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料企业生产品控作业指导书
前 言本手册规定工厂各品控岗位人员的工作职责与权限,对生产活动过程中各种物料进行识别,保证产品的可追溯性。同时对生产中所采用的消毒剂、洗涤剂的使用进行规范。第一章 品控员作业指导书1 目的规定工厂各品控岗位人员的工作职责与权限。2 适用范围原材料检验员、袋、瓶装水品控员、微生物检验员等。3 岗位3.1原材料检验员3.1.1职责3.1.1.1负责所有原辅材料的检验工作。3.1.1.2按公司原辅材料验收标准判断所检原辅材料是否合格。3.1.1.3发现不符合标准的原辅材料及时上报部门负责人处理。3.1.1.4原辅材料品质情况统计、分析、上报。3.1.1.5协助部门负责人进行供应商的辅导工作。3.1.1.6保证原辅材料检验的及时性、准确性。3.1.1.7标准样板的确认、保管和使用。3.1.2权限3.1.2.1对所有到厂的原辅材料的抽检权。3.1.2.2对品质异常情况的报告及处理情况跟踪。3.1.3工作流程
3.1.3.1原辅材料到厂后,按所到原辅材料相应的验收称准上所规定抽样量进行抽检。3.1.3.2对抽检的原辅材料按验收标准要求检验的各项目及数量进行抽检。3.1.3.3将检验结果准确地记录在原始数据记录单上。3.1.3.4根据检验情况按《原材料验收管理制度》及验收标准相关规定进行处理。3.1.3.5随时跟踪原辅材料的试机情况及生产过程的使用情况,及时将异常情况反馈部门负责人,由部门负责人通知供货商。3.1.3.6每日对原辅材料质量情况进行统计,每旬提交旬报,每月提交月报。3.1.3.7发现质量异常情况按《品质异常处理手册》处理并及时报告部门负责人。如有私自处理或发现异常情况隐瞒不报者,一律给予开除处理。3.1.3.8抽检过程必须认真负责,如在使用中发现重大质量问题在抽检过程中未发现或漏检率>10%者,一律给予50元/次罚款并扣相应考核,一月三次以上予以停职处理。3.1.3.9除经部门负责人安排,一律不得私自到供应商厂家指导工作,一经发现,予以停职处理。3.1.3.10所有原辅材料的验收在正常状态下不得超过30分钟,每发现一次检验不及时予以50元罚款并扣相应考核,验收的时间由送货司机在《包装材料检验单》上字确认。3.2袋装水品控员3.2.1职责3.2.1.1负责袋装水产品质量监控,并做好质量监控的各项记录。3.2.1.2负责协助原材料检验员对袋装水原辅材料验收工作。3.2.1.3负责袋装水品质管理文件、管理活动的宣传及执行。3.2.1.4负责袋装水车间场地、人员、机器设备卫生的检查。3.2.1.5品质异常事故发生时的处理、报告工作。3.2.1.6袋装水灯检员工作的安排、督导、检查、考核。3.2.1.7膜卫生情况的统计、报告。3.2.1.8负责袋装水产品质量统计、分析、上报。3.2.2权限3.2.2.1违规操作的处罚权。3.2.2.2违反卫生管理制度的处罚权。3.2.2.3品质异常发生时,经上报有权通知停止生产。3.2.2.4灯检员的考核权。3.2.3工作流程3.2.3.1每天提前15分钟到岗,与上一班人员进行工作交接。交接内容包括:3.2.3.1.1上班的生产及品质情况。有无异常情况发生,本班有哪些项目须继续跟踪。3.2.3.1.2交接班时的生产状况。3.2.3.1.3有无部门上级的特别指示。3.3.3.1.4阅读上一班工作日志,查看上班检验记录。3.2.3.2工作交接完成后,提前5分钟到生产车间,检查开机准备工作,抽取灌装头水样进行臭氧浓度、澄清度检验、检验合格后通知开机生产。3.2.3.3每小时抽样1次,臭氧浓度并记录。3.2.3.4每班不少于一次检查各道洗袋水的卫生情况。3.2.3.5密切监控验袋工是否按作业指导书认真验袋,发现未按标准验袋的及时给予纠正及处罚,每次抽取20个已验袋检查验袋情况。3.2.3.6随时监控袋的手工清洗情况:是否清洗干净?是否按要求重新检验?是否用清水将袋内的洗洁精冲洗干净了?是否用消毒液冲洗?3.2.3.7每小时检查膜清洗情况,洗膜的时间是否按要求执行?清洗效果是否符合要求?3.2.3.8每小时检查灌装情况:灌装水质是否合格?灌装液位是否符合要求?封盖情况是否良好?3.2.3.9每小时检外袋情况,外袋是否平整?松紧程度?3.2.3.10检查灯检工作情况:检出的异物袋是否登记?灯检是否认真工作?是否按要求逐个检查五加仑盖?3.2.3.11检查上架情况:袋的牢固程度?上架工是否按要求上架、有无人为提坏外袋情况?3.2.3.12每天不少于—次裣查成品库内袋装水库存情况:袋内外卫生情况?袋牢固与否?外袋有无破损?3.2.3.13对验袋工检出的不可回收袋确认,并会同经销商代表及库管员对不可回收袋进行再次确认,并监控处理情况。3.2.3.14按《原辅材料验收制度》进行袋装水原辅材料的验收工作。3.2.3.15每班每线留样1袋水,一周后进行口感、微生物检验;每天留样2袋水,二月后进行口感、微生物检验3.2.3.16当生产过程中品质出现异常时,及时要求生产车间整改。需停机的,经报上级批准,有权责令生产车间停机整改。出现品质异常时,及时填写《品质异常报告单》。3.2.3.17在生产过程中随时检查生产人员的个人卫生情况,及作业情况。3.2.3.18按生产计划安排好灯检的工作,并对灯检的工作进行检查、督导。每月根据灯检的实际工作情况对灯检的工作进行初考评。3.2.3.19每月统计灯检检出异物情况,上报部门负责人。3.2.3.20每月统计回收袋的情况上报部门负责入,做好月统计。3.2.3.21负责灌装车间熏蒸杀菌工作的安排及实施。3.2.3.22下班前做好当班工作日记,工作日记要求反映:3.2.3.22.1开机时间、开机操作情况。3.2.3.22.2本班水质情况。3.2.3.22.3本班膜的卫生情况。3.2.3.22.4本班接水器的品质及卫生情况。3.2.3.22.5本班产品质量简述。3.2.3.22.6本班异常情况及处理方法。3.2.3.22.7需交代下班注意的事项。3.2.3.23认真完成当班所有应记录事项。3.2.3.24对检测合格的产品开具合格单,并负责及时送交仓储部,对需管制的产品开出管制单交仓储部管制。3.3瓶装水品控员3.3.1职责3.3.1.1负责各生产线产品质量监控,并做好质量监控的各项记录。3.3.1.2负责原辅材料的使用情况的跟踪。3.3.1.3负责品质管理文件、管理活动的宣传及执行。3.3.1.4负责现场场地、人员、机器设备卫生的检查。3.3.1.5品质异常时的处理报告工作。3.3.1.6灯检员工作的安排、督导、检查、考核。3.3.1.7原材料检验员下班后,负责原辅材料的入厂检验。3.3. 1.8负责瓶装水产品质量的统计、分析、上报。3.3.2权限3.3.2.1违规操作的处罚权。3.3.2.2违反卫生管理制度的处罚权。3.3.2.3品质异常时,经上报有权通知停止生产。3.3.2.4灯检员的考核权。3.3.3工作流程3.3.3.1每天提前15分钟到岗,与上一班人员进行工作交接。交接内容包括:3.3.3.1.1上班的生产及品质情况。有无异常情况发生,本班有哪些项目须继续跟踪。3.3.3.1.2交接班时的生产状况。3.3.3.1.3有无部门上级的特别指示。3.3.3.1.4阅读上一班工作日志,查看上班检验记录。3.3.3.2工作交接完成后,提前5分钟到生产车间,检查开机准备工作,抽取灌装头水样进行臭氧浓度、澄清度检验、检验合格后通知开机生产。3.3.3.3按第20条“成品水取样、留样规则”对产品进行抽样检验,按每生产班对原水、砂缸产水、碳缸产水、一.二级反渗透产水、贮水缸水样进行一次理化检验3.3.3.4对瓶检、灌装、灯检三个重要环节密切关注,随时抽取样品检查。3.3.3.5按《Qc工程表》所列项目及检查频度,对原辅材料使用情况进行跟踪检查,发现异常情况及时上报。3.3.3.6监督《瓶检异物登记表》、《灯检异物登记表》的填写情况。3.3.3.7每班将《瓶检异物登记表》及检出的恶性异物瓶收回品质部。3.3.3.8当生产品质出现异常时,及时要求生产车间整改。需停机的,经报上级批准,有权命令生产车间停机整改。出现品质异常时,及时填写《品质异常报告单》。3.3.3.9随时检查生产车间人员的操作书情况,发现违规操作的需立即给予纠正,并有权进行处罚。3.3.3.10在生产过程中随时检查生产人员个人卫生情况、设备及环境卫生。3.3.3.11按生产计划安排好灯检工作,并对灯检的工作进行检查、督导,每月根据灯检的实际工作情况,对灯检的工作进行初考评。3.3.3.12每月统计灯检恶性异物检出情况,上报部门主管对瓶检进行处罚。3.3.3.13在未安排中夜班原材料检验员时,中、夜班负责进厂原材料的检验工作。3.3.3.14负责车间熏蒸杀菌工作的安排及实施。3.3.3.1下班前做好当班工作日记,工作日记要求反映:3..3.15.1开机时间、开机操作情况。3.3.3.15.2本班水质情况。3.3.3.15.3本班原辅材料使用情况。3.3.3.15.4本班产品质量简述。3.3.3.15.5本班异常情况处理方法。3.3.3.15.6需交代下班注意的事项。3.3.3.16认真完成当班所有应记录事项。及时完成日报、旬报、月报的统计工作。3.3.3.17对检测合格的产品开具合格单,并负责及时送交仓储部,对需管制的产品开出管制单交仓储部管制。3.3.3.18负责按《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控制制度》检查生产过程中产品代码标识情况、码垛产品标识情况、出货产品标识代码记录情况。3.3.3.19负责留样成品的品尝工作。3.3.3.20成品水取样留样按《成品水取样留样规则》进行。3.3.3.20.1样品存放期限瓶装水样品存放期限为6—12个月,到期样品需及时清理出样品房并做报废处理。3.3.3.20.2样品室所有样品均需明确标示。3.3.3.20.3空瓶处理口感测试、理化指标和微生物指标检验所产生的空瓶,一律作报废处理。3.3.3.21收缩膜包装产品的监控3.3.3.2 1.1收缩膜包装开机前,检查开机准备工作,检查设备卫生是否符合要求,检查人员卫生是否符合要求,检查使用的条形码与包装规格是否相匹配,检查包装的瓶装水产品是否有外观不良品。3.3.3.2 1.2每班开机时,必须对收缩膜包装效果进行检查,并对包装效果不良品现象及时指正,检查纸箱盖印代码及滚印代码是否正确。3.3.3.21.3生产过程中,每小对检查一次包装效果、条形码使用情况,检查标签条形码是否外露。3.4微生物检验员3.4.1职责3.4.1.1负责瓶装水两个月留样品的检验。3.4.1.2负责袋装水七天和两个月留样品的微生物检验。3.4.1.3负责生产过程中中间处理水和原水微生物的检验。3.4.1.4负责清洗后五加仑空袋的检验和清洗消毒情况的评价。3.4.1.5负责空瓶微生物检验。3.4.1.6负责灌装间空间及人员卫生监控。3.4.1.7负责微生物实验所有的准备工作(平皿清洗、消毒,培养基的配制等)。3.4.2权限3.4.2.1违规操作的处罚权。3.4.2.2违反卫生管理制度的处罚权。3.4.2.3品质异常时,经上报有权通知停止生产。3.4.3工作流程3.4.3.1每天提前15分钟到岗,与上一班人员进行工作交接。交接内容包括:3.4.3.1.1上班的生产及品质情况。有无异常情况发生,本班有哪些项目须继续跟踪。3.4.3.1.2交接班时的生产状况。3.4.3.1.3有无部门上级的特别指示。3.4.3.1.4阅读上一班工作日志,查看上班检验记录。3.4.3.2每周对实验结果汇总分析上报并根据实验结果提出改进意见。3.4.3.3完善微生物实验管理制度,定期对相关设备进行维护。3.4.3.4熟悉质量体系文件,熟练掌握产品质量标准,保证实验项目和实验方法与企业标准和国家标准的符合性。第二章 可追溯控制制度1 目的规定物料、半成品及成品状态、代码标识的内容、方法,确保生产过程物料与产品各阶段可识别,为实现产品可追溯提供保障。2 范围适用于物料在仓储和生产过程中的标识管理。3 职责3.1 技术质量部:负责标识控制的归口管理。3.2 各工厂品质部:负责按本文件检查本工厂的标识有效性,每周对产品出货前的标识检查。3.3 生产厂/车间:负责各环节物料的标识和记录。3.4 仓储部:负责仓储过程中物料的标识和记录及出货标识的滚印和记录。记录包括(发货时间、发货地点或提货仓、数量、批号、发往地点、提货人、发货人等)4 定义4.1物料——产品实现所需的原料、包装材料、辅助材料等。4.2成品——经完全包装后的产品。5 工作程序5.1 状态标识5.1.1 原材料状态标识序号状态标识标识内容标识方法相关记录执行人1合格表示检验合格,可以使用,并有现场标识见6.1见6.2原材料检验记录仓管员2让步接收表示在验收中因某项指标不合格,打折收货,使用时需通知生产部、品质部注意跟踪,并有现场标识。3暂收具体规定见《原材料验收管理制度》并有现场标识4管制品表示不能使用的,并有现场标识。5退货表示检验或使用不合格需返回厂家的,并有现场标识5.1.2 在制品状态标识序号状态标识工作内容标识方法相关记录责任人1返工品表示因某项指标不合格,需投入到上道或上几道工序重新生产的在制品见6.1、6.2不合格品处理记录表生产领班2半成品表示各工序半成品物料5.1.3成品状态标识序号状态标识工作内容标识方法相关记录责任人1合格表示产品已经检验且符合要求,并有现场标识见6.1、6.2成品检验合格报告仓管员2待检表示产品等待检验,并有现场标识3管制品表示因设备或加工过程等原因引起的疑似不合格在制品,需经确认是否合格后方可入库的产品,并有现场标识4不合格表示产品经检验后判为不合格,并有现场标识。并有现场标识。5待处理表示产品的检验和试验状态不明,等待处理,并有现场标识。5.2产品状态标识方法5.2.1可根据不同情况选用如印章、标贴、标签、标记记录、容器、分区、存放地等标识。5.2.2状态标识依据序号标识依据记录1原材料进厂经检验员抽验合格后,发原材料检验单,通知仓管员进仓,检验不合格时,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执行。原材料检验记录2原材料进仓后,仓管员按品质部的检验结果对入库的原辅材料的状态进行标识,并按要求将产品存放在指定的位置。原材料检验记录3生产过程在制品、半成品经检验出现返工品、管制品报废品时由品质部发出通知,各厂采用记录或标牌等形式进行标识。现场控制记录4成品仓库应按要求对入库的产品进行标识,分区存放。并根据检验或试验的结果对产品进行相应的标识,做到先进先出。成品检验记录5.2.3各状态标识由使用部门制作填写。5.3代码标识各类产品、包装的油墨、激光打码标识具体参照相关标准文件。5.4产品出库仓储部作业序号项目记录内容1出货记录每次出货必须按《货品销售实际发货明细表》中要求的内容详细记录(记录内容包括:发货时间、发货地点或提货仓、规格、批号、发货数量、发往地点、提货人、发货人、提货工具,标注地区码等)。2盖印客户地区码(饮用水适用)根据客户地区名称盖印相应的地区代码。并要求在操作过程中不得遗漏,仓管员随时监督代码盖印的情况,并在出货单上做好相关记录。3《货品销售实际发货明细表》的管理仓储部每天于上午10:00前将前一天的《货品销售实际发货明 细表》(简称《发货表》)报给公司销售总部营业主管。4经销商/提货人的提货确认经销商或提货人对每次提货产品必须在发货单(提货单)上详细确认产品的发货时间、发货地点或提货仓、规格、批号、数量、发往地点、提货人、发货人、提货工具等5.5 新工厂标识管理规定5.5.1 新工厂应于投产前一周,向技术质量部申请工厂字母代码、激光数字代码等标识用代码,备案于技术质量部。5.5.2 新工厂应制作瓶盖代码标识样、激光代码标识样及纸箱代码标识样至技术质量部签样确认。5.5.3 新工厂如不能按此制度要求标识,应提出标识修改申请,经技术质量部同意后方可实施,并备案于技术质量部。6 相关文件与记录6.1 相关文件6.1.1 《记录控制程序》6.1.2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6.2 相关记录6.2.1 《 产品标识检查表》第三章 膜用消毒剂使用规范1 目的规范袋装水车间二氧化氯消毒液的使用、监控方法,以保证消毒液浓度在有效杀菌范围内。2 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袋装水生产车间的膜消毒、清洗。3 职责3.1品质部负责本规范的归口管理;负责对二氧化氯消毒液使用情况的监督、消毒液浓度的检测。3.2生产车间负责消毒液按要求进行添加,负责对消毒液碱液的领取、存放及管理。4 消毒液、清洗液的使用4.1消毒液的配置方法4.1.1每天开机前首次添加消毒液;4.1.1.1配制原则;4.1.1.1.1确定水箱的体积;以溢流口的高度为界面,确定水箱的总体积;再以2/3左右的总体积为计算消毒液浓度时水箱体积的依据。4.1.1.1.2计算二氧化氯(原液以2%计)的添加量,使初始理论值浓度为300PPm;4.1.1.2注意事项:4.1.1.2.1水箱使用前要定两条刻度线;第一条为容积线:以水箱的2/3高度划一线,为计算消毒液浓度时水箱体积的刻度线;第二条为警戒线:在第一条与溢流口的正中央划一刻度。4.1.1.2.2倒入活化液前水箱必须有成品水,而且液面高度不准超过要求的刻度(原则上2/3的水箱高度),为方便操作;水箱内外应划有刻度线;4.1.1.2.3活化时间必须足够5分钟;4.1.1.2.4为避免不必要的浓度损失,建议袋到达消毒液的工位才开冲洗泵或者袋到达上瓶机前倒入活化的消毒液。4.1.2生产过程中消毒液的添加:4.1.2.1 计量泵连续性添加时:4.1.2.1.1 消毒液的配制:按照二氧化氯消毒液:活化剂=10:1的比例配制。譬如:倒取10L二氧化氯消毒液于专用袋内,然后加入1L活化剂,盖紧后晃动混匀,密闭活化5分钟,待用。4.1.2.1.2 选择好量程开关,选择原则:每小时泵入的量等于或稍大于损失的量为依据。根据计量泵的最大泵入量,选择量程和频率,使每小时泵入的量与之前计算的损失量大致相等,以后以此量程和频率为增大或减少泵入量的依据。4.1.2.1.3 开启计量泵电源,观察计量泵是否能顺添加消毒液,如有异常应及时报告领班及当班品控员处理。4.1.2.1.4 当班配制的二氧化氯必须当班用完,中途不够时应当及时配制,配制比例依旧是:二氧化氯消毒液:活化剂=10:1。4.1.2.1.5 根据二氧化氯浓度检测结果,及时调整二氧化氯添加量。出现二氧化氯浓度不达标时首先应使用人工添加方法浓度达到标准。4.1.2.2 人工添加:在自动添加装置无法添加或添加无法达到要求时必需使用人工添加方式。每小时倒取2L二氧化氯消毒液于有盖容器中,然后加入200ml活化剂,盖紧后晃动混匀密闭活化5~10分钟。将己活化好的消毒液倒入水箱,盖好水箱盖。4.1.3 操作工必须按要求的量进行消毒液的添加,以确保消毒液浓度在有效杀菌范围。4.1.4 生产过程中必须经常检查消毒液箱的液位,防止液面升高或下降,不允许液面超过警戒线的高度,否则要人工排水,并及时通知当班品控,以便确定合理的添加量。液面不够,需要添加求时,也要及时通知当班品控,以便确定合理的添加量。4.1.5 消毒剂在使用前必须先活化,活化时间必须保证有不少于5分钟化后应尽快使用。4.2 清洗液的配制方法4.2.1 每天开机前首次添加清洗液(配制原则)4.2.1.1 确定水箱的体积:以溢流口的高度为界面,确定水箱的总体积;再以2/3左右的总体积为计算清洗液浓度时水箱体积的依据。4.2.1.2 计算碱液(原液以150000PPm计)的添加量,使初始理论值浓度为3000PPm;4.2.1.2 注意事项:4.2.1.2.1 水箱使用前要划定两条刻度线:第一条为容积线:以水箱的2/3高度划一线。为计算清洗液浓度时水箱体积的刻度线;第二条为警戒线:在第一条与溢流口的正中央划一刻度。4.2.1.2.2 为避免不必要的浓度损失,建议袋到达消毒液的工位才开冲洗泵。4.2.2 生产过程中清洗液的添加:4.2.2.1计量泵连续性添加时:4.2.2.1.1 清洗液直接添加。4.2.2.1.2 选择好量程开关,选择原则:每小时泵入的量等于或稍大于损失的量为依据。根据计量泵的最大泵入量,选择量程和频率,使每小时泵入的量与之前计算的损失量大致相等,以后以此量程和频率为增大或减少泵入量的依据。4.2.2.1.3 开启计量泵电源,观察计量泵是否能顺畅添加清洗液,如有异常应及时报告领班及当班品控员处理。4.2.2.1.4 根据碱液浓度检测结果,及时调整碱液添加量。出现碱液浓度不达标时首先应使用人工添加方法使浓度达到标准。4.2.2.2 人工添加:在自动添加装置无法添加或添加无法达到要求时必需使用人工添加方式。每小时倒取2.5L碱液于储水槽中,4.2.2.2.1 操作工必须按要求的量进行碱液的添加,以确保清洗液浓度在有效范围内。4.2.2.2 生产过程中必须经常检查清洗液箱的液位,防止液面升高或下降不允许液面超过警戒线的高度,否则要人工排水,并及时通知当班品控,以便确定合理的添加量。液面不够,需要添加水时,也要及时通知当班品控,以便确定合理的添加量。5 消毒液、清洗液的监控5.1 当班品控员应每2小时检测一次消毒液、清洗液浓度,并记录。要求实测消毒液浓度应在250ppm以上,但以不超过350ppm为宜,清洗液浓度应在2500ppm以上,但以不超过3500ppm为宜以保证空袋的清洗效果,消毒液、清洗液浓度如有异常应及时调整消毒液添加量。5.2 相关人员必须严格按本规范进行操作,如有违反本规范的每次每人给予100元罚款。6 相关文件及记录6.1 相关记录6.1.1 《空袋微生物检验记录表》6.1.2 《消毒液浓度检测记录表》6.1.3 《碱液/消毒液浓度检测记录表》第四章 消毒池消毒水配制方法1 说明1.1 对各消毒池的标准深度作明显标记(洗手池深lOcm,过脚池深5cm),以便于操作;1.2 添加消毒原液时,浓度按相应比例计算调整原液用量;1.2.1 消毒池一般采用H202作为消毒水,洗手池消毒水标准浓度按3.60g/L(控制浓度范围3.00-3.80g/L)配制,过脚池消毒水标准浓度按6.60g/L(控制浓度范围6.00-6.70g/L)配制。1.3 排空消毒池内原有消毒液,用清水冲洗干净,打开水龙头放水至消毒池中;1.4 期间用专用器具量取相应体积的原液(洗手池正负误差不超过5ml,过脚池不超过20ml)倒入消毒池,并多点倾倒使消毒液混合均匀;1.5 液位达到标定深度时停止放水;1.6 消毒液配制后填写《消毒池消毒水添加记录表》;1.7 消毒液每24小时更换一次,要求在生产前进行。2 注意事项2.1 配制前对眼、手等做好防护措施,如不慎接触,立即用清水冲洗15分钟以上;2.2 配制期间不允许从过脚池处通行或在洗手池中对手消毒,以防消毒不彻底或伤害皮肤;2.3 Qc每班检测一次,记录《洗手、过脚池消霉液浓度检测记录表》,保持消毒液深度、浓度在控制范围以内;2.4 发现异常(如深度误差超过lcm、浑浊等)及时检测,使浓度保持在标准以上并予以记录。3 相关文件及记录3.1 相关记录3.1.1《消毒池消毒水添加、记录表》3.1.2《洗手、过脚池消毒液浓度检测记录表》产品标识检查表
膜微生物检测记录
消毒液浓度检测记录表
消毒液浓度检测记录表
消毒池消毒水添加记录表
洗手、过脚池消毒液浓度检测记录表
来源:江苏省饮料工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