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芮城城隍庙
在我国现存的大小数百座城隍庙建筑中,建造年代最早的当属山西省芮城县的城隍庙,她始建于宋大中祥符年间(公元1008 -1016年),元、明、清均有修缮,但是其大殿木结构为宋式原构,构件也多属宋代原物。芮城城隍庙位于县城南门内的小西巷,建筑群座北向南,沿南北中轴线依次尚存前殿、献殿、大殿和寝殿,以及左右两侧的明廊和厢房。共三进院落、四座主体建筑,总占地面积约3000㎡。其主体建筑中的前殿为元代重建后所遗,大殿为宋代原状但清代维修,其余建筑均为清代重修。公元2001年06月25日被国务院批准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夏雨淅沥中正在大规模修缮的城隍庙建筑群,就像小家碧玉扮装待嫁,锐减了许多古朴憨厚的情态。工地上一片狼藉,污泥浊水搞的我满身泥巴,狼狈不堪。不过倒也还好,没人打扰的情况下可以仔细认真地拍照。可惜,殿内的梁架上包裹着严实的防水防潮材料有碍观瞻。殿内的墙壁上没有壁画,她所有的价值集中体现在宋元的木架构上。
【前殿】
【前殿前檐右角柱铺作大写】
【前殿前檐左角柱仰视】
【前檐柱头铺作】
城隍庙前殿面阔五间,进深四椽,前后檐铺作相同:单跳四铺作无补间;柱头卷杀明显;普柏枋相交出头;角柱侧脚生起明显;柱头栌斗刻成瓜棱型。
殿内无柱,四椽栿通架前后檐并出头;山面柱头的后尾刻作曲拐状压在襻间枋下的蜀柱下;角梁后尾插在蜀柱中;四椽栿上设蜀柱以扁平横枋串联,蜀柱头上装横向驼峰承托平梁,平梁两端均装托脚。
【前殿梁架全貌】
【山面柱头及角梁后尾】
【献殿】
献殿紧靠大殿,为单檐卷棚顶,构制单纯,清代重建,今又重修。据说这个献殿卷棚顶是芮城县现存唯一的卷棚顶形制。呵呵,看来芮城县的早期建筑太多了,清代的普遍形式反而成了“孤例”。
【大殿左山面在修状态】
【大殿后檐角柱仰视】
【大殿前檐昂嘴】
【大殿前檐柱头铺作内外观】
【后檐补间后尾】
芮城城隍庙大殿为五开间,进深六椽,五椽栿对劄牵设前槽柱。檐柱头“钝卷杀”明显;檐下斗栱柱头补间相同,均为五铺作单杪双下琴面假昂,仿真昂刻凿精细,足以乱真;斗欹部幽较深,栱臂弯曲和谐圆润。殿内劄牵上置驼峰并托脚承下平榑;前后檐尽间补间后尾和山面补间后尾相交,置于大角梁的后尾之上,再以坐斗承托相交的襻间枋;明次间补间的后尾上以坐斗压在下平榑下。用材纤细,构造精干。
【转角后尾侧视】
【转角后尾正视】
【大殿梁架全貌】
城隍庙寝殿为清代建造,也是面阔五间,但是进深只有两椽,梁架构制简单。脊榑下设有精美的驼峰,和五龙庙舞楼梁架上的那个鱼尾驼峰完全一模一样,雕刻精美。
【寝殿脊榑设置】
【回首城隍庙】
在全面维修之前,芮城城隍庙不仅是芮城县文管所驻地,同时也是芮城县博物馆馆址所在。早在几年前就已经对外开放,并发售一套三枚旅游门券,该门券分为2元、5元和10元三种面额,票面内容丰富,印制精美,是旅游门券爱好者苦求之佳券。如今修缮中的芮城城隍庙已经暂停开放参观,博物馆内的藏品也封存,只余下部分大型石刻原地集中陈列。待重修开放之日,未必会再发售门券,即使发售门券,也会是新版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