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变局——大唐帝国的后半生 NO.170 憋气憋成肺气肿
![](http://pic.ikafan.com/imgp/L3Byb3h5L2h0dHBzL2ltYWdlMTA5LjM2MGRvYy5jbi9Eb3dubG9hZEltZy8yMDIxLzAyLzI2MDkvMjE2MzczNzg5XzFfMjAyMTAyMjYwOTIwNTcxOTM=.jpg)
NO.170
公元762年十月二十一日,雍王李适抵达陕州。
当时回纥军队正驻于对岸的河北县(今山西平陆),出于礼节,李适特意带着僚属北渡黄河,主动前去拜会登里可汗。
然而李适却万万没有想到,他这次本为增进感情的善意之举却惹出了一场极其严重的风波!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
进入回纥军的大帐后,李适用对等的礼节向登里可汗行礼。
登里可汗见状大发雷霆,又是吹胡子又是瞪眼珠子又是拍桌子,声色俱厉地斥责李适为何不行拜舞之礼——所谓拜舞,即下跪叩头后舞蹈而退,是当时在正式场合下臣子拜见君主应行的一种隆重礼节——李适作为唐朝未来的储君,当然不可能向回纥可汗行这种礼。
从小养尊处优的李适什么时候受过这样的气,脸一下子就绿了。
他的随从药子昂连忙站出来为他解围,说这不合礼数。
回纥将军车鼻反驳道:唐朝天子与可汗约为兄弟,可汗就相当于雍王的叔父,晚辈拜见长辈,怎么能不拜舞!
药子昂当然也不会屈服,继续据理力争:雍王乃天子的长子,又是天下兵马元帅,哪有中国储君向外国可汗拜舞的道理!况且两宫(指玄宗李隆基和肃宗李亨)尚未出殡,按照礼节也绝对不可舞蹈!
……
双方就这样你来我往,唇枪舌剑,谁都不肯让步。
登里可汗不耐烦了——他的耐心就和慢阻肺病人的肺活量一样——是极其有限的。
他这个人,从来都不喜欢讲理,只喜欢讲力。
既然不能在口头上说服你们,那就用拳头来打服你们!
他恼羞成怒,当着李适的面,悍然下令将李适的四名属官药子昂、魏琚、韦少华、李进全都狠狠地抽了一百鞭子——这四人都是皇帝为李适安排的元帅府主要僚属,其中药子昂、魏琚分别为左、右厢兵马使,韦少华为判官,李进为行军司马。
药子昂等四人都被打得皮开肉绽,奄奄一息。
随后登里可汗以李适年少不懂事为由,将他及其随从逐出了大营。
回到陕州后仅过了一夜,魏琚、韦少华两人就因伤重而一命呜呼了。
堂堂国家高级官员竟然在自己的国土上被胡人无缘无故鞭打致死,这对一向自诩为天朝上国的李唐政权来说,显然是从未有过的奇耻大辱!
然而由于有求于人,雍王李适和他背后的大唐朝廷却只能忍气吞声,连一声抗议的声音都没有发出。
不过,此事后来还是在李适的心中留下了巨大的心理阴影,终其一生都难以释怀。
可在当时,考虑到平叛的大局,他就算是憋成肺气肿,也只能硬生生地把这口气吞下去!
毕竟,对亟需食品充饥的人来说,面子远远没有面包重要!
就这样,在付出了尊严扫地的耻辱代价后,唐军总算与回纥人组成了联军,随即开始了他们的军事行动。
大军自陕州出发,主帅仆固怀恩亲率麾下主力会同回纥军队担任前锋,陕西节度使郭英乂、神策军观军容使鱼朝恩则领兵殿后,浩浩荡荡,经渑池(今河南渑池)直扑洛阳。
史朝义闻讯大惊,急忙与诸将商议对策。
老将阿史那承庆说:若唐军单独前来,我们就集中兵力与其决一死战,如果唐军是与回纥一起来,那就势不可挡了,我军应退守河阳(今河南孟州),以避其锋芒。
正所谓名将所见略同——阿史那承庆的这个提议,与当初李光弼面对史思明大军时所采取的策略几乎是如出一辙。
但史朝义也许是太需要一场大胜来提升自己的威望了,他并没有采纳阿史那承庆的意见,而是决定与唐军锣对锣鼓对鼓地打对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