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爬叉
清晨,太阳被吱吱的蝉鸣叫醒,慵懒地露出浅浅的微笑,阳光洒在绿意盈然的花草上,匆匆一瞥,虽不觉惊艳却多了份婉约闲适,为这闷热的盛夏增添了一份柔和。
“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地叫着夏天”,耳畔传来了罗大佑那熟悉的歌声,也让我一下子又回到了童年!
我的童年是在乡村度过的,那里有高高的山,有清清的水,还有成片成片的树林。一到入伏时节,我们常常要做的一件事就是摸爬叉。
爬叉,是蝉的前世,卵产于树叶,叶落蛹生于土中,于地下历经5次蜕变,历时5到12年,方于夏日破土而出,爬上树干蜕变成蝉。
摸爬叉是一项技术活,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和敏锐的洞察力。傍晚时分,我们小朋友们就会一个个带着铁铲和瓶子,开始了摸寻之旅。爬叉多生长在杨树、桐树和柳树下,但它的洞穴并不是很容易发现,我们一个个弯着腰,像工兵排雷一样在树下寻来找去。当时,洞穴有很多种,有爬叉的、蚂蚁的、屎壳郎的、蟾蜍的,甚至还有蛇的,需要认真甄别。否则,一不小心就有可能碰到让人恶心又可怕的蛇或者蟾蜍!
爬叉的洞口多散布在树下,下午六七点钟,呆在地下的爬叉在经历了若干年的等待后,迫不及待地用它那尖尖的前爪,把厚厚的土层挠开一个圆圆的小洞,静静地观察着外面的情况,只等天色一晚,就破土而出,然后再慢慢的爬到树上蜕变成蝉。而我们正是趁这个时间段把它给捉住的。
每当发现爬叉洞口时,我常常是一阵的激动,然后慢慢地蹲下来,用手指轻轻地点破洞穴,再用小手指伸到里面,打探着爬叉的位置。久待地下的爬叉发现自己的洞穴有外敌入侵时,往往会先机警地向下退去,然后再用它那尖尖的爪子轻轻地碰触你一下,这是在试探,如果忍受不住这种痒痒,猛地缩回手指的话,爬叉就会退到洞底,不再向上爬。由于我们都知道它的特性,所以都会默默地忍受。爬叉在经过简单的试探后,就会使劲地夹着入侵的手指,而我也正是巧妙地利用了它的这种反击,用一点点疼痛的牺牲,缓慢地把它带出洞。当然,并不是每个爬叉都可以用这种方式,有的洞穴较深,单靠我们的小手指无法把它们引诱出来,这就需要借助小树枝,或者直接用铁铲把它给铲出来。有时,我们也会采取向洞内注水的方式,迫使爬叉主动爬出来!
在那个年月,经常是逢年过节才会吃上一半次肉,所以,大家自然不会放过这不用掏钱的美味!摸爬叉的人很多,几乎家家户户的小朋友都参与,甚至有的大人们也参与了进来。那时,最热闹的要数村西头的杨树林了,常常是聚集了几十上百的人,这个走过那个又来,大一点的就拿着铁锹,几乎是平排翻上一遍,就如牛犁过一样!在大家近乎掠夺的方式下,能够幸免的爬叉们也就所剩无几了!
爬叉在出洞后几个小时内就会蜕化成蝉,肉质也会发生变化。为此,我们在捉住后往往把它放进装有淡盐水的瓶子里。等到捉的差不多,大人也开始做饭时,就带着战利品雄赳赳地回家去。然后把它们一一倒进盆中,用清水清洗干净,晾干之后,交给母亲,母亲则会在炒菜前把它们放进油锅中,配以葱花和花椒,炸的黄灿灿,香喷喷的,好一道丰盛的美味佳肴!
爬叉最好吃的就是脊背凸起的那一团精细瘦肉,还有那储存着丰富油脂的腹部。此刻,我总是会先把散发着香气的爬叉让给父母吃,而他们则常常以正在烧火做饭或者忙着的理由让我独自享用,有时看我捉的多,就象征性地吃上一两个。他们那谦让而舍不得吃的样子,一直浮现在我眼前,时刻让我感动。
时至今日,再回到故乡,原有的生态已经遭到了破坏,到处都是水泥地,昔日的树林也早已没了踪迹,爬叉赖以生存的空间几乎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傍晚时分,走在坚硬的水泥地上,已经是很难再看到爬叉洞和摸爬叉的孩童了。
细细想来,当我们庆幸获得的时候,往往也是我们失去其他的同时。特别是面对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更应该树立强烈的责任意识,珍惜当前,着眼未来,携手保护我们共有的美好家园!
作者简介:临湖听月,河南舞钢人,文学爱好者,河南尚德崇缘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与瀚海文学工作室创始人,兼任凤凰诗社河南社长,2015年10月开始写诗填词,词风婉约,已填不同词牌200余个,有诗、词、散文、小品发表于国内外报刊、杂志、文学微刊和部分知名网站。
诗 观:用诗意的语言抒写诗意的生活。
个人微信号:591842304
邮 箱:hnwgslgs@163.com
诵 读:修竹,一位热爱生活、崇尚自然、喜欢在字里行间用心灵和作者对话的诵读爱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