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89了,然后呢……
现在是2021年7月10日凌晨1点钟,8个小时前的2021年7月9日17点,央行宣布存款准备金率下调0.5%,而此前已经有一批金融机构在执行5%的存款准备金了。抛开这些执行5%存款准备金的机构不说,本次下调后,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准备金率已经低至8.9%。
存款准备金率是什么意思呢?假设一家银行有100亿的储蓄余额,存款准备金率8.9%的意思就是这家银行最多只能贷出去91.1亿元的款。剩下8.9亿的款谁动谁死,这个钱必须留着应对各种突发情况。
那么降准的背后逻辑大家应该也就清楚了,就是为了增加流动性。具体说,除了准备金率要求的必须在账上的钱,有放贷资格的金融机构理论上可以把准备金率规定以外的钱统统放到市场上吃利差。比方说,现在银行一年期了存款利息是一年期1.7%,银行的贷款利息是4%,银行的年利润率就是允许放贷的额度X(4%-1.7%),银行的纯利润接近二倍。降准意味着银行有更高的额度来放贷渔利。
同时,市场上流通的钱增加了,根据宏观经济学的理论,适度的通胀可以刺激经济增长。那么什么叫做通胀呢?比方说市场上的商品只有大米一种,有10000斤,然后市场上流通的钱也是10000元,那么大米的价格就是一块钱一斤。而市场上流通的钱突然多出了2000,但大米的数量还是10000斤,那么这个大米的单价一定会涨到1.2元一斤,这就叫做通胀(通货指钱,钱贬值了就叫通货膨胀,简称通胀)。
什么叫做适度通胀可以刺激经济增长呢?假设市场上原本有10000块钱的商品,这些商品不单是大米,还有肉有青菜水果,市场上流通的钱多了,当然多出来的钱不可能平均分配,一部分人的收入增加了,增加的这一部分当然除了用大米填饱肚子,还可以多吃点水果青菜猪肉。意味着种青菜、水果和养猪的农民多卖了商品,赚的多了。这些农民为了赚更多的钱是不是要发展生产呢,生产发展了,是不是就意味着GDP增长了呢?所以,适度的通胀可以刺激经济增长。
但是,绝大多数时候,通货膨胀(通胀)绝对是一个贬义词。1949年被我党撵到台湾岛的国民党,难道仅仅是因为军事上的失败吗?他们最大的失败其实是因为经济上的崩溃带来的政治上的失败。国民党开始发行法币的时候是锚定银元的,一块钱法币等于一块银元,换句话说,一块银元可以买到多少东西,一块钱法币同样可以买到多少东西。77事变爆发后,法币贬值了一半,就是说2块钱法币才能换到一块银元。照理说,国库有多少银元才能发行多少法币,如果遵循这个原则,法币不会贬值。但事实上腐败的国民党开动印刷机猛印,到1948年小蒋去上海打老虎的时候,法币已经完全没有信誉了,数万法币才能兑换一个银元。怎么办呢?国民党发行了一种新的货币——金融券,一块钱金融券兑换10000法币,同时宣布法币作废。换句话说,民众没有选择,不换,手上的钱到期(一个月内)就是废纸……
上面这一通是为了方便大家理解。现在言归正传。
降准无疑会在理论上增加市场上流通的钱。其实还有一个方法可以更加直接增加市场上流通的钱。这就是降息(降低利息)。假设你有100万存款,年息3.5%的时候,你存在银行每年有35000的利息,这个利息又足以维持你的生活,你是不是就算躺赢了?但是利息一直在降,物价还一直再涨,你的利息已经不足以支持你的生活了。怎么办?是不是要考虑把这个钱拿出来投资,以维持原有的生活。所以,降准和降息的根本目的都是为了增加市场的流动性。
反之则是限制流动性,譬如上世纪80年代中期的升息和有奖储蓄。几毛钱一斤的猪肉涨到了一块多,几分钱一斤的青菜涨到了一毛以上,为了控制市场上的热钱,银行最高储蓄利率最高的时候超过年10%,而且一次性存入相当数额的钱还有奖励,一次性存300元送一个塑料桶、一次性存5000元送一个高压锅等等(那个时候九哥还在读高中,具体怎么奖励不记得了,只是举个例子)。那个时候的人都很单纯,有这样的好事当然尽可能选择存钱。当然也有选择囤积物质的,当年春晚姜昆有一个相声,说是邻居存了多少酱油、醋这些。我们家也存了不少肥皂、火柴这些。印象中肥皂一两年后就变得十分干硬,洗衣服的时候没有泡沫,这些肥皂用了很多年。尽管现在看来有点可笑,但过热的经济就这么给控制住了,之后物价稳定了很多年。
上世纪90年代,各大银行都在拼命的扩张,开网点,招人,每个网点都有一帮漂亮的年轻姑娘,她们不单要在服务台前工作(建行曾经搞过24小时日夜储蓄所),还要拉存款。每月、每季、每年都有硬性指标。什么时候开始,银行不再拉存款了呢?想一想,银行为什么不用拉存款了?
其实现在的行长们苦恼的不是没有钱放贷生利,他们苦恼的是钱多的放不出去。因为现在考核他们的指标不是月末年终账上的储蓄余额(扣除放贷后账面上的钱)有多少?而是放出了多少贷款,毕竟只有把钱贷出去才会有收益。
有人算过,准备金率降低百分之五,相当于释放出了10000亿的长期贷款。市场上不缺钱吗?很缺,但问题是缺钱的中小民营企业根本贷不到钱。这类企业能够抵押的早就抵押给银行了,再也拿不出新的抵押物了,即使生产很正常,银行也不敢放贷,毕竟万一出了纰漏,行长和相关责任人是要担责的。
所以,准备金率年内还有很大的概率下调,金融口的专家们也就这么点招了,尽管释放出来的贷款余额并不能有效刺激经济的增长,但压力被释放到了大大小小的行长们的头上,他们才需要绩效考核,指标压下去,完不成贷款计划扣钱就是了……
那么能不能降息来刺激消费呢?很多西方国家不是早就零利率甚至负利率了吗?这一条还真不能和西方接轨。西方的银行是真正股份制银行,我们的银行虽然也早就企业化了,但行长们其实还有着科级、处级、厅级和部级行政级别,老百姓也把他们视为不同级别的官员,换句话说,银行是国家的,代表着国家的公信力,零利率那是想也不敢想的。
然后呢……
然后市场仍然波澜不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