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一岁后,日常养育牢记“7不要”,让孩子健康聪明成长
孩子出生到28天属于新生儿期,这时候的孩子要细心的照顾和呵护孩子。
1个月到12个月是婴儿期,孩子生长发育最快,各方面的功能也在快速的成长,但是还必须要依赖家长的照顾。
而孩子到一岁以后就变成了幼儿,幼儿主观能动性会比较强,很多事情能够自己做了,比如想要什么能够说出来,想拿什么能够走过去拿。
孩子一岁以后家长就不要事事代办,呵护得太细致,有些事情放手让孩子去干,不单只可以让孩子得到锻炼,而且还能刺激孩子去思考,有助于孩子的大脑发育,更有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孩子在一岁以后,家长牢记“7不要”,让孩子健康聪明的成长
第1个不要再跟孩子说儿语
孩子在一岁之前有一些家长可能会跟孩子说叠词,比如说吃饭饭,尿尿,或者用可爱的词语来代替规范的名词,孩子的脚趾叫小猪脚,孩子的生殖器叫小鸡鸡,小蛋蛋,在孩子一岁之前还不会说话,理解能力比较弱的时候,用一些听起来比较顺耳的话,确实有助于孩子的理解,但当孩子一岁以后要开始学说话,就建议要跟孩子用标准的词语来代替。
比如孩子一岁以后不要再把妈妈的乳房叫奶奶,而是告诉孩子,这是妈妈的乳房。
一岁以后吃饭不要再说吃饭饭,而是告诉孩子吃饭。
说话的时候面向孩子,让孩子看到家长的口型,而且是正确的发音,有利于孩子学会正确的说话。
第2个不要天天扶孩子走路
在公园里经常会看到爷爷奶奶扶着孩子的胳膊学走路。
很多老人在孩子学走路的时候总是担心孩子摔了,事实上,哪有孩子学走路不摔跤的。
孩子学走路只有不断地摔跤,在摔跤中学会经验,学会平衡自己的身体,才能更好更稳的学会走路。
老人怕孩子摔跤,扶着孩子的胳膊不利于孩子更快的学会走路,反而会因为使劲大扭伤孩子的胳膊。
所以孩子在学走路的时候最好让孩子光着脚,在平稳的地上走路,让孩子的脚能够更好地体会如何保持平衡,孩子摔倒了,也不要大惊小怪,让孩子自己爬起来。
第3个不要打断孩子的模仿
我家宝宝在一岁多学说话的时候,特别喜欢学爷爷说粗口,其它的话讲得不清楚,但是粗口讲得特别清晰。
当时我们没有去批评指责孩子,而是要让爷爷注意一下,不要在孩子面前说粗口。
路上我们还看到有些一岁多的孩子,走路像一个老干部一样背着手,这些孩子一般都是老人家带的,发现爷爷走路的时候背着手,于是孩子就会模仿爷爷走路的姿势。
孩子学习主要是通过模仿进行的,当发现孩子模仿不良行为的时候,家长不要着急地去骂孩子,这会让孩子觉得模仿是不好的行为。
家长要做的是改变自己不良的行为,在孩子面前尽可能说话,不要带粗口,走路姿势正确,让孩子正确的模仿。
孩子学说话是通过模仿大人说话的口型声音,孩子学走路也是学大人的走路姿势,孩子甚至还会模仿妈妈做家务,所以带孩子一定要注意做好榜样。
第4个不要强迫孩子分享
大人叫孩子:你吃这个东西看起来很好吃,能不能给点我吃?
孩子却赶紧一把把东西往嘴里面塞,或者转头就跑。
大人却说孩子:怎么这么小气?
孩子拿着一个玩具出去玩,其他小朋友眼巴巴地看着也很想玩,家长就跟孩子说,要不你的玩具给其他小朋友玩一会好吗?
孩子却紧紧地抱住自己的玩具,不愿意给别人碰。
家长说孩子:你这个孩子怎么这么小气?不懂得分享。
一岁多的孩子脑海中没有分享的概念,也没有分享的意识。在他的理解里,我的东西就是我的,别人不能碰。
这时候孩子正在建立自己物品的界限,不希望别人打破自己的界限。
家长不要强迫孩子分享,这不利于孩子建立界限。
家长可以跟孩子商量:等一下有小朋友来我们家玩,哪些玩具你不希望别人碰的,我们先收好起来,哪些玩具你可以给别人玩的,就放在外面。
第5个不要偷偷离开孩子
孩子到了一岁以后,很多家长都需要上班了,不少妈妈每天上班时都会让其他家人把孩子带开,或者带孩子看电视,玩玩具的时候,妈妈偷偷的溜出门。因为如果孩子看到妈妈出门就会吵着要跟妈妈出门,或者说是哭闹得很厉害。
但是妈妈偷偷离开孩子,会让孩子觉得妈妈是不是不见了,是不是不要我了。不利于孩子安全感的建立。
建议妈妈要出门的时候可以先抱抱孩子,告诉孩子妈妈爱你,妈妈等一会会去上班,等晚上天黑了还会回来,所以你今天在家里面跟奶奶一起玩。
孩子在一岁多,对于语言的理解能力已经比较强了。宁可让孩子在分离的时候通过哭闹来发泄情绪,也不要让孩子把情绪憋在心里面,伤害安全感。
第6个不要强迫孩子叫人
在孩子一岁以后,孩子的性格特点就会明显起来,有些孩子是比较内向,比较害羞,不喜欢在别人面前表现,连跟别人打招呼都觉得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但很多家长就觉得孩子要懂礼貌,出门看到邻居一定要问好。
这会给孩子很大的压力。
建议家长尊重孩子的性格,每个孩子的特点不太一样,不要强求孩子全部都外向活泼,见人就问好。
第7个不要再给孩子喂饭
孩子在一岁以后精细动作发育已经相对完善,已经可以自己拿着勺子舀饭吃,虽然可能会弄得满身都是满地都是,但是孩子基本上能通过自己的手把食物送到嘴巴,让自己吃饱。
建议孩子在一岁之后,家长尽可能不要再给孩子喂饭了。
把吃饭的权利和主动权还给孩子,让孩子通过吃饭这个简单的动作,锻炼自己的精细动作,刺激自己大脑的发育。
让孩子知道吃饭是自己的事情,让孩子感受到吃饭的乐趣和快乐。
孩子长大之后不容易挑食厌食。
孩子在一岁之后,从婴儿变成幼儿,家长在对孩子的态度上以及养育上也要有所变化,一定要牢记“七个不要”养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健康聪明的成长。