油烟:烹饪尽量减少油炸、煎炒。炒菜前要开窗户、开抽油烟机,炒菜后抽油烟机要再开5-10分钟。

04
乳腺非典型增生→乳腺癌

乳腺癌发展要经过:

正常乳腺导管内增生→非典型增生→原位癌→浸润性癌

乳腺非典型增生可能是乳腺癌的癌前病变。单纯的乳腺增生症并不发生癌变,如果导管上皮高度增生及非典型增生则可能为癌前病变。一般将乳腺组织非典型增生、导管内乳头状瘤及乳腺囊性增生视为乳腺癌的癌前病变。

▼ 干预方法:

1. 检查:女性定期乳腺自查很重要,普通人35周岁以下的女性主要使用超声检查进行体检;45-55岁围绝经期的女性最好每年做一次钼靶检查。如发现有癌前病变,建议遵医嘱复查并看是否需要手术。

2. 不乱用雌激素保健品:乱用雌激素类产品能导致乳腺导管上皮细胞增生,甚至发生癌变。

3. 少吃高脂食品:少吃油炸食品、奶油、奶酪及各种甜食,控制脂肪的摄取,避免肥胖。

4. 保持好心情:负面情绪很容易导致机体内分泌紊乱,跟乳腺疾病有一定关系。

5. 适当运动:是预防乳腺癌发生的重要因素。

05
肝硬化→肝癌

国际癌症研究署发布的全球恶性肿瘤疾病发病报告中(GLOBOCAN2012),2012年世界约有 782 000 例新发肝癌病例,中国新发肝癌占 50.5%。

中国肝癌发生存在一个三部曲:肝炎→肝硬化→肝癌。

如果有乙肝病史伴肝硬化基础,则是肝癌的高危人群,如伴有影像学发现可疑占位或甲胎蛋白升高,则可能是出现癌变。

▼ 干预方法:

1. 检查:乙肝肝硬化的病人,最好每三个月~半年体检一次,主要查肝脏B超和甲胎蛋白。

2. 积极治疗:肝硬化患者要及时接受规范的治疗,有乙肝要积极治疗乙肝。

3. 戒烟限酒,避免过劳。

06
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宫颈癌

宫颈上皮细胞在HPV持续感染后,可从发生非典型增生再转变为癌变,这个时间可长达10年或更长时间。

其中,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也就是常说的宫颈癌前病变,分为一、二、三级别,级别越高越容易癌变,而级别越低越好治疗。

要注意!性交、妇科检查后有少量阴道出血的现象就是接触性出血,有可能是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的症状。

▼ 干预方法:

1. 检查:有性生活的女性,每年应做一次TCT及HPV检测。如有异常,则需要进行阴道镜检查或活检。

2. 积极治疗炎症:积极治疗慢性宫颈炎及宫颈癌前病变。性生活要注意卫生。

3. 接种HPV疫苗:条件允许下可接种宫颈癌疫苗,预防宫颈癌发生。

4.防止过度疲劳:不良生活习惯会降低人体免疫力,给病毒入侵制造机会。

07
交界痣→黑色素瘤

交界痣多长在手掌、足跖、外阴部等易摩擦部位,与其他痣相比癌变可能性高。

一旦发现痣的形状不规则,边界模糊,颜色深浅不一,出现晕开或者体积慢慢增大,皮肤出现轻微隆起或变厚时,就要及时就诊。

▼ 干预方法:

1. 化学剥脱或激光祛痣方法刺激性较大,不推荐大的交界痣这样处理。

2. 生活中避免过多摩擦,对于有危险信号的交界痣,最好采用手术切除加病理检查。

08
黏膜白斑→癌症

黏膜白斑是一种上皮异常增生的癌前损害特征,常见的有口腔、食管、阴茎、外阴和宫颈处的白斑等。

▼ 干预方法:

发现异常的黏膜白斑,最好到医院及时检查。

虽然,萎缩性胃炎、息肉、肝硬化......这些情况都可能与癌症相关,但它们从良性疾病发展到癌前状态再演化成癌变却有相当长的一段距离,所以不必惊慌,但一旦发现也要引起足够重视,积极治疗和调整生活方式。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